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通胀结束,中国猪价下跌,冲击欧盟生猪利润和美国大豆产业

在头条热榜中,中国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引发了市场热议,外媒称中国猪价跌,全球生猪市场恐慌,欧美生猪出口大户担忧中国猪肉下跌,会引发全球效应,导致欧美市场的生猪价格下降,影响出口利润。

中国猪肉价格断崖式下跌,是否意味着“猪”通胀的结束,猪周期又会对全球产业和贸易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围绕猪肉价格断崖式下跌的话题,做一个猪周期产业的市场解读:

首先,“猪”通胀结束了吗?

从去年新冠疫情到今天,大宗商品输入性通胀和猪肉价格上涨的通胀周期,对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

去年的食品消费CPI指数不断上涨,其中猪肉价格的上涨是主导因素,而随着猪肉和蔬菜价格的稳步下降,今年一二季度的CPI消费指数是稳步下降的,但PPI工业品指数却持续上升,从猪通胀周期进入大宗商品通胀周期。

猪肉价格的上涨,早期来自于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外部冲击,导致猪肉价格节节攀升,猪肉供给受到极大影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外部冲击下的供需失衡价格上涨,也是猪通胀周期的第一阶段。

随着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居民对于猪肉消费需求复苏,但此时猪肉但供给端还没有恢复,加上部分猪肉商的投机行为,猪肉出现修复性需求的价格上涨,这是猪通胀周期的第二个阶段。

“猪”通胀结束,中国猪价下跌,冲击欧盟生猪利润和美国大豆产业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这增长引擎,居民生活消费恢复正常,生猪生产供给端恢复稳定,而且不断增长,中央储备肉的持续投入和进口猪肉的增加,使得猪肉的供需慢慢恢复稳定,价格稳步下跌,恢复生猪产业的供需平衡,这是猪通胀周期的第三个阶段。

从目前中国猪肉价格数据来看,14个省市每斤价格低至个位数,猪肉价格下降明显,四川省的部分居民趁着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反季节灌香肠,制作生猪副食品一度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从部分省市6月份一周内的猪肉价格数据来看,北京猪肉每公斤最低价格在14.75元,最高价格为37元;广东猪肉价格最低25.5元,最高价格26元。

22个省市猪肉平均价格区间在19.7-27.5元,每斤猪肉价格低至10元以下,猪肉价格实现连续20周稳步下降,相比去年高至40元的猪肉价格,下降超过4成。

6月20号之后,猪价上涨,但也是短期的触底反弹,反弹幅度不大。

从猪通胀周期来看,去年疫情到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走了一个完整的猪通胀周期,下半年会进入生猪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新周期,或迎来猪肉价格季节性反弹,但反弹幅度有限。

其次,生猪供给涉及诸多产业链条,对全球生猪养殖和贸易市场带来巨大影响

去年疫情2021年中国生猪出栏超过6亿头,生猪产能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涉及四川,湖南,河南等省市。

我们不仅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产业,而且猪肉消费也占据了全球猪肉消费的52%,相比欧盟人对牛肉类食品的偏爱,中国人更偏爱猪肉类食品,猪肉和猪肉制造成的各类副食品也是我们菜篮子消费的重要部分。

欧盟经济体的猪肉出口贸易依赖中国市场,今年一季度出口160万吨猪肉,其中大部分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去年对华出口猪肉规模,增长了26.2%,而中国猪肉价格下跌,引发了欧盟的担忧,德国,西班牙等欧盟的生猪出口商失去了价格和成本优势,下半年生猪出口利润或将下跌。

中国猪肉价格下跌也对国内养猪企业带来影响,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加入生猪养猪大军,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是希望获得利润,而随着互联网巨头和房地产巨头都进入生猪产业,加上一些中小生猪养殖商户入场,生猪产能快速扩张,猪肉价格不断下降。

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也让国内的生猪养猪龙头牧原股份出现利润下跌,甚至亏损的状态,目前生猪出栏价格13元每公斤,未来还可能下降到12元,而牧原股份的生猪养猪成本在16元每公斤,这意味着转型养猪的企业,很多都可能面临亏损。

