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大建议

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大建议

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大建议

宋 圭 武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国家发展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笔者针对目前中国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不提倡中国大学用全英文授课

一些大学,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有老师或领导提倡全英文授课,此做法不妥,建议国家适当制止。

不妥之处有多方面。一是不利于树立文化自信;二是不利于中华文化传承;三是受语言限制,对学生学知识并不利,一些学生尤其是农村来的学生感觉就像听天书。

合理的选择应是,一是除外语院校外,一般专业,要根据专业需要选择语言,不应强求不分专业全英文授课。比如,经济学专业,就不一定要全英文授课。二是对外语学习,要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学何种语言,要达到何种程度,可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空间。学校不一定都要求一定英语过四级或过六级才容许毕业。三是一般在中国的大学,除特殊外,一般专业授课要尽可能以中文为主。

在中国的大学,让老师全英文授课,从某种意义看也带有笑话的味道。比如,若美国的一个大学,面对美国的学生,提倡全汉语授课,美国民众会如何看?肯定美国民众也不答应,除非是汉语学习班。

为什么有些大学的学院要提倡全英文授课,一是一些留学生多提倡,这是原因之一。这也是一些留学生为了凸显自身知识优势所致,并不合理。因为留学生肯定外语好。二是一些学者把外语水平跟知识水平等同起来,这是原因之二。有些人认为外语水平高,就学问高,外语不好,学问就不好,这也是一种错误认知。语言水平,并不代表知识思想水平,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学术水平,或思想水平,更多代表对世界认识的深度,而外语水平,多代表知识的广度。这里广度与深度,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另外,外语水平好,多代表记忆力好。但记忆力好,未必理解力强或思考力强。记忆力与理解力或思考力,也是两回事。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其中语言复兴尤为重要。如何实现语言复兴,教育是基础工程。若我们都学了别国的语言,忘了自己的语言,这等于数典忘祖,国家要高度警惕。

为此,建议国家出台规定,除一般情况外,在中国的大学,授课要多以中文为主,除外语专业外,一般不提倡全英文授课。

二、应严厉禁止学校老师与学生谈对象

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谈对象问题,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应实行一刀切政策,应统统严厉禁止。对违犯的老师,视情节,或降级降职,或调离教师岗位,或解聘,或辞退,或开除。

老师与学生谈对象,对和谐社会建设,对国家发展,都严重不利。

从老师方面看,由于老师职业的特殊性,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老师缺德,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事,所以,对老师的道德要求,理应要高于社会一般人,老师也理应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教师队伍,从整体看,应成为全社会道德最纯洁的队伍。对老师的道德问题,一定要严肃追究。

从学生方面看,由于正值青春萌动期和认识朦胧期,在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但若由于谈对象,耽误了学习的大好年华,这对其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人生的走向。

所以,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国家都应严厉禁止老师和学生之间谈对象。既不容许学生主动跟老师谈对象,也不容许老师主动跟学生谈对象。其中尤其要重点预防和严厉制止老师主动跟学生谈对象。

当然,学生毕业以后,就另当别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都可以自主选择。但在学生上学期间,要严厉禁止。

另外,对老师骚扰学生的情况,更要严肃处理,绝不能宽容。对犯罪的老师,一定要绳之以法。尤其对小学生和婴幼儿犯罪的老师,更要加倍惩罚。

三、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

规范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意义重大。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规范问题。

一是国家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中小学一线调研,查清存在的各种问题。国家应统应出台一个总的评选规范,为各地中小学老师评职称提供基本遵守框架。

二是建议,尽可能限制一个单位内部人之间的投票推荐。由于内部人互相之间都有利益牵扯,内部人互相投票,必然多算计,多互相拉关系,投票结果必然误差大。

三是要尽可能以实际业绩为主要标准推荐。中小学要尽可能完善实际业绩考核制度。也就是推荐标准要尽可能客观化,要以客观业绩为依据,不能主观说了算。

四是对于中小学教师,要取消论文方面的要求限制。对大学和科研院所,要求老师评职称有论文是合理的。但对于中小学老师,要求是多余的,意义不大。反倒催生假冒伪劣论文市场泛滥,对教学和科研都不利。

