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元旦放假这天带女儿去了一位好久没见的朋友家,吃完饭后,孩子们在一边玩,我跟朋友聊天,在聊天中朋友说起让她头疼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润润,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不过有一点令朋友很是苦恼,就是润润现在不管做什么事总是要跟他们讲条件,他们经常被儿子爱“讨价还价”弄得没有办法。

为了让润润积极学琴,朋友曾与他达成协议,只要他每天认真练完一个小时琴,就答应他一个条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几个月以后,润润做什么都要讲条件,就连写作业也不放过。

有一次叫润润过来吃饭,他马上会说:“如果你让我看动画片我就吃,不让我看就不吃。”

爸爸让润润上床睡觉,他立刻会提出条件:“你得先给我讲两个故事,不讲我就不睡。”

稍不答应,小家伙就说,“你们都是小气鬼,”跟他解释又不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为了改掉润润的这个坏毛病,朋友曾试着不接受儿子的条件,可最后都因为儿子的哭闹没有成功。

“讲条件”是孩子思维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像朋友家孩子润润这种总是跟父母“讨价还价”的孩子,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宝贝,该做作业了!”
“我想再看会儿电视嘛!”
“不行,你已经看半天了,赶紧做作业去。”
“就看十分钟。”
“不行,就五分钟。”
“妈妈,我这次要是考100分,你们给我啥奖励?”
“买件漂亮衣服?”
“不,我想买个大玩具。”
“你上次已经买了玩具了,这次不能再买了。”
“不,我要买,上次你们说过我考得好奖励我的。”
“好吧好吧,那你好好考啊。”

孩子提要求,爸爸妈妈打折扣,来来往往,父母的防线不断后退,最后常常以大人妥协告终。
孩子开心了,爸妈却郁闷了:
孩子为啥老喜欢讨价还价呢?
为啥做什么事都喜欢讲条件呢?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01、孩子喜欢“讲条件”,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在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中,儿童行为研究专家把孩子的自我意识比喻成洋葱。伴随孩子渐渐长大,通常从三岁开始,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显现,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心里想要什么,就会想办法去争取。

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目的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了维权意识。

七八岁的孩子,其独立思维能力、自我权利意识以及对他人的心理猜测能力都大大提高,讲条件实际上是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他们动脑子想办法争取权利的表现。他们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和父母一样有权提出要求,而且还不断地猜测着父母的心理,跟父母“斗智斗勇”

孩子养成做事之前讲条件的习惯,与平时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做某些事情,喜欢提出一些引诱条件

- 你把作业做好了,干什么都行。

- 你今天好好听话了,明天带你去游乐园。

- 这次不买玩具了,你乖的话下次带你买。

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很熟悉,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跟孩子进行“带条件的谈判”

你停止或者去完成我让你做的事情,这样你可以获得某种奖励或者是去做某件事的资格。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在跟孩子讲条件,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养成了讲条件的习惯。

一旦孩子习惯于“讲条件”,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这会让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做交易,看不到好处就不做,如此下去,孩子便不会主动去学习新事物,也不会有探索精神,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丧失很多主动权

孩子习惯了“讲条件”,也会使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比如,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要和孩子谈很长时间,那么父母还有威信可言吗?没有了父母的威信,我们如何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习惯于“讲条件”,虽然有许多不利的影响,但这也说明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所以“讲条件”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当然,我们既不能一味禁止,也不要过于迁就,而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地教育孩子要通情达理。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02、要避免孩子“讲条件”,父母就要杜绝“拆屋效应”的发生

鲁迅曾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很多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比如,有的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因为担心父母责罚,于是就离家出走,父母很是着急,到处寻找,但过了几天孩子安全回来后,父母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孩子原来的错误了。

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就相当于“拆屋”,犯错误就相当于“开天窗”,孩子用的就是拆屋效应。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孩子所接受,同时,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绝不能迁就,从一开始就要避免与孩子讲条件。

许多父母在孩子不肯吃饭时,总是习惯说“不吃完饭就不许看电视”,这其实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会效仿父母,动不动就讲条件。

也有些父母在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时,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这样,不仅容易让父母失去尊严,甚至还会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其实,从一开始就什么条件都不讲,该提出要求时直接提出,并督促执行就是了。这样做,孩子就不可能学会跟我们讲条件。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图片源于网络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03、应对孩子的“讨价还价”,聪明父母这样“见招拆招”

中国有句俗语,叫“看人下菜碟”。
即便是很小的孩子,面对不同的大人,也有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本事。
因为孩子平时在家里熟悉了不同大人的行为方式,并且知道如何应对。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他的名著《孩子:挑战》中举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一对分别是5岁和7岁的兄弟两,
面对妈妈时,经常胡闹、耍赖、号哭、怒吼,弄得妈妈手忙脚乱;
而爸爸在家时,他们却非常规矩。
因为孩子们很清楚,妈妈很容易让步,而爸爸言出必行,非常坚定。

