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近段时间,一张退休年龄和人均寿命比照图,再次引起了网友的热议。65岁退休,人均寿命只有67岁,这样的说法瞬间让人感觉到恐怖。那么,这张对比图究竟从何而来?这样的说法准确吗?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样的数字究竟从何而来

网传这组数据是根据美国美国波音公司、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退休后的寿命与退休年龄的关系进行比对研究的。在这三家公司工作到65岁才退休的员工,大部分只能领取18个月左右的养老金。简单的说,在这三家企业65岁退休的员工,一般只能活到67岁。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这样的说法有什么依据?

依据的主要来源,是日本江崎玲于奈博士发表的一篇关于《退而不休,继续工作?》研究论文,同时江崎玲于奈博士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江崎玲于奈博士曾在论文中提到,人最旺盛的阶段约在32岁左右。并且当一个人年纪越大,他的创造力也跟着年岁的增长而递减。员工55岁之后每工作一年,平均寿命就减少两年。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那么,退休年龄与人均寿命有关系吗?

这一点要根据个人的工作环境来判断,比如一个企业中的一线繁重体力劳动者,退休年龄越早,寿命越长,这点事毋庸置疑的。退休年龄早,身体不用继续承担高负荷体力劳动,退休的同时也就减少了患病几率。退休年龄越早,寿命也就会越长。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但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退休年龄与寿命影响并不是很大,毕竟工作环境相对比较优越,不用付出体力劳动。大多数脑力劳动的工作,一般都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胜任。所以说,退休年龄影响人均寿命,指的并不是所有人。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其实换句话说,近些年我国人均寿命,大踏步的提升,离不开退休年龄早这个事实。早退休内心承担的压力更小,身体健康的同时生活变得更有乐趣。延长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的同时,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就意味着人均寿命的缩短。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制度相比我们来说,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没有我们口中的996工作制度,就业形势也不是特别严峻,生活压力也不是很大。这样的轻松的环境中,依然会影响到个人寿命。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我们顶着巨大压力的同时,实施延迟退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人均寿命也许会有一定的影响。相比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们还有很多的欠缺。但延迟退休这件事已经是势在必行,大家还是尽量调整好状态,积极面对延迟退休的实施。

65岁退休,人均寿命缩短至67岁,是真的吗?

相信在实施延迟退休的同时,国家会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最终给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卷”。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洛克   波音   诺贝尔奖   马丁   寿命   美国   发达国家   体力劳动   说法   博士   员工   压力   环境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