五是对中小学老师,要多考虑教学教育方面的业绩。比如,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或在改变后进生方面,或在转变班风方面,看老师有什么具体贡献。

六是职称要尽可能体现教学一线老师优先原则。后勤或行政人员,要靠后评选。或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可以走职级路线,不走职称路线。

七是教龄长老师的也要优先考虑推荐。提倡年轻人职称破格,但破格的,必须要有突出业绩。若业绩一般,应需优先考虑年龄大的和教龄长的。

八是实行道德一票否决制。对有违纪或违反道德行为的老师,要一票否决,或靠后延迟评选。道德一票否决制虽然有些严格严厉,但从长远和全局看,对推进教育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德育是教育的灵魂,重视德育,是教育的根本要求。

四、建议将托儿所幼儿园尽可能纳入义务或公办教育体系

目前,国家有9年制义务公办教育,但婴幼儿教育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这是缺陷。抓好婴幼儿教育,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最基础工程。为此,建议国家尽可能将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整体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同时,托儿所和幼儿园整体转为公办系统;或在整体纳入义务教育有困难的情况下,可整体转为公办系统,并制定合理收费价格;或大力发展公办(或义务)托儿所幼儿园,让所有愿意入学公办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学。

(一)整体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和公办系统的必要性

1.若不纳入容易产生高价收费。一是托儿所和幼儿园,地域垄断性强,家长只能就近送。不像孩子上大学或上中学,可以送到千里外的学校去上学,没有地域垄断特征。二是托儿所和幼儿园,在管理上有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娃娃小,辨别是非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差,不知道如何有效保护自己,孩子一旦受到伤害,家长也无法有效了解。三是由于有地域垄断特征和信息不对称特征,若不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和公办系统,则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就容易产生高价收费问题。若政府要强制限制收费,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家长可能会通过地下形式缴费给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老师和管理者,最终导致实际上还是高价收费。

2.能给孩子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在义务教育和公办的前提下,由于管理者工作固定,老师工作也固定,大家都有稳定收入,出了问题也容易追究,管理者和老师自然都要更负责一些。而民办托儿所和幼儿园,由于管理者固定性较弱,且老师也临时雇佣多,总体人员流动性大,且收入不固定性也较大,这就容易导致管理上出现诸多问题。若政府要加强监管,必然监管成本很大。

3.从政府职能看,婴幼儿更需要国家关爱。一个人越往大长,尤其是成人以后,自己的幸福应主要靠自己奋斗和努力,政府主要是给其提供平等有序的竞争机会。但在未成人阶段,尤其是幼小阶段,政府有义务给予更多关怀。另外,目前,在多数孩子还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小娃娃更是伤不起,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建立起强有力的保护机制。

4.从实际调查看,根据有关信息,托儿所和幼儿园,不管是管理,还是教学质量,总体还是公办比民办情况要好。在甘肃的一个地级市,笔者了解到,孩子要上公办的,需要摇号,若摇不上,就只有上民办的,更多家长还是倾向上公办的。另外,从这些年托儿所和幼儿园出现的问题看,也是民办的居多。当然,公办的也可能出问题,但总体出问题的概率要小于民办的。

5.托儿所和幼儿园公办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也有利于鼓励生二胎,让国家的二胎政策更多落到实处。目前,国家鼓励年轻人生二胎,但是,从城市的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还是养育成本太高,尤其是在孩子幼小阶段,雇保姆难,这些年有时高价还雇不上保姆。有时雇上了保姆,又不放心保姆素质,留保姆一个人在家里看孩子很不放心。因为这些年保姆虐待孩子的事时有发生。若自己照顾孩子,工作又离不开。所以,国家若能解决好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问题,会大大减轻年轻人生育二胎的压力。

(二)如何落实

1.托儿所和幼儿园义务教育费用来源,地方和中央财政,可各承担一半。另外,国家可将大学费用中的一部分转为托儿所和幼儿园经费。

2.要严格挑选托儿所和幼儿园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老师素质,应比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素质要求更高,尤其道德素质,更要把好关。教员要尽可能长期固定,要尽可能不要临时雇佣社会闲杂人员。