当孩子向你讨价还价时,以下3个方法,不妨一试:

●方法1:让孩子承受讲条件的后果

孩子跟我们讲条件时,有时候我们并不用对他们大吼大叫,也不用苦口婆心地和他们讲道理。只要让他们尝尝自酿的苦酒,可能会更有效果。

我女儿今年五岁过后就变得特别爱美,每次出去都要自己挑衣服。

记得在上个月一个周末,打算要带她去姑姑家,正好女儿刚看了一个视频里的小女孩穿裙子特别好看,于是她也非要穿裙子不可。但那天天气很冷,穿裙子是不适合的。

我耐心地劝说了半天,女儿却怎么也听不进去,反正是不给穿裙子,就不去姑姑家。于是我想了想,就给她穿上了裙子。

走到半路,女儿就开始嚷嚷:“妈妈,我好冷。”

我说:“你刚才不是非要穿裙子吗?不让穿还不去姑姑家,跟我讲条件。”

女儿低着头说:“妈妈是我错了,以后穿衣服都听你的。”

我问道:“以后不跟妈妈讲条件了?”

“是的。”女儿哆哆嗦嗦地答道。

看到女儿这个样子,我赶紧从包里拿出了女儿的长衣长裤,给她套了上去。

其实早就知道女儿在路上会叫冷的,于是偷偷把女儿的衣服给塞进了包里。从那以后,女儿再也没有因为穿衣服和我讲条件了。

通过女儿因为要穿裙子而跟我讲条件这件事,我将计就计,让女儿体验了一下冷的感觉,让她承受一下跟我讲条件的后果。

结果,女儿在“品尝”后果后,再也不敢因为穿衣服的问题和我讲条件了。

其实,在其他的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孩子上学前,我们要给孩子带上水,但他非要带饮料,否则就不带,那么不带就不带吧,让他渴上一天,第二天孩子就不会再跟你讲条件了,说不让带饮料,他也接受带水了,因为不带又要挨渴了。

记得有次我们吃饭时,女儿非要说看完电视再吃饭,我们告诉了她,吃完饭就要收拾了,你不吃一会也会没得吃,当我们吃完饭以后,就马上收拾好碗筷,女儿看完电视后饿了,过来问我们要饭吃,我们告诉她没有,不管她如何缠着、哭着,都没理她,让她体验了一次饿肚子的滋味,以后再叫她吃饭的时候,立马坐在饭桌前,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提出其他条件的话,错过了吃饭点是没有饭吃的。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方法2:尽量对孩子进行精神鼓励

其实,孩子想通过讲条件获得的“好处”,基本上都与物质有关。如果我们养成了以物质条件来换取孩子“行动”的习惯,不让孩子跟我们讨价还价也难。

同事曾经说过物质奖励他家孩子木木的事情:

木木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要得了大红花,就会奖励他一个玩具。

上小学后,木木只要哪一次考得好,同事就会给他买个奖品,比如新书包、玩具车等。

每次考试前做奖励约定,逐渐成了母子两人的习惯。但令同事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今年才刚上三年级的儿子,最近竟然开始要手机、电脑……

对于这些过分的要求,同事自然拒绝了儿子,但是很快发现,只要没有满足儿子提出的要求,他的学习积极性马上就会下降,考试成绩也变得“阴晴不定”。这让同事开始后悔以前给予孩子太多的物质奖励了。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无限制地满足其要求,甚至主动用物质奖励做“饵”,刺激孩子好好学习。

长期的物质刺激,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奖励,这会导致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跟我们讲条件,要奖励。

因此,对于孩子的激励,我们要多用精神鼓励,比如,当孩子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时:

可以给孩子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

取得进步时,可以抱一抱,拍拍肩膀,孩子会当成无比的殊荣。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方法3: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则

平时要给孩子制定规则,逐渐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应该怎样做。

大多数孩子的讨价还价都是试探性的,只要我们能坚持原则,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大多数孩子是可以改掉这个毛病的。当然,我们在拒绝孩子的条件时,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孩子明白“不行”的道理。

另外,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做某些事,不妨把要求隐藏起来,这样孩子就不会讨价还价了。

比如,我女儿在上学的路上,我希望她快点走,我就会换个角度跟她讲:“你迟到了,同学们要笑话你了。”

如果希望她把碗里的饭吃完,我会说:“饭吃不完,你可以放在那里,不过饿了没有其他东西吃。”

当孩子顺着我们的暗示,认识到后果会不妙时,一般会主动服从我们暗示的要求,不再跟我们讲条件。

孩子总喜欢跟你“讨价还价”?聪明爸妈巧用3个方法“见招拆招”

图片源于网络

结语: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同时也要注意:

不要让孩子把“讲条件”当作与父母谈判的方式!
耐心和孩子沟通事情的利弊,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并教会孩子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讨价还价   孩子   方法   物质   同事   后果   聪明   儿子   父母   女儿   事情   习惯   条件   妈妈   方式   喜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