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每年高考,总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今年也不例外。


有让我们揪心的洪灾和贵州公交坠河事故,还有一幕也让我相当震惊:


在7月8号早上考理综科目的时候,河南一个女生突然撕毁了后桌考生的答题卡,在老师上前制止的时候,她挣脱着又撕毁了右桌一名学生的答题卡。


网上有很多同一个考场的考生详细叙述了当时的情景,被女孩撕毁答题卡的考生不是别人,正是女孩的同班同学。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校方说是女生考试心态没调整好,精神崩溃,才会做出这种偏激行为。可是仔细看,她只撕掉别人的答题卡却没撕自己的,自己没发挥好,就要毁了别人的前途,临死也要拉个人垫背。


而且还是向自己同窗的同学下手,这已经不是情绪失控、压力太大的事,根本就是纯粹的自私与阴险。


我们都知道,高考作为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是孩子的人生转折点。


这两名考生何其无辜,寒窗苦读十二载,只为在这一时刻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开启人生新篇章,却偏偏天降大祸,被人撕毁答题卡,真是可气又可恨!


好在事件发生以后,被撕毁答题卡的考生已经延时重新填涂,而依照规定,撕卡女生的全科成绩将被取消。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有网友义愤填膺:“取消全科成绩的惩罚太轻了,应该取消她之后的高考资格”,“这种情绪不稳定的人,即便读了大学,也指不定会对寝室室友做什么,太恐怖了”。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如果这件事不严肃处理,每年都会有撕别人答题卡的事情发生了,她不仅影响了被撕答题卡的学生,还影响了整个考场的纪律。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让我三观尽碎是,这件事曝光后引发了大批网友的跟帖爆料,故意影响别人考试和答卷的人居然大有人在。


一些艺考生说,有人在画画的时候,故意在自己的画作背面涂上颜料,这样交卷的时候,画面背后的颜料就会毁掉下一个人的作品,因为毁一个就能进一名。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还有人会假装拎水桶洗画笔时,佯装不小心,把水故意泼到别人的画上。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还有人趁开考前上厕所间隙偷身份证、准考证和考试用的工具等等。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甚至还有老师帮助学生作弊,偷换试卷的行为。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除了高考、艺考,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发生过这种情况。


有网友爆料,在交卷的时候,一个人没涂完答题卡,他就冲上去撕碎了30份答题卡,不仅毁了他人的前途,自己也不能再参加公考。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以上种种恶意使坏,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自己不好过,别人也别想好过的心态,不就是典型的巨婴行为吗?


简单来说,巨婴就是成年的婴儿。婴儿是什么心理?希望有求必应,希望全世界都能顺从他。很多小BB在自己的需求没被满足时,会去搞破坏,博取注意,以达到目的。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巨婴国》中写道:

“有些中国人的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很多人外表是成年人的模样,但心智却像个只会张嘴哭闹的婴幼儿,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


很多时候,我们用一句“他只是个孩子”就盖过了很多错误,当巨婴行为变得习以为常,当巨婴心理深入骨髓,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在我看来,巨婴最典型的行为就是闹,医闹、校闹、房闹,没有他们不敢闹的地方,不敢闹的事,所有人都应该是他们的附属品,只有达到他们的目的才罢休。


俗话说“会闹的孩子有奶喝”,但有时候这些巨婴喝的更是人血,践踏的是别人的生命。


还记得去年震惊全国的几起伤医事件吗?


杨文医生,一位优秀负责的医生。


在2019年的深冬,她正跟同事一起值班守夜。再过几天就是圣诞节,她马上就可以和在美国读书的儿子团聚。


那天,孙文斌走过来跟杨医生说话,因为是患者的家属,杨文医生没有一丝防备,说着说着,孙文斌突然掏出刀往杨文医生的脖子上刺,刀刀致命。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这段监控视频在网上流传,凶手的残暴让人不寒而栗。


杨文医生鲜血直流,动脉、气管均被割裂,最终抢救无效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什么孙文斌要这么残忍杀害救治自己母亲的医生?


细究下来,无非利益二字。


孙文斌的母亲送来医院的时候,已经95岁高龄,脑梗塞后遗症,长期靠鼻饲营养生活。


送诊时,家属针对医院的各项检查都极力反对,只接受简单的输液治疗。


可是没有经过精细检查怎么能够对症下药?每当病情有变化就全赖在医生身上,持续的骚扰、辱骂、威胁,最终主治医生杨文死在了孙文斌手上。


最可怕的是,出事以后,凶手和其他家属丝毫没有感到愧疚,像没事一样,围在老人病床旁边聊天说话。


看见这家人的逻辑了吗?自己母亲的命是命,别人的命不是命,即使死也要拉个人垫背。


孙文斌这样极端的做法,是出于爱自己的母亲吗?