3.托儿所和幼儿园不应要求规模大,可就近小规模办学,以方便群众和孩子为主。要因地制宜。有一二十个孩子,就可以办一个小型托儿所或幼儿园。

4.学校地址要尽可能选在比较安静、安全和无污染或污染小的地方。同时,幼儿园内部院子设计以及教室房屋设计和装饰等也一定要符合安全环保要求。噪音和污染严重影响孩子发育。

5.建议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办托儿所和幼儿园。因为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办在单位内部,有诸多好处。一是便于安全接送。因为在一个单位内部,往往大家生产和生活都在一个大院子里,接送距离近,过马路少,对孩子也更安全。二是由于一个单位内部,是熟人社会,大家互相了解多,这样也便于有效监督和管理。

五、高考减负要立足缩短学制

这个建议笔者2013年就提出过,也是多次呼吁,后来有人(莫言)在前些年的两会上也提出过,这次笔者再次提出呼吁。 

具体设想是:将目前中小学的12年学制,缩短为10年学制。其中小学6年可不变,初中由原来的3年变为2年,高中也由3年变为2年,总体减少2年,这相当于减轻了学生2年的学习负担,这对减轻学生压力应是一条十分有效的举措,相当于万米长跑,缩短了2千米。

另外,在缩短中小学学制的同时,笔者建议延长大学学习年限,在原有基础上应普遍延长1年。其中延长的这一年,学生是否继续上,由学生自由选择。若学生已经找好了工作,不愿再上,就可不用延长,按正常毕业就是。若学生没有找好工作,人可继续待在学校,一边找工作,一边学习,这一年可作为过渡期。有过渡期,好处是,既给了学生更多选择自由,也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让学校跟社会能更好衔接起来。

六、建议高等教育探索实行培养权与考试权分立制度

(一)实行高等教育培养权和考试权分立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第一,有利于高考减负。高考减负喊了多少年,有关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虽然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如何减负,关键是要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情况,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方面的自由选择空间。在高校实行培养权和考试权分立制度的情况下,学生学习自由选择的空间就大大增加。因为即使学生在高考时由于偶然原因没有考好,上大学后,通过后面考试的努力,也能证明自己的优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中学时段的学习压力就大大减轻。

第二,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发展。在高校实行培养权和考试权分立制度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内容选择必然要从长计议,在中学时段就不再仅仅是围绕高考指挥棒的内容来学习,学习的内容必然会更广泛,学生可以更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第三,有利于更好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一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在考试单独设立的情况下,重点大学的学生和一般大学的学生就没有多大区别,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最终谁优,是考试成绩说了算,不是重点和非重点说了算。二是由于考试单独进行,也有利于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三是也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大学活力。因为在考试单独进行的情况下,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非重点大学,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得到社会认可,就不能靠吃老本,就需要不断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行。

第四,会大大降低高等教育评估成本。有了独立的考试院,对各大学的评估,教学这一块,就主要看不同学校的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这就简化了许多不必要的评估环节。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通过考试成绩的评估是不全面的,因为并没有涉及科研方面,更没有涉及道德建设方面。

第五,有利于减少教育腐败问题。培养权和考试权不分立,老师就容易通过考试设卡,对学生进行寻租,产生教育腐败。若分立,情况就大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若想对学生寻租,就可能性大大降低,老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受学生欢迎,才能在教育上立住脚。否则,不仅会被学生抛弃,也会被学校抛弃。

(二)如何实行高校培养权和考试权分立

第一,国家单独设立考试院,考试院应是一个省部级单位,跟教育部平级,由国务院直接领导。考试院管理所有大学(重点是本科和专科)所有科目的考试。大学老师只负责学生的上课,当然,上课老师自己也可以组织考试,但考试成绩不能成为所教科目的学生最终认定成绩,最终认定成绩应是学生参加考试院对所教科目的考试成绩。

第二,考试院的考试日期设计,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弹性的,可根据教学需要设置。

第三,考试院的考试,应对所有人(不一定是大学生)都开放,任何人只要参加了考试院的考试,并取得了合格成绩,都算成绩有效。

第四,有了考试院,国家应对大学的所有专业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管理,尤其是课程设置,要统一。有了标准化设置,任何一个人,即使不上大学,只要通过国家规定的某一专业所规定的所有课程的考试,就算取得了相应的大学(或专科)文凭。

