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日志:“哭鼻子”的小男生不见了


看课日志:“哭鼻子”的小男生不见了


在惠心千爱的感统训练课堂里,300平宽敞的训练空间,30多个年龄不同的孩子热热闹闹在一起,小的学习大的,大的照顾小的。


训练环境丰富愉悦,有爱有尊重、宽松温和,以及带给孩子们无限能力延伸的专利设备,孩子们足量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的训练流程,让孩子们能接收多元的感官刺激。


我们的训练课堂都是测评师在带课,每一次的训练都是一次集体测评,孩子们的表现,老师都可以第一时间看懂,当下及时调整训练方案,更具针对性,鼓励孩子以游戏式的方法玩起来,在开心“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能力都在悄然提升和变化。


9岁的林林,上课时小动作多,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干扰别人,做事虎头蛇尾,毛毛躁躁,有神经冲动的现象。通过训练朋友们都说林林现在做事比以前有条理了,思路更清晰了,上课时小动作也明显减少,老师和同学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7岁的涵涵,刚来的时候就喜欢趴在地上,躺在地上,不能长时间坚持做动作,通过不间断的训练,走在专利设备上不但能完全记住指令,而且能做到的也越来越多,专注力、肌肉张力和能量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洲洲的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暑假集训中心来了一个爱“哭鼻子”的小男生洲洲,瘦瘦小小的他一进门就像一个小尾巴一样粘在妈妈身后,老师过去和他打招呼会刻意闪躲,只要妈妈稍微一离开,他就会两眼含泪的找妈妈。


果然,经过测评显示这个孩子触觉敏感,前庭觉发展不足,有溺爱代劳等现象,因为不当的带养方式让孩子的身体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所以能力没有达到他的年龄段应该具有的水平。


面对妈妈的焦虑,我们耐心的给她讲解着测评报告上的内容,妈妈也忍不住的点头认可,通过对感统观念的认识和了解,决定让洲洲参加我们的暑期感统集训。


第一天

洲洲是哭着进的教室,和妈妈难分难舍,经过老师不断的引导,他答应和妈妈暂时离开一会儿,两眼含泪的站在一边用心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发现教室里的孩子们都在很开心的“忙碌”着,慢慢的放下戒备,小心翼翼地想要融入。


第二天

进教室洲洲又哭了,只是这次哭的时间短了一些,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自由的探索专利设备,遇到对他来说有点难的组合,就会放弃直接进入下一关。


一周后

这时候洲洲虽然和妈妈分开的时候还会依依不舍,但是已经没有哭闹和任何情绪了,一进教室很快就进入状态,可以融入这个“小社会”了。


半个月后

洲洲开始认识和交朋友了,面部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了,以前没有出现的敏感期也开始逐个出现了,妈妈反映说,洲洲现在不能完成的“工作”没有以前那么大情绪了,哭闹减少了很多,以前稍有不如意直接哭的情况也有好转,以前讲不通的道理现在也可以听进去一些,在陌生环境进入状态也快了。


看着孩子一天天都在进步,妈妈喜笑颜开,并更加坚定的把孩子交给我们。通过足量有针对性的训练,妈妈也很配合的每天给他做按摩抚触,使孩子的感觉通路更好、更快的被打通,现在孩子的生命状态正在向积极的、充满阳光的方向发展,真的很为这个小生命感到开心。


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洲洲慢慢突破专利设备上的所有组合,每当又突破一项高难度的动作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当身体能成为自己良好的工具时,大脑就会越自信的给身体下达指令,身体又会自信的去执行任务,如此反复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孩子自然越来越自信。


我们也慢慢发现刚来中心的那个爱“哭鼻子”的小男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活泼、内在有力量的小男生。


希望更多的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包办、溺爱代劳,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适当的放手吧,让孩子开心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01 该图片由PublicDomainPictures在Pixabay上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组合   溺爱   小动作   课时   针对性   自信   教室   状态   身体   专利   能力   妈妈   老师   孩子   设备   日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