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有这样一批人,在抖音上带人“上天”、“入地”。

4个月前,苟胜老师在抖音上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短视频解说。

通过他的短视频,大众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神秘的载人航天发射架、指挥室到底是什么样子。

最近一次,“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长征五号火箭运载下成功发射。661万人在抖音上通过“央视新闻”与“我们的太空”看到了中国科技腾飞时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

近几年,短视频平台上的科技内容层出不穷:火星探测、万米载人深潜、探月任务……曾经遥遥万里的宇宙和深海,眨眼之间尽收掌心。

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让亿万人与苍穹和汪洋前所未有地亲密起来。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短视频平台上,来一场“环球访问”。

除了航空航天知识,那些“有才”的内容创作者们,还开始在抖音上分享“如何在车库里还原出时光机、超人盾牌”、“自制现实版变形金刚”、第一时间开箱最新3C产品……

还有更多身在高校的科技少年们,他们在巨量引擎联合抖音发起的“巨量创梦大赛”系列之#科技创梦 活动下学习如何做出更受欢迎的科技内容,并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帮助他们在抖音6亿日活跃用户中寻找人生的新可能。

大国崛起有赖于科技发展,而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资格参与和分享其中的喜悦。

本期显微故事则讲述了这样一群抖音上的科技狂热爱好者:

在身边人眼里,他们是大学讲师、科技发明博主、3C达人。但在抖音上他们用抖音特效、浅显易懂的讲解、灵动的Animoji表情给更多人普及中国科技的发展。

在平台的帮助下,他们得以利用自己的创意让更多人一起感受大国崛起的荣誉感,也更明白眼下中国科技正在经历一个如何令人激动的时刻。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文 | 段然

编辑 | 卓然



去火箭发射现场做直播

我在抖音上带着100万人学航空知识

苟胜老师

85后 飞行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教师 常居西安


两年前,如果有人跟我说“去抖音上科普航天知识”,我肯定会说,“快别闹了,哪有人会在抖音上看这些。”

但现在,我每一天都在经历“打脸式震惊”。

我最初是西安航空学院教飞行设计与工程的老师,大部分学生选我这门课为的是修学分。为了让学生对航天学感兴趣,我给孩子们普及飞机餐的制作、机场的危险地带、以及如何成为一名看起来很厉害的飞行员等等。

课余时间我会刷刷抖音,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习惯让我成为了抖音达人。

第一条爆红的视频是关于一战时期侦察机的,我把航空知识用娱乐化的手法糅合进视频里。结果一觉醒来,涨了2000多粉丝。

还有不少年轻人给我留言,咨询如何入门航天学——原来在抖音上做科普,真的可以颠覆下一代的价值观和梦想。

为了快速涨粉,我在抖音上学了如何做短视频的课程,用更快节奏的方式剪辑、加上网络用语、结合时下热点。几次尝试后,我的粉丝很快涨到10万。

等我粉丝涨到100万时,一些更突破我认知范围的事情发生了。

做短视频也让我认识了抖音上一众厉害的科普创作者,我们也偶尔组织线下聚会,甚至设计了公式、方程去推演用怎样的效果可以让更多人接受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所谓科普,无非是为了培养大众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而短视频是特别适合科普传播的形式。

举个例子,一战后阿波罗登月遇到意外,一度让大众抗议登月,反对进行航天探索。但史努比的创作者查尔斯·舒尔茨与NASA合作,用漫画讲述了史努比登月故事,让人们开始重新用正面的态度审视航空航天探索。

短视频无疑是最适合时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媒介,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叠加,可以让屏幕另一边的人更快地理解航空航天知识。

以“你好月球”这类平台发起的话题活动为例,那时正值嫦娥五号奔月,我就借这个机会讲解嫦娥五号为什么要在月球上采集钛铁矿、稀土,同时作为专家为平台在现场做登月直播。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这种既符合当下热点需求,又能传递科学价值的合作,对我这类科技创作者起到很大的影响扩散作用,也让优质科普的影响力不断放大,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当然,也有些学院派会质疑我短视频做科普到底能有多严谨、这种做法会不会导致年轻人只能接受快文化?