第五,对大学的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中的部分教学科目,也可以探讨实行培养权和考试权分立制度。当然,由于硕士和博士教育的特殊性,硕士和博士的一部分课程各高校可自主设计和考试。

第六,条件成熟时,中小学的高考和中考也可纳入国家考试院统一组织进行。

七、建议设立“教育监察厅”

如何有效监督教育权力,建议设立“教育监察厅”,具体执行教育监察权,具体方案设想如下。

第一,“教育监察厅”具体可隶属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办公地点就设在中纪委监委。

第二,“教育监察厅”下属处室可根据学科特点设立。可根据不同学科设立不同监察处室。比如,可设立“社会科学学科监察处”和“自然科学学科监察处”,然后在每个处下面,又可以根据学科分类设立若干室,比如“经济学学科监察室”、“数学学科监察室”等等。每室可配备工作人员3-4名。

第三,各省可对应设立“教育监察局”。具体隶属于各省纪委监委,其处室设立可根据各省教育情况设置,每室可配备工作人员1-2名。

第四,“教育监察厅”或“教育监察局”的工作人员,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有关教育腐败及考试舞弊方面的举报材料,然后交专家审查委员会具体处理,他们不具体参与处理。

第五,在成立“教育监察厅”和“教育监察局”的同时,也相应在“教育监察厅”和“教育监察局”设立各学科专家库。库的人员可以是在职的,也可以是退休的,但必须是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且道德高尚并身体健康的专家。另外,进入库的专家应尽可能多一些,少了容易产生舞弊行为。其中,各省每一个学科选入库的专家应不少于100人,累计各学科不应少于1000人;中央每一个学科选入库的人应不少于200人,累计各学科不应少于3000人。

第六,工作人员在收到举报材料后,可根据随机原则,在相应学科专家库中随机抽取10名专家,组成专家审查委员会,然后工作人员将材料交专家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结论。最后,专家审查委员会将审查及处理结论交“教育监察厅”和“教育监察局”进行公布。

第七,对于教育腐败及考试舞弊方面的举报,可以在本省,也可以跨省。比如,上海的学者,可以将举报信投到青海“教育监察局”,然后由青海的“教育监察局”组织青海的专家审查委员会委员进行审查处理。实现跨省原则,有利于处理更公正客观。

第八,对于举报信,一般先由省一级“教育监察局”进行处理。若举报人对省一级处理不满意,可再上报中央“教育监察厅”进行处理。中央“教育监察厅”对举报信的处理流程与省一级相同,即先由工作人员整理材料,然后从中央“教育监察厅”专家库中随机选择专家10人,组成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结论,然后由“教育监察厅”公布审查及处理结论。

第九,对于参与审查的专家,国家要根据其劳动量建立补贴制度。此费用由国家统一规定标准,并由国库统一支出。

第十,对于参与审查的专家,也要建立约束制度。若发现参与审查的专家有徇私舞弊行为,也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其处理一般由随机抽取的另一个专家审查委员会(外省或本省)进行审查处理。

第十一,对审查专家的处理结果可分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取消劳务补贴,退出专家库;二是取消劳务补贴,退出专家库,并通报批评;三是取消劳务补贴,退出专家库,通报批评,并降级处理(职称或职务降级);四是有犯罪行为的,不仅要取消劳务补贴,退出专家库,而且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二,对于“教育监察局”和“教育监察厅”工作人员的徇私舞弊,由纪委监委直接调查处理。

第十三,一般举报案件处理实行三环节终审制。省“教育监察局”处理是一个环节,中央“教育监察厅”处理是一个环节,中纪监委委处理是一个环节。若举报人对省“教育监察局”一级环节处理的结论有意见,可上诉到中央“教育监察厅”,若对中央“教育监察厅”的处理有意见,可再上诉到中纪委监委,中纪委监委的处理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十四,各地州市若有必要,也可根据情况自己独立决定是否设立“教育监察处”,具体隶属于本地纪委监委。

