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我们?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我们?

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横渠语录》里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很大程度上概括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被后世称为横渠四句


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的华夏,随着21世纪的到来,各种信息咨询爆炸,层出不穷,在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同时,又普遍被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之中,我不禁要问,什么才是中国精神?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6月19日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也提出:“如果我们遵循中国哲学家的遗训,我认为,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并成功走出这场巨大的考验。”


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不管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埃及,所有的文明都衰败了,而中国文化还流传至今,其背后的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我们?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及博士生导师钱茂森在《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后裔》一书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既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和谐的文化,我们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终构建成了中国精神。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给我们无数的教诲,而在这些教诲之中,有许多都是历久弥新、永恒不变的,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时代的变迁。


而在中国精神的叙事中,孔子又能够成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些我们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很多都是由孔子之口说出来的。从对自我的审视、对家人朋友的关怀,再到对天地、对家国情怀的仲景,孔子在他的著作中都有其思想和精髓。


而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又是一个非常多元的文化。不管是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还是后来的“三教九流”,无一不是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体现。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我们?


清朝雍正皇帝在一篇上谕中说道,儒释道三家是“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这话什么意思呢?


儒释道三家的理都是同一个源头出来的,都是道的流露、自性的流露。而道和自性是宇宙的本体,整个宇宙由道而生,由自性变现。


钱茂森在《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后裔》中总结了十条关于中国精神的阐述,这十条以儒家文化为主,兼收道家和佛家理念。


这十条分别是:

  1. 一体: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既是多元文化,也是命运共同体
  2. 二相:世间万物有始有终,有因有果,是为二相
  3. 三宝: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这是我们的德行
  4. 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 五常:儒家五常德,仁义礼智信
  6. 六和:佛家中的“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7. 七治: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是人的七情六欲,此处告诫我们多用理性,而非感情用事
  8.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9. 九思:《论语》中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是为九思
  10. 十义:《礼记》中说,父慈子孝,兄良第娣,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我们?


简单来说,这十条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五常五伦、四维八德”,这就是中国精神。


进入21世纪后,大家慢慢开始提倡个体、自由、独立,这是新时代的新名词,既是为了顺应时代,也是为了启发民智。


但中国精神,依然存在。


从传统文化来看,中国精神讲究“恢宏大气”,与个体的渺小看起来格格不入。但中国精神又恰恰看重个体,以个体的“势”,去影响到整个天下的命运。


从屈原的感慨赴死,再到司马迁的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国精神往往伴随着士大夫精神,家国情怀则是把个体的家和无数个家组成的国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小家,何来大国呢?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我们?


从自我做起,先修内,再外,从小家影响大家,不卑不亢,不怕事更不惹事,这就是最中国精神的最好诠释。


天人合一,世界大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士大夫精神,也是中国精神。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职场干货与个人成长心得。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先祖   立命   中国   佛家   孔子   生民   精神   太平   自性   士大夫   万世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个体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