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从哪里来?


能量从哪里来?

一缕缕冬日暖阳透过玻璃窗照进这200多平米宽敞而温馨的幼幼感统教室。上午9点58分,距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钟,老师们一切准备就绪,教室的门如往常一样缓缓打开,一张张萌萌哒的小脸迎在眼前,小宝宝们已经踩着地面上的小脚丫排好队,等待依次进入教室。


因病请假一周的甜宝也在其中,她现在1岁8个月,只见她精神饱满、笑容可盈,乌溜溜的小眼睛老练的快速环视了一下这熟悉的教室,然后迈着稳健的步伐镇定自如的走进教室,和所有的老师对视问好后,小小的身躯快速稍显踉跄的扑进我张开的双臂。


柔和悦耳的走线音乐响起,开启今天的游戏时光。她和着音乐的节拍,开心地指挥着自己幼小的身体模仿老师弯腰、拍拍、蹲起、转圈、摇摇…… 听到老师换环节指令,她快速地转场,坐下静静地等待领任务,俨然像个大小孩;工作时,和小朋友愉快地互动,工作完毕在协助下将教具整理放回原处;在设备环节开始时,她在平地上溜达一圈,但顺势引导后便愉悦的进入环节专注的探索。90分钟的课程,没有大的情绪波动,大部分主动完成,她病愈后的能量恢复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能量不足曾是困扰着这个宝宝成长的绊脚石。那么能量从哪里来?引起能量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又怎样提升能量呢?


能量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石,能量不足的孩子其成长敏感期就会晚发生、发生时间短或者不发生,而成长敏感期是内在神经系统接收外在感觉刺激后进行网络联结,形成大脑某种功能或某种行为能力的外部表现,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因为机体能量不足,没有足够的活力进行周边环境的探索,身体接受的感觉刺激也会缺乏,必然会影响和阻碍脑功能开发和身体各项能力的建立。


而引起能量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或胎儿时期母体环境不佳,导致胎儿机体发育和细胞状态受到影响;或者是1岁之前按摩抚触不足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不良成长环境和不当带养方式造成孩子感统失调,消耗多余的能量。比如:孩子冲动、情绪化;触觉敏感,始终使自己神经处于紧绷状态;爬行过少,双侧分化不好,容易大片用力,思虑过多;保护代劳过多,使身体开发过少,身体用而进不用则退,以至越来越没能量。


另外,生活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饮食不健康、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孩子脾胃功能下降,频繁生病,这些都会造成孩子能量不足。


然而不管是先天能量不足还是3岁前不当带养方式造成的,都可以靠后天的营养和身体的感觉刺激来改变能量状态,也就是说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升能量。而且年龄越小,生理优势期越强。在惠心千爱智慧河南管理处幼幼亲子教室里就见证了这一生命成长现象。


本文开头的甜宝,两个多月前,我第一次在幼幼教室见到她时,她一岁半,能量不足、冲动、情绪化的小小人儿。由于肌张力不足,不愿意在设备间跨越;由于重力感不足,不愿意上高,走路不稳平面;由于能量不足不愿意费力……


这些种种都会使她冲动的跑掉,或者情绪化的哭闹或干脆躺地上。整堂课下来,各种情绪化的“不要”,以及冲动的乱跑,消耗掉了她大部分的能量,课堂时间过半,就开始显能量不足。曾为撕不掉设备上的小贴画而急躁;冲过去无故地打翻小朋友的玩具就跑开。


针对甜宝的个体情况,该宝宝训练初期主要以保存能量为主,循序渐进。首先,要爱和尊重孩子,不强迫,有技巧的顺势引导,必要时允许孩子适当的自由探索,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其次,适时辅助宝宝被动进行多元丰富的感觉刺激,改变孩子的感统能力;最后,交代其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半个月后,孩子能量提升,肌肉张力提升,跨越障碍物轻松不少;在第一个环节,能模仿老师把小手高高地放在头顶,并保持一段时间,能跟着老师的节奏慢半拍地蹲下起身。中途吃一次奶粉,补充能量能轻松地跟流程到下课。


一个月后,孩子情绪稳定,能量再次提升,只要稍做休息,便能补充能量。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续,语言从2-3字,开始逐渐说6字左右与情景对应的短句,吐字清晰。同时秩序敏感期出现,相同的教具要放得整齐统一才行,小朋友的衣服不能挂在设备上,必须放在指定的柜子里。很有趣的情景模仿时刻,在设备环节模仿老师的样子,引导老师攀爬跨越。


现在,甜宝的能量能保持整堂课。情绪平稳,各项活动相对轻松,开始主动尝试探索高摇设备,完成冲跑环节。专注力、记忆力、中枢能量、视觉空间、视觉聚焦、运动计划和身体策略都有全面的提升。(偶有起得太早能量欠佳时,老师会根据情况微调方案或辅助被动,保证足量多元丰富的感官刺激,使能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为了使我们的宝宝避免能量不足,在胎宝宝时期,孕妈妈就要注重饮食作息,保持愉悦的心情,丰富多元的感统训练介入。如果我们的宝宝处于0-3岁最佳优势期,我们可以在保证睡眠和营养的前提下,给宝宝做正确的按摩抚触和足量的感觉统合训练,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宝宝的能量,而且还能改变宝宝由于能量不足而没成长的各项能力。


其实,无论是我们成人还是孩子,能量都来自于: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即俗话说的“吃好睡饱”;爱与尊重的氛围,能使我们心情愉悦、情绪平稳;足量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自身感统现状,使身心轻松合一,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作者:耿朝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量能   能量   愉悦   环节   冲动   敏感   教室   情绪   身体   营养   老师   感觉   宝宝   孩子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