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凌晨爸妈成长记#

因为疫情现在都宅在家里,除了不必要的出门,每天都安排好了女儿的运动和一切有规律的生活。努力让每天都过得比较有意义,当然这也少不了宝爸给力的陪伴,让女儿的一天过得更加的充实。

在昨天收到一位两宝妈的私信,说起家里大宝的一个问题:

这位宝妈家里有两个宝宝,大宝萌萌现在三岁了,二宝还不到一岁,因为宝妈要照顾二宝,所以大宝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很少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不懂得合作,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去求助别人。

宝妈说起在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一天上午,邻居家的孩子四岁的木木来家里玩。萌萌正在搭积木,她想搭一座城堡,可搭来搭去都失败了,城堡一次又一次倒塌了。急得萌萌皱起了小眉头,摔起了积木。

木木看到了,走过来想帮忙,萌萌却不领情,一把推开了木木的手。宝妈看见了,告诉萌萌:“木木哥哥会玩积木,能搭很多漂亮的城堡,你可以请他帮帮你。”

“不要!”萌萌一边说,一边将搭了一些的城堡全部给推倒了。

过了一会儿,萌萌抱着洋娃娃玩,给洋娃娃穿好衣服之后,她突然想到要给娃娃玩打针的游戏。

木木也想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便对萌萌说:“咱们俩一起玩吧,我来当医生,给娃娃看病吧,说着拿起了听诊器。”

萌萌还是不同意:“我不。”说着,抢过听诊器,自己玩了起来。

宝妈说大宝萌萌总是这样,一点儿合作意识都没有,有时很多事情完全靠她自己根本做不好。想要改变她,可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好。

在上面的事例中,萌萌是不愿意合作,喜欢独立做事情,而木木则是一个愿意跟其他人合作做事情的孩子,那么两个孩子出现的效果肯定不一样,不愿意合作的人想要获得别人的支持,肯定会很困难。

每个孩子最终都会走向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如果缺乏跟其他人合作的能力,一味的只是单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情,对于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可能很容易被遇到的困难打倒,阻力重重,缺少前进的动力。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一、父母要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如果孩子未曾学会合作,则容易走向孤僻,并且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

不要小看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这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出现“独立意识”,出现竞争心理,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合作意识出现的萌芽时期,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合作观

那么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达成同一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合、协助的社会活动行为。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与人沟通、相互帮助、合作分享等都是合作能力强弱的体现。

个人能力强,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一群人可以做非常大的事情,所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帮助以及获利机会,就要在小时候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合作就是在做游戏、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配合、分工合作,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同时每个人都能从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可是,在现代家庭生活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之间的合作互助行为就比较少见了,更常见的是孩子自私、自利、霸道、专横等行为。

所以,如果孩子不懂合作,那么将会严重制约他今后的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对孩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二、要激发孩子的合作愿望,可以充分利用“共生效应”

著名作家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

有位当老师的朋友说过一件事,他们班有个孩子为了考第一名,不愿意与别人一起讨论题目,只想自己攻克。但随着知识点的不断深入,这个孩子做题越来越力不从心。

作为父母必须让孩子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孩子迟早要走向社会,仅仅在学习好这方面是远远不够,而要学会与人相处,拥有合作意识则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父母需要充分引导孩子,让孩子逐渐拥有合作意识。

在自然界中,有这么一种现象,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就会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就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父母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效应的原理,教孩子在相互合作中获得发展,通过增强孩子合作意识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合作愿望。

当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可以引导他和别人一起,让孩子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乐趣。

比如,玩游戏就是提高孩子合作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活动,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帕顿在1932年的时候,对数百个孩子进行研究。他发现孩子会从一些其他人配合的游戏中,养成社会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游戏对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推荐一下适合孩子在家玩的游戏——搭积木、拼图一类的组装游戏。

这类游戏,不但非常有趣,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协调空间想象力以及团队协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习惯,缺乏他人的支援配合,很难拼出完美的作品。

记得在我女儿三岁左右,她在玩拼图的时候,我在她旁边帮忙一起拼,我们一起寻找缺少的部分时,会一起探讨这个缺失的部分跟哪一块比较像,不仅从让她知道合作能够让事情更有效率,而且慢慢的女儿学会了拼图的一些技巧性,这些都得益于在她一开始拼图时我们的互相交流中。

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从一个人独自玩发展到与他人共同游戏,自然而然地就发展了孩子的合作能力。

总之,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才能使其健康、活泼地成长。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三、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父母可以这样做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孩子能够由此看到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程度。换句话说,家庭环境给予孩子关于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最初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

安排好了时间带孩子外出,快出门时,孩子却一直磨蹭、玩玩具,迟迟不肯配合穿衣服、换鞋子,这个时候你就会说了:“我昨天就跟你说好了今天9点要出门,现在都过了10分钟了,你怎么回事,还在那里磨蹭,玩玩具。”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只会更加不想合作!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呢?分享我觉得非常实用的3个方法可以实践起来:

● l 方法一:为孩子提供、创造合作的机会和条件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多地为孩子提供、创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和条件,激发孩子合作的动机,让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学会相互协商、配合以及友好合作。

在女儿小的时候我经常带她到公园、小区里,那儿有许多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当然,我也会经常邀请认识的一些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玩。

记得在三岁半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位好朋友带着她家三岁的儿子开心来玩,没一会孩子们玩起了气球,两个孩子都想要玩“拍气球”的游戏。可是,气球只有一个,怎么能让两个孩子一起玩呢?

