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懂保险:为什么我不愿意给孩子买终身重疾险?

对于成人来说,选择定期重疾险还是终身重疾险一般是看投保需求。但对于儿童来说,却并不适合终身重疾险。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

我们都知道,重疾险常常会被区分为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定期重疾险一般保费较低,性价比高,保单杠杆率高,保障到一定时期结束,保费一般不会退还;终身重疾险每年缴纳固定保费保障终身,但保费起点较高,通常而言是同等保额定期重疾保险的3-4倍。

儿童为什么不适合终身重疾险?不外乎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重疾的定义会随科技的发展而有所更新

重疾险所覆盖的重大疾病里,恶性肿瘤(或称癌症)的医疗水平在这几十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把时针拨回到几百年之前,有些细菌感染也是致命的,可以称为“重疾”,那个时候感冒发烧都是致命的。在50年之前,肺结核还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重疾。在30年之前,脊髓灰质炎更是每年让成千上万的儿童终身瘫痪。

但是自从抗生素发明以来,自从肺结核的特效药异烟肼诞生以来,自从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普及以来,这些问题都变得微不足道。

从零开始懂保险:为什么我不愿意给孩子买终身重疾险?

哪怕就是在今天,靶向药、免疫疗法(不包括国内的所谓免疫疗法)、质子重离子等技术均在高速发展,今天出现在儿童终身重疾险合同里的“重大疾病”,在未来三十年都很有可能变得微不足道。缴纳高额的保费去配置终身重疾险,取保障未来能够被轻松治愈的疾病,显然不值得。

因此,想要给孩子配置重疾险,最好还是买定期版本的,且时间不要超过三十年。

未来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可能性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国家发行的纸币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自中国改革开放到2008金融危机,共经历了四次大的通货膨胀。

从零开始懂保险:为什么我不愿意给孩子买终身重疾险?

通货膨胀是怎么样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90年代初的时候,一斤大米才7毛钱,现在都涨到了7块钱。如果用买保险做例子,那就更好懂了:如果一个小朋友在1980年买了一份终身重疾险,每年保费500人民币,保额5万元。到了2008年,每年缴纳的保费和保额都没有变化。

当年500人民币的购买力,和今天的500元能比吗?那份终身重疾险要是交到今天,每年保费可能感觉很轻松,可是那区区5万人民币的保额,放在经历了若干次大的通货膨胀的当今中国社会,真的能支撑得起转移财务风险的重任吗?

在这里我们也不是要做个经济学家去探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对于金融和保险市场的影响,只是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下,在未知的未来里,面对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为儿童购买一份终身重疾险,是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从零开始懂保险:为什么我不愿意给孩子买终身重疾险?

总结

保险行业在发展,市场也在不断前进。好的保险产品会越来越多,民众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虽然购买保险是一个宜早不宜迟的事,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建议,孩子可优先购买20/30年左右的定期重疾保障,然后在孩子成年之后后再购买一份新的长期重疾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异烟肼   脊髓灰质炎   肺结核   纸币   保费   通货膨胀   微不足道   免疫   疗法   货币   可能性   重大疾病   人民币   未来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