遇到此类问题,我都会用一个简单的逻辑解释:可以把短视频传播科普看作“做汉堡”。

在短视频中加入科普,就像在汉堡里加健康蔬菜。当人们吃得既有滋味又有营养时,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近科普,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国人用科学的思维和精神去改变世界。


火出圈的科技咖

日常在仓库里帮几百万人圆梦

飞飞舰长

90后科技发明博主 常居安徽


想成为金刚狼和雷神一样无敌的人吗?我可以。

去年我就曾在《一站到底》的综艺节目上展示过我制作的雷神锤和金刚狼爪。除此以外,我还做过哪吒的火尖枪、美国队长的磁力盾牌、和耗费一吨盐的“死海”。

你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谁?我做的这些东西靠谱吗?

其实我不过是一个抖音上做科技内容的短视频达人,在别人眼里,我每天干的事儿就是在仓库里锯木板、打钻、敲敲打打。

我在东北长大,小时候姥爷家有个大仓库,里面全是各种工具。我从小就很迷恋这个仓库,总在里面玩、研究这些工具到底是干嘛的。

三年前,我在偶然看到一个国外科技博主做了我从小就梦想做的事情——在仓库里搞发明。他从各种地方找来木板、钢材、钉子,然后动手焊接、切割,拼凑成一件件完美的作品。

看完视频,我隐藏多年的科学家梦忽然重启了,为何我不能在抖音上做一个“中国版的仓库发明家”?

我们用抖音的每一条短视频记录下了我们是如何创造现实版的“我的世界”: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我们记录下了如何把仓库铺上和游戏里一样的草坪、如何制造游戏里的像素墙和矿车、如何做出游戏里的3米钻石剑和TNT方块……

在我们不懈努力下,这个账号终于火了,其中一条视频积累了几十万的点赞量。从那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毕竟,值得我重新打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我还自创了一台哆啦A梦时光机。当时有个大哥从我身边开车经过,特意倒车回来和我的时光机合影,拍照时激动地说,“这也是我的梦想啊!”

从那时候我起,我总能在各种场合听到别人跟我讲这句话,以至于后来我肩膀上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帮大家圆梦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做一个普通短视频我们需要花费一周、复杂的要花3周。相比耗时几小时的生活娱乐类视频,我们的生产效率实在低下。

复原吃鸡游戏里面的蹦蹦车是我目前做的最复杂的一个发明——基本上等于自己做了一辆车。

我前后花了4个月时间,一度卡在发动机的环节难以推进。为此,我做了很多研究、还请来专业人士上门教学。这就是科技类视频最难的地方——有门槛、周期长,长孵化期,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

一开始我发视频时曾听别人留言,“你做这些发明创造感觉像是外国人做的”。我听着很别扭,难道发明创造是外国人的专利?

中国人怎么不能创新、追求科技的至善至美?中国目前许多人的生活水平完全可以支撑大家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是时候去圆你童年时的梦了。

这几年巨量引擎为抖音创作者提供了更高效的商业化手段,帮助创作者更有尊严地变现、更专心地创作优质内容。

在巨量引擎的撮合下,我入驻抖音仅19天就得到第一笔商单,2年接单总额近400万。

曾经在一次平台推荐的商务合作中,我尝试将品牌方的手机产品与自己想要复原版的柯南滑板相结合,用手机电池为滑板充电,提供动力。

那时正值账号上升期,总额为12万元的商业合作以及内容有趣度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我担心品牌方驳回我的想法。

但后来在多方的沟通下,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创作自由。后来这个柯南滑板不仅上了热搜、收获全网几百万浏览量的成绩,还帮我涨了10万粉丝。

这个结果都是双赢的,我当时特别开心。

巨量引擎的商业化变现是短视频创作者最好的成长土壤,这种土壤也让我离梦想中“3000平米操作间”的梦想更近一步、有勇气去孵化新的科技账号,打造自媒体矩阵。

现在,我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也可以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甚至帮助更多被现实捆住的成年人,一起在抖音上唤醒沉睡在我们内心的科技童话梦,做个有趣的大人。


带火Animoji的3C短视频达人

一年看了100本说明书

康森

90后科技类3C短视频创作者 常居广州


我是最早在抖音上做3C内容的人。

当时大家对抖音的认知还停留在“刷搞笑视频”上,而我已经开始分享实用的3C技巧。

一开始我的抖音做的很简单,没配音、没真人出镜,只有字幕和图片讲解。但没想到,即便是这样简单的视频,也让我在一年内收获了70多万粉丝。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抖音上有很多人关注科技数码类的内容,也是时候尝试做一个全职短视频博主了。