第十五,各县区及县级市,若认为有必要,一般也可考虑设立一个“教育监察科”,具体隶属于本地纪委监委。

第十六,各地州市和各县区的“教育监察处”和“教育监察科”,其主要任务是受理本地的教育腐败及考试舞弊等方面的举报。另外,对于各地州市及各县区的教育腐败及考试舞弊等方面的问题,举报人也可直接向本省的“教育监察局”或其他省的“教育监察局”投诉。

八、建议把学校尽可能办到乡村去

(一)学校办到乡村的可行性

1.现在交通、信息交流都很便捷,学生在乡村上学,吃、住、学习都很方便,不存在这方面的困难。

2.乡村一些学校资源闲置较多,可充分利用起来。有的乡村学校,建设很漂亮,但学生流失,老师流失,最后闲置。有的乡村学校,老师比学生多。

3.和城市相比,乡村土地资源较为丰裕,进一步扩展建设学校不存在土地稀缺问题。

(二)学校办到乡村去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1.对缓解城市拥挤有好处。目前,一些城市人口本身就多,加上学生,人口更拥挤。

2.城市学校也过于拥挤,学生上学难,有的学校一个能容纳50多人的教室竟然坐100多人。

3.学生在城市上学,环境并不好。一是噪音大,对学生智力发育并不好。据研究,在噪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智力比安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低20%水平。二是交通拥挤,容易出事故。三是干扰多,城市的灯红酒绿,也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健康。而到乡村上学,则没有这方面的不足。

4.对振兴乡村有好处。可以进一步刺激带动乡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对贫困地区而言,还有利于本地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实现稳定脱贫。另外,还可以刺激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5.便于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在城市,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缺乏劳动场地。若没有劳动场地,劳动教育就可能会流于形式,中央关于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可能成为摆设。

6.有利于弘扬农耕文化。弘扬农耕文化,需要从学生抓起,从学校抓起,从教师抓起。

7.会大大降低疾病传染的风险。学校往往也是一些疾病的高传染区。比如,今年的疫情,对学校冲击很大。若学校办到乡村,其不利影响会大大减轻。有些学校说不定可正常开学。

8.让学生早一些脱离保姆式的家庭环境,吃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

9.还可以减轻城市父母管教孩子的压力,有利于城市职工安心工作。现在一些城市生活诱惑干扰多,比如学生上网,让许多家长头疼。有些家庭父母跟学生子女矛盾尖锐,对双方都不好。

10.可以减轻乡村学生的负担。有些乡村学生,挤到城市上学,家长还陪读,导致家庭负担沉重,也成致贫因素之一。学校办到农村,就可避免这一问题。

11.通过学校建设投资,还可以进一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推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

12.多一些劳动教育,多一些乡村文化的熏陶,培养出的学生以后开展学术研究会更接地气,更少一些书斋式,同时还会更多一份对民间关爱的情怀。

(三)如何把学校尽可能办到乡村去

1.除幼儿园、小学以及一些职业学校,比如需要到工厂实习的职业学校外,大部分学校,应国家有计划搬迁到乡村。尤其是农业大学等类型的大学,更应搬迁到乡村去。

2.搬迁学校要与城市保持合适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一般要求离城市车程在2小时以外、4小时以内。

3.搬迁到乡村的学校,可以自办学校农场,供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用,顺便还可以解决部分师生生活需求问题。学校农场的土地,可以就近租农民的,也可以国家划拨一部分。

4.对乡村教师,提供额外补贴。乡村教师,工资应比城市教师高10%左右。

5.学校课程和教材设置,要有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教材。

6.要把劳动教育尽可能纳入高考体系中。如何纳入,需进一步研究方案。

7.还要大力提倡教师也要积极参加劳动教育。教育要以身作则。教师不参加劳动教育,要教育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效果必然不理想。

8.城市学校搬迁到乡村后,空出的学校土地,可以设计为城市绿地,或设计为城市养老院,或成为安置城市新移民的新居所(包括一部分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等)。

9.要把城市学校办到乡村,估计社会接受度未必高,有些家长未必接受,需要政府强力推进。

10.为了增加乡村学校的吸引力,国家应把乡村学校办成质量最好的学校,或质量最好的学校,应在乡村,而不是城市。对城市里高考升学率前几名的学校,要带头重点搬迁到乡村。