其实他只是爱自己。从很多爆料来看,孙文斌一直碌碌无为,什么都干过,却都失败了,现在一直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


如果老太太死了,退休金就没了,所以,他们一家人根本没想好好治疗母亲,只是想让老太太活着罢了,哪怕是让她痛苦的活着。


最终孙文斌被判故意杀人罪,处以死刑。


太多人感慨,死刑都便宜他了,十个孙文斌的命也抵不过杨文医生的命。


培养一位专业的医生,非常不容易,不仅需要过硬的知识素养,日复一日的勤奋苦读,还需要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在中国,医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在杨文医生遇害后没多久,另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陶勇也遭遇毒手。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凶手用刀砍断了陶勇左手9根肌腱,他的头部也被砍了3刀,右手枕骨头被砍伤,要知道,那是陶勇医生做手术的手啊。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陶勇捡回了一条命,却再也无法拿起手术刀。


翻开陶勇医生的履历就知道,为什么他会被同行称为“天才医生”。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全国最顶尖的眼科专家之一,研究的方向还是很少人涉足的领域。


陶勇被砍伤后,许多被他诊治过的病人在网上为他发声,在他们的描述中,陶勇医生是一个温暖,细心又让人放心的好医生。


甚至有时候为了给病人治病,自己还往外贴钱。


“不够我给他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瞎”。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在几个月之后,陶勇医生面对采访,仍旧是温暖乐观的,依旧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待。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都说“医者父母心”,但医生不是神,仍然有很多疾病医生也解决不了。


可是所有医生的付出,在巨婴眼里都不算什么,他们眼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出于利益做坏事,我们或许还有防范的方法。

但如果他仅仅是为了作恶、在暗地里使坏、损人不利己,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防范呢?


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两人答题卡:长不大的巨婴,有多可怕?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挫折而走极端,大众对"如何提高孩子抗压能力"的呼声也逐渐高涨。

我们总认为,只要人长大了,自然会懂事,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有些人随着年岁的增加,反而变得愈发头脑简单、逻辑混乱、思想极端。


巨婴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无知。


这种无知,首先来源于不学无术。


像孙文斌这样的人,他不懂医学,不知道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对症下药;他不懂,当一个人处于95岁的高龄时,医学并不能让人重返20岁,当人老去的时候,人体器官的衰竭无法避免;他更不懂,医生不是神,救不了所有的人。


他们不尊重知识的力量,不相信权威,只凭借极其个人的主观判断来看待问题。


这就是我们说,为什么要读书要学习,在书中汲取知识的力量,明白这世界上还有很多自己不懂的领域,做任何判断要讲究依据,讲科学。


另一种无知,来源于不愿意成长。


成长是一个人必须做的功课,成长也一定是伴随痛苦和考验的。


只有在一次次的成长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不会对这个世界失掉敬畏;也只有在成长中,才会拥有更全面的视野,消除固有偏见,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


而不愿意成长,只会让人变得越来越狭隘,以自我为中心。


这种不愿意成长,很大一部分是家长的教育理念被动造成的。


家长的爱,包围了孩子的各种感官,让他们看不到外面更广阔的的世界,感知不到他人的喜怒哀乐。


不让孩子成长为巨婴,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01、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肯定自己的优点,这样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盲目自信。世界并不是围绕自己转的,他人没有义务迁就自己。


02、允许孩子犯错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永远顺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需要弹性。这个弹性,就是在低谷时能够不崩溃,不钻牛角尖;在状态最佳时能保持初心,保持冲劲。而这样的弹性就来源于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调整,让人生有更多可能。


一件事情没做好,并不代表人生就失败了。平时指出孩子错误的地方,也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把孩子捧得很高,也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全盘否定孩子。


03、克服玻璃心


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固执,另一方面却很脆弱。


固执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我们不要养一个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的玻璃心的孩子。


这一点和前面两点相辅相成。如果一个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并不会因为犯错而否定自己,那他才不会敏感脆弱玻璃心,才能坦然接受错误,并愿意改正错误。


04、培养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能够和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没有同理心的人往往是麻木和冷漠自私的,他们无法体会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的情感和价值,也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有了同理心,才能长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05、给孩子底线教育


疼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但没有底线的爱,是伤害。


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时候,教会孩子规则意识和边界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错误犯了就再也没有改正机会,这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教育。


那些触犯法律底线、侵犯他人利益的人,迟早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作家刘墉说:


“孩子不懂得珍惜,因为他已变成笼子里的小鸟,天天等你喂。他无法独立,觉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时候就该喂他。”


有些父母甘愿喂养孩子一辈子,可是迟早有一天,当孩子走入社会,会有别人来为他上这一课。


就像开头说到的那位撕碎答题卡的考生,不管你心智是否成熟,不管你多少岁,不管你是否承担得了后果,法制都会毫不留情的给她一巴掌,那就是所有科目成绩全部作废。


甚至如果她想要复读,有这样的事件在先,有哪个学校会冒着风险招收她,又有哪些同学愿意再跟她同窗?


有时候,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


父母真正爱孩子,就要给他以独立的人格和力量,让他能接管自己的生活。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巨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目的   损人不利己   河南   这个世界   凶手   爆料   底线   考生   可怕   利益   父母   母亲   错误   成绩   医生   女生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