我发抖音全部是“靠爱发电”,我会自己买回那些有意思的电子产品,然后再在抖音上免费分享开箱视频。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很多3C产品不会在宣传时展示自己的全部功能,但这些有意思的功能大多都藏在说明书里。这些被我挖掘到的“宝藏功能”最后就变成了我的短视频内容。

当时我只要看到了喜欢的3C产品就会直接买,每天花几个小时研究,前后读了100多本说明书。

恰逢当时苹果开始内测Animoji 3D动画表情,我就跟风按自己的风格捏了个头像。就这样,直到现在大家对我的印象都是“那个脑袋是Animoji,身体是真人”的康森。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这种Animoji视频又引来了一众抖音创作者的跟风,还有人模仿我握着手机、怼镜头、加背光、音效等各种形式,几乎我的每个改变都能引起抖音创作者的跟风。

但我不在乎这些模仿,反而还小有成就感:被模仿也是一种认可,没想到我还能引领同类视频的发展方向。

但一个人创作的过程很容易迷失。去年我用短视频讲解如何利用Mac将PDF大文件批量转换小文件,如果是面对面给朋友讲解其实十分易懂,但在视频上我怎么都找不到好的展现形式。

那时候我就知道,我一定在创作形式上出了问题。情急之下,我找到抖音官方运营,对方引导我在选题和话术上把3C领域的观看门槛降低、再加上一些娱乐性的元素增强效果。

听完他们的解答,我忽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的背后,有抖音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帮助内容创作者更好的表达自己。

今年巨量引擎联合抖音办了巨量创梦大赛,新一代的年轻创作者们可以通过参赛获得很多流量扶持和创作指导,少走很多弯路。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今年年初,大部分人都居家办公,打印需求特别大。当时巨量引擎为我推荐了一个家用打印机的合作,这条视频一下就爆了,好多人看了之后立刻“长草”。

从那次之后,我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商务内容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不仅自己每个月可以通过巨量引擎拿到十几单甚至几十单的合作,合作方也大多是小米、华为这类知名客户。

他们常通过平台邀请我参与线下新品发布,让我对一款新品有充分了解后再用自己的剪辑创作风格讲给大众这是一款怎样的产品,性能优越在哪里。

比如曾经接到的一款新手机商单,我在和粉丝的互动中挖掘出他们的兴趣点是这款手机的游戏功能,于是我加重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一连做了几期。

后来这次合作不仅让粉丝们大呼过瘾,更给品牌带来500多万的曝光量,我自己也涨了几万新粉。把一款只有名字和型号的新手机做得“活”起来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我现在收入是全职上班时的10倍,跟之前坐办公室的“小透明”角色相比,现在我的生活是那时想都不敢想的。

3C科技达人、KOL,这些人们加诸于我的头衔,都在向我证明着当时选择全职做短视频这件事是正确的。

我现在感觉自己很满足,不仅经济收入有保障,好像还有了些小小的社会影响力。


后记


半个世纪前,我们喊着“教育兴国、科技强国”,把教育和科技天然地联系在一起。

半个世纪后,我们在短视频里看火箭发射、看万米深潜。科技好像终于找到了一种更科技的方式,来展现自我。

上天、入地,科技于我们,是打破大自然次元壁的工具,能够让人类任意遨游,也是让整个民族不断前进、强国立邦的根本。

近日,为科技类内容创作吸引新鲜力量的“巨量创梦大赛-科技创梦”即将迎来收官。全国50多所高校学生、3000位专业科技创作者共同参与其中,感受“学-产-商”一体化的创作者孵化培训。

在月亮上“挖土”、去仓库打造时光机,我在抖音见证了“中国梦”

在科技内容创作上,巨量引擎联合抖音打造出的“素人-尾部-中腰部-头部”成长链路,帮助科技创作者们找到了更切合的商业模式,也打破他们在商业回馈上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

通过商业变现,让科技创作者拥有足够硬的底气专注于内容创作。更让品牌主们找到最适合传递产品价值的路径,用科技达人的口吻精准传达给核心受众。

而通过品牌主在巨量引擎上的投放和支持,也能帮助创作者打破圈层,提升影响力,走入大众视野,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化解科学的生冷。再反向赋予品牌主更广泛的传播助推,彼此拥抱前行。

在下一个科技大年,巨量引擎还会在短视频商业化领域交上怎样的成绩单?就像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银河英雄传说》里面的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或许在未来,每一个人都能在巨量引擎上看到海之深重,星之浩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中国   巨量   月亮   创作者   大众   仓库   见证   粉丝   形式   时光   梦想   引擎   品牌   更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