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七普”人口数据背后的五大隐秘

来了!终于来了!

经过一个月延迟期的等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出来了。而对于这姗姗来迟的消息,全国上下也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大家所关注的重点数据,无外乎人口总数、男女比例、婚姻生育、老龄化人口数量、地区差异等方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重大的“秘密”呢?

(1)人口总量:历史性拐点将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了“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六普”的13.4亿相比,人口增加7206万人,增长率为5.38%,年均增长率约为0.53%。

可以看到,近10年来,我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深度︱“七普”人口数据背后的五大隐秘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出生人口呈现逐年递减的势头,2020年的新出生人口的初步数据显示仅为1200万人。同时,我国近几年每年死亡人口大约在1000万左右。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几年内,中国人口总量将出现由正转负增长的历史性拐点。

不过,虽然人口总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关心更多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在与之相关的若干民生问题上。

(2)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

根据“七普”统计,在这14.12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比高达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而根据国际通常看法则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则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根据近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五普”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33%,2010年“六普”则为13.26%,而本次已经发展到18.70%了。

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正在持续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深度︱“七普”人口数据背后的五大隐秘

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显著问题,就是劳动人口随之减少。与“六普”数据相比,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减少4000多万人。未来10年,上世纪人口生育高峰期的60后也将逐年退休,劳动力人口也将加速减少。

(3)少子化:下降趋势加剧

根据“七普”统计,我国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与前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六普”中这一数据为16.61%,“五普”中该数据为22.89%。

可以看到,在0-14岁阶段,虽然“七普”人口数据相比“六普”有所回升,但是与“五普”数据相比仍有明显的下降。

同时,根据“七普”统计显示,2020年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2017年为1723万人,2018年为1523万人,2019年为1465万人。

可以看到,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出现一波生育高峰。但随后却出现生育断崖,2018年比2017年下降11.6%,2020年比2019年更是下降18.1%。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生育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为2.17,而发展中国家约为2.3。在1.8至生育更替水平之间为低生育水平,1.5-1.8为极低生育水平,1.5以下为超低生育水平。而目前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世界超低生育水平了。

深度︱“七普”人口数据背后的五大隐秘

那么,为何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呢?

究其原因,据一项相关的民调数据显示,前五大原因分别是经济负担太重、生育妇女年龄已偏大、没有精力照顾孩子、养育小孩太费心、夫妻身体原因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大幅降低。此外,育龄妇女总体规模也已经见顶,总量的下滑叠加主客观因素,导致少子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少子化的直接结果,就是拉响了人口负增长的警报,导致未来劳动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内需动力不足。此外,年轻人口过少,也将会极大地遏制国家的创新能力,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男比女多3490万:多很多?

根据“七普”统计,男性人口为7.23亿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亿人,占48.76%;其中,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490万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六普”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以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来看,2020年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不过,人口性别比例105.1仍显偏高,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那么,这一数据偏高了多少呢?到底多少是正常的呢?

深度︱“七普”人口数据背后的五大隐秘

前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图表

笔者查阅此前人口统计的数据了解到:1950年,全国总人口5.5亿人,男女性别比为108;

1953年“一普”大陆总人口5.83亿人,男女性别比为107.6;

1964年“二普”大陆总人口6.95亿人,男女性别比为105.5;

1982年“三普”大陆总人口10.08亿人,男女性别比为106.3;

1990年“四普”大陆总人口11.34亿人,男女性别比为106.6;

2000年“五普”大陆总人口12.66亿人,男女性别比为106.74;

2010年“六普”大陆总人口13.40亿人,男女性别比为105.20。

(注:上述大陆总人口不包括港澳台人口)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七普”的男女性别比,是截至目前为止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最低的一次。

实际上,男性多出3490万人的规模看上去很大,但在全国14.12亿人口中比重仅为2.5%。而且,男女性别比拉大的主要人群集中在90后、00后、10后这三代群体上,各年龄层大约多出1000多万,而00后、10后绝大多数尚未进入适婚生育年龄。换一句话说,目前多出来的3000多万男性大多数还是个孩子

此外,在本次“七普”中,0-14岁少儿的总人口为25338万人,较之“六普”的2.22亿人口明显回升;同时性别比有所下降其中一大原因是因为“七普”加大了对过往的“黑户”的调查统计力度,而这让很多“黑户”女孩得以重获身份。

(5)家庭户人口:不足3人是何原因?

根据“七普”统计,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减少0.48人。至于缩减原因,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看到,目前家庭户人口数量的下降,而家庭户数却在快速增长。我国平均1个家庭的人口数少于3人,“三口之家”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四口”、“五口”或者包含父母等其他情况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呈现逐步缩减的态势,从1964年的户均4.43人降至1990年的3.96人,再到2010年降至3.10人。

在这一数据的背后,一方面是计划生育政策压减了家庭小孩的数量;另一方面,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家庭成员立户分户的意愿更趋强烈。此外,国内离异家庭、晚育家庭、丁克家庭、独居老人、独居青年等数量也在明显增加

深度︱“七普”人口数据背后的五大隐秘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近一二十年来,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带动下,丈母娘经济、天价彩礼、攀比成风以及“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言论等甚嚣尘上,甚至直接把婚姻当成交易,明码标价,以致于骗婚骗彩礼的新闻时常见诸于报端。

因此,当婚姻被金钱“绑架”,爱情变成了谎言,那么新建的家庭就会脆弱不堪,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支离破碎了。而离婚率的逐年攀升,也是这一社会现象的直接反映。正是有鉴于此,国家今年出台的首部民法典就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对于减少天价彩礼的现象发生,规范整个婚恋市场的风气,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都有着积极健康的推动作用。

此外,人口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加、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水平持续改善等关键问题,在本次人口普查中也得到充分的反映。

深度︱“七普”人口数据背后的五大隐秘

综合来看,本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将为我国未来十年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了依据,对完善我国人口政策,应对人口发展中各类风险与挑战,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Jack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少子   人口   彩礼   数据   隐秘   深度   人口普查   男性   婚姻   水平   规模   原因   男女   大陆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