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我们需要用更长的历史感,来对抗眼前波段太强的短叙事。需要一些长的叙事,给它一些结构。”


《叙事经济学》是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罗伯特·希勒于2020年出版的一本经济学大部头著作。


本书全文共24万字,作者希勒试图论证在高度联通的小世界中,新闻媒体、社交网络的流行叙事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乃至改变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走向。


在反全球主义的今天,阅读本书尤其重要,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触觉、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对自身行为的看法,是同我们自身和他人生活的生活故事交织在一起的,这些故事最终汇集成国家和世界的故事,并在经济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罗伯特·希勒的同事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评论本书说,“做好叙事,最终不只是决定自己创业会不会成功,也会决定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走。”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影响我们?


01

叙事经济学的六个构想


1.流行趋势可快可慢,可大可小


经济叙事的流行趋势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规模和时间框架。叙事的快速流行没有什么标准的过程,也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有长远的意义。


一则叙事可能会起起伏伏数十年,它的持续时长可能会超出经济学家赖以评估叙事影响的所有数据序列。因此,我们不能急于判断一段叙事的影响。


不同流行叙事之间的传播率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宣布全国紧急情况、亦或者战争爆发,这类叙事都会让人们感觉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反映到我们的行为当中。


希勒在书中指出,叙事对于整个社会大众来说,往往没有什么可以捕捉的原则。但长期叙事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例如许多首富都在宣扬自己的致富秘籍诸如勤俭、诚信务实等等,这种针对性的叙事,会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2.重要的经济叙事可能只包含一小部分热门话题


当我们在判断一段叙事的重要性时,我们的结论不应该基于这样的假设:经济上最重要的叙事就是那些常被人们谈论的叙事。


希勒指出,那些看似非常重要的叙事流行有可能并不会产生什么话题。在研究经济叙事时,我们不能被闲谈寒暄分心,因为它们解释不了经济变化。


例如,在人们的对话当中很少有涉及重要的经济决策,比如退休之后存储多少钱。在判断经济叙事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影响时,我们会发现有必要记住这一点。是应该把5%还是10%的收入存起来?


与此同时,一些专家针对流行叙事所发表的观点,也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3.叙事的经济影响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如何叙事,不仅仅是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且还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经济叙事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叙事的当前版本以及其他相关叙事的繁枝细节。


我们若是想要从叙事对行为的影响去解读叙事,就至少得从人们提及叙事时的语境去解读叙事。而在未来,一些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可能会让叙事变得不再那么依赖人类的判断,而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比对来给出判断。


4.真相不足以阻止虚假叙事


公众不关心真相,他们只关注叙事。政治学家斯蒂芬·范埃弗拉就曾做过一个错误的预判,从而导致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


斯蒂芬·范埃弗拉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至少部分归因于一条虚假叙事的病毒式传播。他称之为“进攻崇拜”,并提出了一种理论:即对另一国发起进攻的国家往往有先发制人的优势。


这一理论得到了一些历史叙事的支持。但这种理论最终导向了局势的不稳定,各方都想先发制人。德国认为自己有机会成功地对俄国发起“先发制人的战争”。但这叙事是错误的,并导致了一场给进攻方和防守方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战争。


如果一场虚假叙事已经传播开来,真相难以阻止。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5.经济叙事的传播力取决于重复概率


一段叙事的传播率取决于叙事被带入谈话的概率。


关于高房价的叙事,从08年以来,就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们。在今天,人们在餐桌上、生活中、甚至是在结婚规划中,都不得不谈到房子。如此高度重复的经济叙事,也注定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房价的高企不下。


同样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曲也是传播性叙事的一个极佳案例。哪怕这首歌你不会经常唱,但总会在固定的场合去唱这首歌,例如朋友家人和自己生日的时候。


6.叙事大行其道依赖附属元素:人情味、身份认同和爱国情怀


什么是人情味呢?当一则叙事与一个身份明确的人物产生关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脑海中描绘一张面孔、一个场景,从而降低遗忘率。


