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那么多,还是改不了?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学了那么多,还是改不了?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很多听过惠心千爱家长课堂的朋友们,一开始觉得好兴奋: 老师说得很对啊!我就是这样对待我的孩子的!怪不得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坏毛病”!


老师教了方法,但是,有人没有做,当然就不可能有改变;有人做了,但是没坚定地坚持,效果并不好,最后总说是: 改变太难了!


是的,改变真的不容易。


01

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学了却没改变”?


学了那么多,还是改不了?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所有的感觉通过身体的感觉统合运作形成了认知,认知的强化就会变成我们的观念,


观念主导着我们的行为,久了就变成我们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惯性,这惯性就是我们神经网络的固化所形成的。


过去的成长环境造成的神经网络已经让我们有了固化的行为习惯,要打破和重建是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的。


当家长朋友们在惠心千爱的家长课堂上学习新的观念和知识,这是在建立新的脑网络、新认知,


而旧的脑网络、旧的观念依然存在,


如果新观念、新认知不去实践,那么新的脑网络就得不到巩固和延伸,新学的知识会逐渐被淡忘,


新连结的脑网络会逐渐消退,我们的行为又会回到旧的神经通路的处理和反应模式,这就是“知道却做不到”、“学了却没改变”的原因。


如果新行为没有坚持够一段时间,效果也不好,这是因为新的脑网络刚建立,神经通路还没巩固,对于感觉信息的传输和反应都没有已固化的网络有优势。


如果新行为的刺激中断或是降低强度,我们很容易就回到旧的神经反应模式里。这就是为什么练感统要像吃饭一样天天练。


02

不良的固化网络到底对人影响有多深?


学了那么多,还是改不了?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不良的固化网络到底对人影响有多深?


小编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个自己的经验: 前段时间在工作上觉得老是被“挑刺”,被人联手“欺负”了,脑海里经常浮现以前职场上的类似经历,那种感觉很真实,很难受。


几天后我忍着害怕去和同事确认事实,发现事实竟然是: 同事很认真地想帮我,让我更快进步,只是方式不适合我而已。


为什么我第一个反应是【套用旧经验的感觉】而不是【当下就事论事】呢?


这就是旧的不良固化网络的作用,它让我【不思考】地套用旧的感觉经验,造成对事实的误判;再让我【不知不觉】地反射旧经验的情绪。


然而这一切的判断和感觉竟然与事实不符!


如果不截断这样的惯性反应,将来还要经历多少莫名的挫败、害怕? 要徒然感受多少“被欺负”的感觉? 这该有多折磨生命、耽误青春啊!


追根究底有以下二种经历造成小编的不良神经惯性,


一是父母对孩子不懂肯定和赞美,以为用负面语言指出不足之后,孩子就会进步。


或者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给自己的孩子施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殊不知这样“否定、指责、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很挫败。


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认同父母的“批评、嫌弃”,否定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卑。


感觉“被人联手欺负了”,是来自于以前职场上一段不短时间的不愉快经验,


因为承接某部门的额外工作,当时不懂沟通技巧,直接在例会中说出该部门存在的问题,遭到主管领导的报复,在所有人面前说他们做得如何好,就是你不行。


这段经历让以前的小编从不懂拒绝,到知道要拒绝,再到害怕拒绝,害怕报复。


因为受限于自身的感统状态,当时不懂如何解决问题,也不知道求助,独自陷入深深的害怕和不平之中。


由于感觉统合运作的关系,重复的或强烈的好的经验、不好的经验都会烙印在我们的细胞里并形成感觉通路,连结到大脑后形成认知。


当感统发展不足,感觉信息会通过有限的固化通路迅速传入大脑,而大脑也会调取有限的记忆,不经思考地反应出一贯的认知和情绪。


今天的小编因为学习了正确的感觉统合观念,并且积极地训练自己的感统,已经能看明白过去的不良经验对我的影响。


通过老师的指导,知道让自己保持稳定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决定不再让【暗中比较】的惯性虚耗我的能量。


希望藉由小编的经历可以引发家长朋友们的对照和思考,开始学习感统,进行成人感统训练,让自己能够打破不良惯性,日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神经网络   惯性   认知   真相   害怕   观念   神经   事实   不良   家长   不好   感觉   经验   孩子   时间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