短视频时代,写稿依然每周出爆款、靠流量月入数万,我做到了


01


大家好,我是显微故事的主理人方园婧。

去年年初,我从媒体离职,和合伙人一起创业做了个公众号,显微故事。

当时同行都问我,


大家都开始转行做视频了,你怎么做起了图文?


是的,我的大部分早年“下海”的朋友们大多转行做了视频号、或者自建了视频团队,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搞老本行,做采访、写故事。

原因很简单,我想听到更多人的声音、想去经历更多人的故事。

我曾是个商业记者,采访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或感动、或唏嘘的人和事,但受制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声音常被时代的噪点所埋没。

在媒体环境里,更多的关注会被自然地留给社会热点、行业领军人物,


但这些小人物为什么不能被听到?


我希望能有些地方,专门为他们而留。

为显微故事撰稿的作者,也抱有相同的初衷。其中一个作者和我说过:

“历史往往会被描述得极其宏大、波澜壮阔,但当你认真阅读每个篇章,会发现,这些无数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才构成了时代的全貌”。

显微故事,就是想记录这些看起来微小、但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每一个小人物。


02


在过去的2020年里,显微故事一共更新了168篇原创故事、涉及168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人物。

我们从不刻意追逐热点,


但却意外地记录下了2020年的每一个转折点。


2020年1月份开始,疫情爆发、全国各地交通封闭,一时间社会停摆,但依然有一批人坚定“逆行”,牺牲个人利益只为换来更多人的安全。

期间,显微故事共采访了20多个武汉居民、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期待社会恢复正常运转的小微企业主,记录下了他们的平凡和伟大。

4月,居家隔离、线上办公期间,行业也见证了直播的起飞、繁荣和自省。

前后数月,我们分别采访了网红、MCN机构、主播经纪人和直播平台,还原了产业链里的灰色地带,也有幸看到了那些有社会责任感、追溯问题的平台内容审核员。

再后来,乐视的退市、瑞幸风波、TikTok困局、因《三十而已》被人关注到的柜姐、炒鞋党、伪名媛、盲盒灰产……我们也都一一记录。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显微故事一共服务了30多个作者、接收过数百篇投稿,他们通过各种你所想象不到的渠道和方式:

带来了78个不同职业的故事,其中包括:

小三劝退师、鉴黄师、狱警、脱口秀演员、编剧、人口普查员、快递外卖骑手、儿科医生、核酸检测员、凶宅中介、殡仪馆工作者、电竞选手、货车司机、汽修师、奢侈品柜姐、灵媒、福利姬、主播网红、主播经纪人、灰产洗稿人、空姐、赌场荷官等……

还带来了56个小众社会群体的真实口述故事,其中包括:

杀猪盘亲历者、乐视股民、云南吃菌人、羊毛党、洪水亲历者、从中科院辞职的人、被家暴的女人们、小米米粉、买到烂尾楼的人、送外卖的女骑手、炒茶党、空气币操盘者、名媛培训班学员、参加过奇葩团建的人、饭圈站姐、养猪专业户、盲盒圈内人、全球社畜等……

当收获了足够多的优质内容、同时跑通了内容生产链条后,显微故事


从一周2更变成一周7更。


我们也有了几乎每周创造一篇爆款的能力,过去一年我们一共创作了38篇全网阅读10万+爆款文章,这其中,20%的文章阅读量破百万

最受欢迎的一篇文章是《人到中年,我从中科院辞职了:年薪涨10倍,我能不心动吗?》,该文全网曝光量超过1亿,阅读量近千万


衣食住行,永远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这些爆款大多集中买房、家人健康、小众职业揭秘、教育、行业热点动态等相关内容。


03


看起来,显微故事似乎总能找到丰富的采访、层出不穷的新选题。

为此常有同行问我:


你们如何能够保证这些内容的日常更新?


以及,你们到底赚钱吗?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好的内容模式,自己会运转,好的内容,市场自然会肯定其价值。

创业一年,我非常感激在一开始就遇到这些有意思的作者,我们一直保持着朋友般的亲密关系。

现在,大部分显微的选题不是我派下去的,


而是作者自己带着故事来找到我的。


我所能给予的,除了倾听、编辑,还有符合他们内容价值、高于行业标准的稿费。

我在媒体从业8年,见过很多媒体对内容考核的绩效。

为了稳定,他们大多会将创作量化,通过商业模式的推演、绩效考核等形式,保证平台内容的稳定输出。


但这个做法,太折磨创作者了。


创办显微故事,也有一份我小小的私心,我希望让所有写字的人,是真的为热爱文字而写作,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写作。

干了一年,经验不多,但唯一可以自我肯定的是,显微故事还算是成全了我的这份初心。

此外,我也相信,好的内容永远会说话,它不仅来自大人物的经验输出,也来自于小人物的真实讲述。

当然,这些优质内容也值得被匹配到相应的市场价值。

目前显微故事已经服务过包括各互联网大厂在内的近40个品牌,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内容服务供应商。

在这些企业的合作中,我们也挖掘了各行各业有意思的人和故事,让显微故事的触角变得更深、维度更细腻。

04


我是一个不喜欢立Flag的人,对未来的一年,也不会刻意地追求什么。

不过,有些变化是我能感受到的。

很多作者在和显微故事合作期间,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了更多值得被细腻的笔触描绘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故事也值得被更精致的文字打磨。

还有一些非专业作者,通过一年的写作锻炼后,也对文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希望能长期、稳定地被培养、锻炼,写出让他们更有成就感的内容。


这些变化已经发生了。


关注显微故事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近期我们进行了改版,除了版面设计力求更加简洁、阅读体验更舒适以外,还从以往的口述群体故事拓展出了人物特写等形式。

既是变化,也是进化。

如果真的要定一个新年愿望,我希望这些改变之后,我们的读者能够在显微上收获更多有意思的故事、作者们也能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成长和磨练。

最后感慨一下,能找到一份既热爱、又能赚钱,还能让作者和读者们一起分享成果的事业……


真爽!


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名媛   骑手   社会群体   热点   小众   小人物   流量   有意思   采访   读者   人物   媒体   作者   故事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