但成功的经济叙事有时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感知什么具有传播力、什么不具有传播力,并巧妙地将相关元素组合在一起,从而生成具有传播力的叙事。


这一点,在许多创业公司也是用得炉火纯青。阿里创业“十八罗汉”的故事、小米创业喝粥的故事、腾讯创业马化腾扮女孩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都利用了叙事经济学,从而在大众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对品牌独特的印象。


同样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句我们所熟知的口号,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就被我们视为出自卡尔·马克思之口,但事实上,这句话是社会主义哲学家路易斯·布兰克在1851年就提出的,但那时马克思还不为人知。


但不同的是,在今天,卡尔·马克思远比哲学家路易斯·布兰克要出名得多。这就是叙事的魅力。


同样的,关于爱国情怀也并不仅仅是挥舞着旗帜宣示忠诚。它也是一种感受:无论是好是坏,重要的事情只会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国家。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以上就是关于经济叙事的六个构想,其中包括:

  1. 流行趋势可快可慢,可大可小。流行趋势的时间表和规模有可能天差地别。
  2. 重要的经济叙事可能只包含一小部分热门话题。传播率不高的叙事仍可能有其经济上的重要性。
  3. 叙事的经济影响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叙事随时间演变的时候,不断变化的细节非常重要。
  4. 真相不足以阻止虚假叙事。真相很重要,但前提是真相需要显而易见。
  5. 经济叙事的传播力取决于重复概率,反复强化很重要。
  6. 叙事结构依赖:人情味、身份认同以及爱国情怀。


02

发展中的叙事经济学:关于未来的预测和防治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如何判断当下的流行叙事,并在未来中做出预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来说,借助叙事经济学的模型,可以快速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特性,并制定出更合理的经济政策。


用叙事来塑造人,来改变人,这是叙事经济学的核心要点之一。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作者希勒在书中对经济叙事中的“经济力量”尤为看重。尤其是关于人们信心的叙事,它的影响力甚至胜过其他不那么乐观的叙事。


例如,在作者撰写本书时,正“赶上琼斯家”的叙事在美国格外有影响力。美国当时的总统特朗普以身示范,过着奢华的生活。此外,美国民众对贫寒家庭似乎也不再那么慷概大方。


在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前,美国的基本必需品慈善捐助就已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由于朴素风尚和共情叙事的衰落,美国帮助世界新兴国家的意愿也在下降。


如果我们想对过去时不时令我们倍感意外的重大经济事件进行实质性解析,就得有一些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些事件中的叙事元素。


而在现在,人们成立了根据行为经济学的见解制定政策的经济智囊团。英国政府在2010年成立了行为洞察小组,在那之后,这些智囊团被称为“助推小组”。他们尝试着重新设计政府政策,在不强迫人们的情况下“助推”人们远离非理性行为。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目前全世界共有近200个这样的小组。


根据理性经济学人假设,我们是理性经济人。但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来看,我们并不那么理论,甚至在许多经济决策中,更偏向感性行事。


而叙事经济学,就在于帮助人们“助推”理性的经济行为。


我们需要分辨那些虚假叙事,甚至是打击那些虚假的叙事。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更加理性、更有公益精神的经济行为。


是什么力量导致经济时而繁荣时而停滞,既有创新时期也有落后时期,既有共情时代也有炫耀性消费及自我吹嘘时代,既有快速发展期也有衰退期?


我们应当设法更好地理解人类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模式。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我们有可能做到既不牺牲学术笃实和系统分析,又能更近距离地一窥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人文因素。


正如陈志武评价本书:“做好叙事,最终不只是决定自己创业会不会成功,也会决定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走。”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职场干货与个人成长心得。


《叙事经济学》: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流行叙事如何塑造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斯蒂芬   路易斯   罗伯特   经济学   马克思   爱国   可能会   先发制人   美国   虚假   真相   理论   故事   国家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