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在《十三邀》第四季的时候,我看到许知远采访金融学家陈志武,在他们的谈话中,有一句话对我尤其深刻,这句话是许知远对陈志武说的,但有那么一刻我却觉得,那是许知远对全球70亿人说的。


这句话是: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波段太强的短叙事。当然,我也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段,“需要一些长的叙事,给它一些结构。”


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如果你问我,在21世纪的今天,什么是最“宏大”的叙事,什么是最令全球关注的叙事,那么我一定会说,是新冠病毒。


直到今年,新冠已经在全球蔓延一年了。这个数字到今天,被感染过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个亿,达到了105856297个人。其中,死亡人数为2305448人。


在这个庞大的叙事影响之下,全球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悲观情绪。


在这个特殊的磨难里,我又重温了一遍陈志武同事罗伯特·希勒教授写的那本书《叙事经济学》,我想探寻的是,叙事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会影响我们一切的判断。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信息在跨国界、跨区域传播的速度大大增加,叙事的好与坏,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影响我们个体的行为、决策,以及对未来投资行动的预判。


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叙事决定经济、叙事决定商业成功,马云从一开始创办阿里,就不断地说着同样一个故事,一个十八罗汉的故事,直到今天,成为身价几千亿的富豪。其中一个主要的优势,就是他把叙事做到了极致。


叙事经济学关注那些宏大的叙事,例如影响许多人的比特币,一个关于去中心化的故事。例如新冠疫情,一个关于病毒传播的故事等等。


但我更关心的是,那些宏大的叙事,对我们个体之间的影响,以及对我们未来所作出的判断。


这是一个关于叙事与情绪的故事。


在疫情弥漫全球的今天,有的人春节选择就近过年;有的人选择关闭店铺;还有的人因为疫情而遭受经济损失,或者面临丢掉工作的影响,而在这个关键的节点,用理性与智慧来思考现在和未来,反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陈志武说,年轻一代要更尊重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而不是盲目追随社会叙事、集体叙事。在这个逻辑中,尤其是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我们如何把叙事做好,最终不仅仅只是决定自己创业会不会成功,也会决定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走。


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很大程度上,当你相信什么样的叙事,你最终也会朝着那个叙事的方向前行。


比特币从08年开始最早被提及,到现在,比特币经过了十多年的风雨飘摇,在经历了一系列暴涨和暴跌之后,比特币趁着这轮疫情,其价值又出现新的增幅。


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疫情的出现,给了比特币增值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因为比特币其内在的价值体现,让比特币的价格出现了上涨。


新冠疫情的出现,同样也给了互联网行业新的养料。教育、直播、电商、买菜业务,借助着这轮新的叙事,蓬勃发展。


当人们在吹着互联网行业的快旗的时候,到底是叙事决定了它的再生长,还是市场的需求?


一场疫情,让许多行业和经济指数陷入了萧条,国外许多国家和个人,相信在这波大的叙事浪潮中,政府需要提前反应,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于是降息、放水、补贴等政策相应袭来,市场在这个局面下,变得失去了它的作用。


泡沫原来就是泡沫?还是说是被市场吹大之后变成泡沫的?


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社交媒体这个庞大的叙事,把各个原来看起来细微的点被无限放大了。


尤其是在这次新冠当中,病毒演化的过程、经济过程与商业投资都是需要时间的,人为的快速干预、市场干预,让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调整和应对。但是还有一点是,生物世界里的病毒调整过程是很慢的,几个小时、几天、乃至几周的时间,我们根本不足以来判断自己的经济方案是否有效。


直到今天,很多人在电视上、互联网上以及社交媒体上总是在说,干预得不错,还要应该多干预一点,但事实上,这个预测效果的时间未免还是太短了,也许结果根本还未完全显现出来。


又或者说,我们仅仅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这一面,忽略事物的另一面。


什么是好?什么才是坏?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当下就能够直观地看出来的。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几年乃至十几年后才能够看得到好坏。


你看到的好,未必就是好;你看到的坏,未必就是坏。


这也是叙事经济学中,对我吸引最深的一点。我们过分地看到事物的其中一个点,我们过分地被叙事所影响了我们的主观判断,从而失去了理性与思考。


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历史是漫长的,眼下的叙事是短暂的;哪怕是在生物世界,生物的演化都是极其漫长的,我们不应该被眼前的短叙事,所过多地影响了我们商业决策、投资以及职业赛道的选择。


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去对抗眼下波段太强的短叙事。


我们个人需要做好自己的叙事,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警惕那些过分宏大的叙事,以影响左右了我们的主观判断。


疫情,没有那么可怕,也不应该让我们过分地悲观。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来看,眼下的几年时光,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眼而已。


做好自己的叙事,不要被互联网上看似宏大的叙事所吸引,要独立、要主观、要不盲从。


做好叙事,最终不只是决定自己创业会不会成功,也会决定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走。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个人成长心得。


叙事经济学: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的短叙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财经   波段   疫情   眼下   宏大   社交   主观   泡沫   经济学   事物   眼前   病毒   过程   故事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