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定要读懂:好成绩不如情商

期末考试结束后,成绩成为孩子和家长迫在眉睫的问题。考试好,好办,孩子开心,家长开心,考试差?问题来了。孩子不敢告诉父母,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他们是在责骂还是在鼓励,还是在多次鼓励后失去耐心? 其实我们并没有以前那么看重成绩单了,因为现在大多数小学都是采用综合评价标准来看待学生的成绩,这只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一直高度重视的惯性下,家长和学生在拿到年终成绩单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在这里,我希望打开一些在我们心中存在已久的结。

校长讲话 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 大沙头小学校长陈指出,现在大家都知道,只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是不准确的,学校长期以来也不能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学校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各种情况,比如行为能力、做事能力等,而不仅仅是以分数来评判成绩。 目前每个小学常用的方法是《学生评价手册》。

分数是评价内容之一,但不是用分数来显示,而是用模糊等级来划分,以减少对分数的重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那就是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以上这些,他们与自己相比是否有进步,是否关心集体,是否交朋友等。

并且每个项目还包括三个内容,一个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一个是小组评价,一个是教师评价。 陈校长说,过去学校除了关注学生的表现,更关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现在,学校里有很多不同的奖项,比如进步奖、科技奖、创作奖等。即使学生今天讲卫生,他们也会得到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和家长只关注成绩。

她介绍,学校每周都有升旗仪式,每个班都会选出一名旗手。这位旗手的标准是,只要本周表现好于上周,他就能当选。比如他的书法比上周好多了,不那么潦草了,或者朋友多了,交友能力提高了,可以作为奖励。一个学期结束,一个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当旗手。 但与此同时,她指出,我们不能陷入另一个误解——结果并不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然,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如何做人。这两个方面应该放在一起看。 学生的成绩只能代表一个阶段的状态 陈校长说,每个孩子心里都想有好成绩,因为孩子的自我价值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获得的,只有通过外在的坐标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取得好成绩。

有很多因素,比如学习方法,家庭原因,每个孩子智商和兴趣的客观差异。所有这些都会对你的成绩产生影响。对于学校来说,教书育人是他们的职责。现在,他们更注重“育人”。 成绩只能代表一个阶段的成绩或状态,孩子在成长。学校、老师、家长也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成绩。当大人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和鼓励孩子时,孩子自然会尽力而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接受现实、面对和解决困难的勇气远比一份成绩单重要。

■对话专家 这对成绩下降的孩子自己进步是有好处的 记者:我们都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成绩,但如果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下降,家长该怎么办? 于东辉:你的成绩下降了。告诉孩子不要自责,不要觉得对不起别人,问问自己有没有努力。你也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最看重的不是你的成绩,而是你每天的进步,而是看着他每天快乐地学习。 一个对自己不满意的孩子,更关心的是自己是否乐于学习。 记者:但是,有家长说孩子得了80分。

看到成绩,就对孩子说:“是啊,80分已经不错了,孩子说:“80分有什么好的?“100分就好。父母应该为这样的孩子做些什么? 于东辉:你可以告诉孩子这个愿望值得鼓励,但是考100分并不是最高目标,或者考100分可以让他们或者他们的父母更幸福。

同样,告诉他学习是否快乐,是否有时间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也同样重要。我可以告诉他,不是通过努力就能考出100分的前三名。另外,你可以问他:你是每天逼着自己努力学习才得100分,还是能轻松得100分?如果你开心,那很好。如果你强迫自己去做,努力学习,那就没必要了。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

鼓励成绩无关紧要的孩子,并为他们设定合理的目标 记者:有些孩子不在乎成绩。我们应该为这样的孩子做些什么? 于东辉: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这种情况被称为“失败综合症”,即失败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心理原因,他根本没有付出任何努力就遭受了失败。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小步前进的策略。

你可以告诉他,你看到了他的努力。虽然暂时没有效果,但我们不应该放弃。然后可以帮助他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并在合理目标的基础上分解成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这样,每一个小目标都是一次胜利,让孩子总能带着胜利的喜悦达到最终的大目标。

■专家提示 父母应该如何面对他们和孩子的成就 和自己相比,进步是好事 于东辉说,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注意成绩的排名,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感受,他会认为成绩是第一位的,但他内心的快乐和幸福不会被他重视。

但我们希望孩子多关注或者让他知道的是:我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只需要和自己比较,取得进步。比如上一次拿第55名,这次拿第50名,就是一个进步。正确对待成就,就是让他对生活持有正确的态度。 家长和老师应该告诉孩子,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努力工作,取得进步。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会注意自己的感受。

因为在东辉咨询的很多客户中,关注彼此婚姻状况,却忽略彼此是否相处融洽的人,往往很看重自己小时候的成就。因此,这样的婚姻成功率很低。 培养耐心和创造力比成就更重要 于东辉说,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创造力比提高成绩重要得多。成绩好的孩子,未必生活得好。

他说,父母可以回顾自己的童年和青春期,那些中小学成绩好的人往往过着平凡的生活。而且,现在的社会和以前大不相同。成功不一定要努力。成功取决于他在生活中的创造力。 例如,比尔·盖茨没有比其他人更努力或更强硬。

他比其他人更有创造力,但他成功了。如果一个孩子的生活没有创造性,他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过去成功的标准和现在大不相同。越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就会越成功。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就端正了,成绩迟早会上来。

因此,在小学甚至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是挖掘学习兴趣,找到学习方法。 如何教孩子从考试分数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如何才能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成绩,让孩子从考试成绩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首先,在考试前给孩子设定分数目标。

目标设定要和孩子商量决定,家长不要勉强,要有深刻的理解。目标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制定。 二、考试成绩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也要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比如买一本书、一个铅笔盒、一个书包或者奖励一次郊游。 第三,当考试成绩出现意外时,如果考试成绩出乎意料的好,我们当然应该表扬他们,但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得意忘形,让他们明白强者中有强者,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如果考试意外不及格,可以这样安慰孩子:只要努力,不管成绩如何,我们都不怪你。下次注意就好。不要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四,在考试结束,分数没有公布之前,要给孩子一个强大的心理缓冲。如果最初的目标是前三名,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不要紧张,只要进前十就行了。成绩公布后,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只能减轻孩子的压力,而绝不可能反过来增加压力。

5.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永远告诉你的孩子,取得好成绩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你进不了前三甚至前十,但是你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成为父母的好孩子。 ■记者笔记 你能快乐地学习吗?

中国人一直说梅花香来自苦寒,说明要想学点东西,离不开一句苦话。快乐学习听起来很美好,但做不到,因为肯定不具备操作条件。但是专家说,学习的最初状态是快乐。每个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快乐的,愿意学习的。

他们愿意去上学,喜欢和同学一起玩。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保持这种快乐的学习状态。 如何引导?如何保持?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中西教育的一个明显区别:美国注重的是孩子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他们的成就,我们注重的是孩子的成就,而不是他们是否感兴趣或主动学习。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即使在外人眼里是苦的、累的,也会乐在其中,主动收集相关信息。这种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别人叫他停下来他也不会停下来。而如果你抱着“一定要学”的态度,学起来会很痛苦。

学不会就不会学,而我们很多孩子的学习状态都是这样的。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法,让他们自然地保持学习,快乐地学习。

家长一定要读懂:好成绩不如情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家长   都会   学习方法   创造力   情商   分数   成就   父母   成绩   评价   努力   目标   孩子   学校   快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