国内生猪养猪企业和商户,有些还是从国外进口生猪,进行二次养殖,成本相对也比较高,而中国猪肉价格下降,与欧盟和美国生猪养殖成本差距缩小,甚至相对价格优势,也会冲击这类进口猪养猪企业和商户的经营。

猪肉从供给不足到现在产能过剩阶段,下半年猪肉价格能否反弹,还是需要中央储备肉的投放和回收调节,以及猪周期的季节性需求变化的影响,生猪养猪企业和商户也需要猪肉价格反弹,来维持稳定经营。

最后,在猪周期影响下,中国生猪价格下跌,将占据成本优势,冲击欧盟生猪出口贸易和美国玉米大豆的出口贸易。

“猪”通胀结束,中国猪价下跌,冲击欧盟生猪利润和美国大豆产业

中国猪肉价格下降也影响了畜牧饲料行业的发展,或带来饲料价格下降

本轮的猪周期其实从2018年就开始了,也是猪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一次猪周期,这轮猪周期的价格上涨,也带动了猪饲料比如大豆,玉米等的价格上涨,猪肉和猪饲料的价格比一度高达13倍。

疫情期间,进口大豆和玉米价格的上涨除了输入性通胀和热钱炒作之外,猪周期也是推动大豆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

在畜牧饲料领域,新希望六合集团也是全球领先的500强企业,养猪产业和畜牧饲料行业均有涉及,而生猪价格下降,也会让畜牧饲料行业进入一个下行周期。

我们的生猪消费主要还是国产供应,2016年的国产生猪出栏量就就接近7亿头,。猪肉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占了GDP2%,而进口猪肉则是贸易合作需要和战略储备,疫情期间,猪周期发生变化,我们猪肉进口才有所增加,欧盟和美国市场的生猪出口贸易都依赖中国市场。

猪周期涉及我们的7个产业环节,排在前面的就是生猪养殖和饲料行业,后面还有屠宰零售,环保,价格等环节。

一头猪从生长到出栏要消耗260公斤饲料,生猪养殖其实属于饲料养殖产业一环,饲料养殖产业上游是饲料企业,企业从油厂或者大豆玉米经销商采购饲料原料,制作成猪饲料,完成生猪的养殖

在畜牧饲料行业,牧原股份,新希望是民营领域比较有名的,而雏鹰农牧则是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承担着中央储备肉基地的重任,覆盖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粮食贸易等全产业链体系。

虽然我们进口猪肉的规模不大,但中国庞大的生猪消费市场,依然影响着欧盟和美国生猪产业,美国生猪产业的优势是集中化和规模化的现代畜牧农业产业模式,但出口贸易还是需要中国市场,才能让美国的生猪养殖大户保持稳定贸易收入和经营。

疫情之后,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猪肉也大幅增长,中国的猪周期也会冲击欧盟的生猪养殖和贸易市场,让欧盟生猪企业失去成本优势,利润大幅下降

在大豆玉米的粮食贸易领域,美国拥有比较成熟的粮食期货定价体系,疫情之后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背后也有欧盟财团和资本的价格操纵,中国虽然进口大量玉米和大豆,满足自身需求,但相对来说定价权比较弱。

但在猪周期领域,我们是占据优势的,我们是全球生猪产业规模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消费需求最大的市场,加上生猪期货市场的建立,我们在贸易供需端和期货定价权领域都逐步占据优势,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猪周期影响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出口贸易。

中国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将会传导到饲料养殖产业,进而影响猪饲料原料大豆,玉米等的价格。

欧盟生猪出口依赖中国市场,中国猪价下跌或冲击欧盟生猪出口利润,而中国生猪价格下降,意味着大豆等猪饲料价格下降,影响美国和巴西的大豆出口贸易,大豆和玉米产业或面临下行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通胀   生猪   美国   大豆   中国   欧盟   产业   出口贸易   疫情   猪肉   饲料   玉米   周期   利润   结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