想到孩子们难得聚在一高兴地玩,我连忙去找找看,还好找到了一个气球,帮他们吹了起来。这下,一人一个气球,他们玩得很带劲。

然而,不一会儿,开心的气球碰到一个尖物,被扎破了,这下只剩下女儿手里的一个气球了,两个孩子开始抢了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我赶紧给他们两个出了一个主意,两个人轮流拍气球,一个人拍一下,这样气球就会一直在空中,不会掉下来了,如果谁没接准,气球掉了下来,就由谁负责把气球再拍上去。说着,我还做了示范,他们马上就明白了,然后就开始玩起来了。直到这个气球也被扎破了,他们才高兴地结束了这个游戏。

在女儿跟小伙伴玩气球的事例中,我帮他们提供了游戏时所需要的材料,并及时的给他们制定了游戏的规则,让两个孩子学会了合作,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 l 方法二:教给孩子合作的方法,指导他怎样合作

许多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我们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指导他怎样合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游戏过程中,自觉地与他人合作。

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去邻居家玩,她家有一对双胞胎甜甜和蜜蜜,年龄都跟女儿差不多大,三个孩子凑到一起就在商量一会玩什么游戏呢?

“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吧!”甜甜提议;

“我不喜欢玩这个!”蜜蜜表示反对;

“那玩剪刀、石头、布吧!”女儿说。

甜甜又不同意了:“不好玩!”

一时间,三个孩子没了主意,便跑过来问我们大人。

我对他们三个说:“你们自己商量吧,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甜甜想了想,说:“我们玩过家家吧。”

“那好吧。”

“我来当‘妈妈’。”甜甜说。

“不行,我来当。”蜜蜜赶紧说。

“我也要当‘妈妈’。”女儿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见她们吵了起来,我赶紧过来问:“你们都想当‘妈妈’,可是这个家里没有了‘娃娃’和‘爸爸’,怎么办呢?”

这时,甜甜说道:“那我来当‘娃娃’吧。”

“我当‘爸爸’。”蜜蜜也选择了自己的身份。

“那好,你们一起把需要的东西都拿过来,然后玩吧。”对她们说完,三个孩子便行动起来,洗衣服、做饭、看娃娃。就这样,三个孩子愉快地合作组成了一个“家庭”,并且能很好地分工,将“过家家”游戏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通过我教给三个孩子们的方法,让她们进行合作,她们不仅能做得很好,而且玩得很开心,利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就会明白合作有很多好处,从而更能激发孩子们合作的积极性。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 l 方法三:让孩子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合作

在活动中,孩子之间的合作通常会让他们的活动变得快乐而有趣,而合作成功的话,也能增进孩子之间的友情。可是,孩子自己感觉不到,他们并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所以,在孩子有合作行为,并有一定的成果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更乐于合作。

女儿有一个她从小玩到大的“好闺蜜”娜娜,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游戏。有一次,去娜娜的家里,两个人搭起了乐高。没过一会儿,就听见女儿大声叫了起来:“我搭的好看,你看我搭的房子,还有围栏呢。”

“我的才好看,我在房子旁边还搭了一座小桥呢。”娜娜也不甘示弱。

原来,两个孩子在比谁搭的房子漂亮,为这事吵了起来。

听到她们争执的声音,我们两个大人走过去看到两个孩子的搭建成果,鼓励她们说:“你们两个人搭得都很好。但是,如果你们俩个合作一起搭的话,肯定能搭出更好、更漂亮的房子。”

“好啊,好啊。”听了我们的话,两个孩子都表示赞成,她们开始把所有的积木都拆开,重新开始搭建房子。

没过一会,她们就跑过来让我们欣赏她们搭成的大房子,别说,两个孩子真的搭建的很漂亮,在房子的旁边还搭了一个大大的彩虹桥。

我们为她们两个竖起了大拇指,夸奖她们:“你们两个一起合作搭的房子可真漂亮,真像白雪公主住的宫殿。”听了我们的夸奖,两个孩子都高兴极了,她们两个还商量:“我们再搭个比这还大、还漂亮的房子吧。”

通过上面女儿的事例,让两个孩子感觉到了合作的好处,尤其让她们清楚合作与不合作之间的差异,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进一步合作的想法和合作的意识,逐渐让合作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孩子独自玩缺乏合作意识?掌握3个实用方法,激发孩子合作积极性

涵妮妈妈结语:

在当今社会中,团队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如果孩子具有团队精神,将更有益于他立足于世。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合作的机会,让孩子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团队精神。

对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呢,欢迎留言区一起讨论!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意识   孩子   方法   拼图   气球   积极性   家里   娃娃   父母   女儿   事情   房子   两个   能力   妈妈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