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执拗不听话?错过2-4岁宝宝的秩序敏感期,长大再改已经晚了

前面几篇里,我们分别谈了0--6岁孩子在语言敏感期方面的各种特征以及应对之策。今天我们将谈及的是0--4岁孩子在秩序方面的敏感期特征及应对方法。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呢?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对身边物体的具体位置以及先后次序问题非常敏感,如果这种秩序遭到破坏,他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在情绪上就会有大的波动。

有妈妈说,“自己的孩子,简直就是小恶魔般的存在,每天都在跟他斗智斗勇,一不顺他意,就又哭又闹……”对孩子来说,他们希望的环境是熟悉的,是不会随意变动的,否则,他们就会因为环境与自己印象中的样子有出入,开始哭泣、恐惧和发脾气。只要爸爸妈妈多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对摆放东西、做事情甚至是吃东西,都会有非常明显的秩序性。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乐意给物品找“主人”,一般情况下,是绝不允许别人用非自己的东西。

宝宝执拗不听话?错过2-4岁宝宝的秩序敏感期,长大再改已经晚了

小智和妈妈一同去姥姥家做客,他一看见姥姥,先是紧盯着上看下看,不一会就委屈地哭起来了。妈妈连忙询问儿子:“怎么啦?不认识姥姥了吗?”儿子边哭边说“姥姥穿了奶奶的衣服”。原来,当初买衣服的时候,妈妈给姥姥和奶奶买了同一个色系同一个款式的衣服,当儿子看见姥姥穿着的衣服,误以为就是奶奶的那件衣服。接下来的几天,只要小家伙看见姥姥穿那件衣服,他就会加以制止,直到姥姥换下来。

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喜欢将物品进行分类,喜欢给物品找主人,不允许别人使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东西,只要出现秩序混乱就应该得到纠正。也许对大人而言,秩序混乱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但对孩子来说,混乱的东西必须找到自己的主人,这就是因为秩序敏感期在作祟,面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我们需要多配合、多培养、多保护

1、多配合。当自家孩子发现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穿的衣服、鞋子,用的水杯、碗筷等弄“错”了而要求更换时,不要认为这是孩子在闹脾气、在耍性子,就吼骂等,反而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秩序要求。顺着孩子并非是惯着孩子,也不用担心会加剧孩子的任性,作为父母,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要尽可能的配合孩子。

宝宝执拗不听话?错过2-4岁宝宝的秩序敏感期,长大再改已经晚了

2、多培养。假如孩子不愿意穿你给他买的新衣服,而是非要穿自己弄脏的那件旧衣服,这时,一定不要硬给孩子穿上,因为那样的话会破坏孩子的秩序感。相反的,如果父母根据孩子的这个敏感特征,培养他们遵守秩序的意识,那将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别人的东西是不能拿的,更不能随便用。当父母向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时,就可以培养孩子的正确认知,进而帮孩子养成“不是自己的不能拿、不能用”的好习惯。

3、多保护。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水杯、碗、筷等都是自己用自己的,虽然这样既卫生,又文明,但是孩子并不会有这样的概念,他们只是觉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作为父母要明白,当孩子不喝妈妈倒的水,一定要爸爸倒的水才喝时,这不是孩子在胡闹,也不是孩子固执,更不是孩子在计较,这只是孩子正常的秩序敏感期的表现。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在秩序敏感期建立起来的各种秩序,这也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应该知道的重要内容。

宝宝执拗不听话?错过2-4岁宝宝的秩序敏感期,长大再改已经晚了

想要获得更多的内容,记得关注哦,每天会坚持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秩序   敏感   执拗   水杯   姥姥   奶奶   混乱   特征   主人   儿子   爸爸   父母   衣服   东西   妈妈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