11.对一些条件较好的乡村地区,可多安排建一些学校。比如,一些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工业污染小、比较安静的小城镇,或乡镇,或集镇,可以多集中建一些学校。同时,通过在小城镇集中建学校,还可以带动周边偏远地区贫困农民,在小城镇就业和集中居住,对解决乡村边远地区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也有好处。

九、高度重视德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厚德载物,重视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德育建设。道德教育,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教师一定要严以律己,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十、高度关注中青年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问题

知识分子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最重要人才资源,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状况与国运兴衰密切相关。但目前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有研究显示,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达70%。一些中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有个别甚至过激杀人,还有的发表过激言论等。为此,建议中央高度关注此问题。

一是建议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如高校、科研院所、中学、小学等,普遍加强体育锻炼活动。要把单位职工的体育锻炼内容列入单位一把手业绩的重要考核项目。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有助于增强幸福感,有助于增强身体活力,有助于加强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特效药,且复发率较低。

二是对知识分子的管理要更多一些人文因素,要更多一些温情,不能完全靠冷冰冰的制度管人。因为科研是一项周期长、风险大的项目,而且需要极强的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且业绩难以通过制度进行量化有效考核。

三是对知识分子的考核制度设计要更全面,同时要多一些弹性的因素。考核内容不仅要考虑业务情况,更要考虑做人情况。在考核弹性方面,一是任务指标要有弹性。二是完成任务指标的时间要有弹性。三是工作退休选择要有弹性。可以考虑对知识分子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所谓弹性退休,就是个人可以自主选择退休时间,但在不同时点选择退休,退休待遇会不一样。越是选择工龄长、年龄大退休,退休待遇必然越好。

四是对知识分子要建立底线生活保障制度。要坚决制止随意解聘。解聘不仅涉及个人和家庭生活问题,也涉及人格尊严问题,而且知识分子是尤其好面子的一类群体。所以,在工作去留问题上,单位处理一定要谨慎,要有细致的工作准备,绝不能简单化思维,更不能粗暴化处理。

五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要建立领导定期与单位职工谈话沟通制度。要随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意见要求。要防患于未然。领导要有底线思维,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大爱境界。

六是出现问题一定要问责。尤其若一个单位出现暴力事件,比如,出现职工杀害领导等问题,单位一把手一般要引咎辞职。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要进行问责。

七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学和小学等,要进一步完善职称晋升制度。这里笔者建议,一方面可考虑普遍放松职称晋升条件,让更多人容易晋升,减少竞争矛盾;另一方面,可考虑缩小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弱化职称激励效应。工资差距可主要体现在工龄和年龄方面。

八是在弱化职称激励的同时,如何更有效激励知识分子,应考虑主要通过加大科研奖励途径来实现。加大科研奖励是对科研人员最好的激励办法。既符合公平原则,也符合效率原则。同时,引发的职工之间的矛盾也较少。但实行这种办法,对应必须还要完善科研成果的识别制度,要严防科研成果的假冒伪劣。对弄虚作假的一定要严惩。

九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导班子的建设。一是对泄私愤打击报复职工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二是对嫉贤妒能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三是对任人唯亲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四是对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五是对拉帮结派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上述五个方面的不好情况,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学,还是有一定程度存在,亟需全面整治。

十是一般而言,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管理制度设计,也要探索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要立足国情设计管理制度,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东西。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制度与国情协调,制度才能体现最优功能,这也是历史实践的多次证明。由于我们的硬要素和软要素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对知识分子的要素管理方式必须也要有自己的特色。

十一是,在管理制度设计上,还要防止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比如,在论文问题上,不能把“不唯论文”变成“不要论文”。所谓“不唯论文”,主要是要我们正确看待论文考核问题,要看到其弊端和不足,但同时,我们还是要积极发挥好论文考核的作用,关键是要扬长避短。



作者简介:宋圭武,男,1964年10月25日生,二级教授,甘肃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甘肃省侨联特聘智库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甘肃三农研究会副会长。


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大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监察局   劳动教育   建议   托儿所   教育改革   知识分子   中国   乡村   幼儿园   老师   学校   专家   国家   考试   城市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