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不是对孩子的爱,与其可怜,不如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前进

我准备送二宝去幼儿园,她闷闷不乐地说,她已经坚持上了好几天幼儿园了,才休息了两天。

我笑笑,摸摸她的头,鼓励她,再坚持上五天幼儿园,又可以休息两天了,妈妈相信你,勇敢的孩子。

二宝不说什么,跟着我下楼了。

她不喜欢上幼儿园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对她相对宽容,实在不想去,就让她休息一天。

相比起大宝上幼儿园时我的严厉,对二宝,我无疑是比较宽容了。

只是好多次我也问自己,这样好吗?

重温《孩子:挑战》一书,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不要可怜》,阐述了父母可怜孩子时,对孩子的伤害以及应对方法。

我心里一动,困扰我的问题似乎有答案了。

我在幼儿园问题上宽容二宝,很大程度是因为,我在可怜二宝。

可怜不是对孩子的爱,与其可怜,不如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前进

01父母为什么可怜孩子?‍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面对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孩子),父母们的疼爱之情,常溢于言表。

他们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见不得孩子难过、伤心。

他们认为,孩子是脆弱的,禁不起打击。孩子那么小,解决不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于是,在父母眼中,那个幼小的、不能解决难题、遇到打击的孩子,就成了可怜的人。

拿我家二宝来说,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安静乖巧,再加上瘦瘦弱弱的,我和先生对她一向怜爱。

三岁半时,二宝第一天上幼儿园发生了磕碰脑门事件,缝合了好几针,又是换药又是抹药膏的,让我们很是战战兢兢。

我们一方面心疼她,另一方面也觉得愧疚,平白让孩子承受了伤痛,觉得孩子真是可怜。

后来,看到她比同龄孩子跑得慢、长得也瘦小时,我心里不自觉间对她的怜爱又加了几分。

听到她说,她在幼儿园里不会写字、中午睡不着时,我会想,可怜的孩子,快点长大吧。

当二宝不想去幼儿园时,我大多数时候会答应。

在我“可怜”心态影响下,二宝的幼儿园之旅不那么顺利,也就能理解了。

还有,面对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生病了的孩子、或者被收养的孩子时,父母尤其会觉得孩子可怜。

可怜不是对孩子的爱,与其可怜,不如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前进

02可怜不是爱

有位奶奶对领养的小孙女特别怜爱,常常说,孩子多可怜,我要加倍疼爱她。

孩子的玩具,应有尽有,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孩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奶奶会想方设法满足。

奶奶总觉得,孩子没有亲生父母疼,很可怜,要加倍对她好。

女孩渐渐长大,一方面任性娇纵,另一方面也胆小怯懦。她受不了一点挫折,也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反正大多数时候奶奶都会帮她。

在奶奶“可怜”心态的影响下,孩子越来越没有勇气,越来越不愿意面对现实。

可怜孩子,是对孩子的爱吗?并不是。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即使有理由、可理解,怜悯也是有害的。

他还指出,

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怜的合理理由。

当孩子自悲自怜时,他的痛苦会加倍,因为这时他不是去面对他的困境或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怜悯,非要等人安抚才能好起来。

当我们可怜孩子时,其实也伤害了孩子。

可怜不是对孩子的爱,与其可怜,不如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前进

03拒绝“可怜”,鼓励孩子直面现实

我们怎样放下可怜心态,给孩子正确的爱呢?

1、承认自己是普通父母,放下对孩子的愧疚

父母不是万能的,满足不了孩子所有的需求,也不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事事都帮孩子解决。

父母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就能放下对孩子的愧疚。

当我们放下愧疚,就能看到真实的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父母避免可怜孩子,孩子就能学会克服失望,自己去试着积极想办法。

可怜不是对孩子的爱,与其可怜,不如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前进

2、给孩子设定界限,温和而坚定

有个男孩生病了,对爸爸妈妈撒娇、卖萌,各种求关注。

一开始妈妈觉得孩子生病了,好可怜,于是对儿子百般照顾,简直有求必应。后来妈妈觉得哪里不对劲了。

病中的儿子,知道父母“可怜”他,于是各种作,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妈妈跟儿子严肃地谈了一次,明确地告诉他,父母不应该因为他生病了,就可怜他,答应他的各种不合理要求。她告诉孩子,他们都要遵守界限,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接下来,妈妈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孩子想吃冰激淋、想多看手机的要求,告诉孩子不可以不刷牙就睡觉,也不能在吃饭问题上挑三拣四。

孩子老实多了。

面对生病的孩子,父母容易产生可怜心态,对孩子失去原则。

其实越是这时候,父母越要明白,放下可怜心态,给孩子设定界限,并温和而坚定地去执行,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可怜不是对孩子的爱,与其可怜,不如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前进

3、鼓励孩子直面真实的生活

有位妈妈和女儿策划了一场睡衣派对,包括派对邀请卡、派对上要吃的甜点、睡前小游戏等,她们精心做了准备。

八岁女孩兴奋地等待着派对那天的到来。

可是,派对当晚下起了大雨,女孩邀请的两位好朋友都打来电话,抱歉地表示,不能过来参加睡衣派对了。

女孩伤心地哭了。

妈妈虽然为孩子难过,却没有像以往那样可怜孩子,也没有说“都是妈妈考虑不周到”之类道歉的话。

妈妈先安慰了女儿,然后语气轻松地说,生活就是这样,偶尔会有意外发生,接下来,咱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吗?

女儿见妈妈态度平和,语气轻松,也停止了哭泣,开始和妈妈一起思考。

孩子虽然小,却没有我们想象中脆弱。相反,当孩子直面生活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坚强,常常出人意料。

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支持他们,鼓励他们面对真实的生活。

可怜不是对孩子的爱,与其可怜,不如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前进

04结语:

为人父母,大多不能陪孩子一辈子,照顾他一生。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一些美好的品质,比如勇气、责任、坚强等,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培养。

希望我们抛下怜悯心,不要可怜孩子,而是理解和支持孩子,鼓励他带着勇气出发,一路迎着风雨,走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小时候懂得跌倒了爬起来的孩子,长大后更能坚定地面对人生的风雨。

你曾经“可怜”过孩子吗?欢迎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孩子   愧疚   界限   派对   温和   幼儿园   奶奶   宽容   坚定   勇气   心态   儿子   父母   妈妈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