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每个人都没有选择自己出生的权利,有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却需要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一生。

但是不论我们属于怎样的命运,生在怎样的家庭,都不能轻言放弃,要通过自己努力去奋斗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尤其是当我们经历挫折的时候,不妨安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比你更惨的人,他们都没有选择放弃,你又怎么能够自暴自弃。

肖清和,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未听说过,作为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他曾经在博士毕业论文的后记部分写了一篇长文,五千多字的篇幅将自己凄惨的成长经历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知道他一步步走来有多么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让大家更加庆幸自己的遭遇比他要好上那么一些。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如今的肖清和担任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小时候的他差点无学可上,曾经的他备受邻居欺凌,好在最终他都熬了过来。

在肖清和7岁的时候,原本应该上一年级,然而他的家境十分贫困,交不起学费(当时还未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所以不得不继续上一年幼儿园。

之后上五年级时,他已经12岁,眼看着小升初考试即将来临,然而他却险些失去考试资格,因为家里没有钱,交不起考试费。后来还是班主任老师到他家了解完情况后,替他交了考试费。而他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按道理说,取得这样一个成绩一家人应当高兴才是,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交不起学费,所以即便他成绩很优秀,但依然只能选择辍学。相反,那些家境相对好些的家庭,即便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却依然可以花点钱顺利到初中就读。辍学在家的他只能帮家里干些农活。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他的家境贫困到什么程度呢?

在他8岁的时候,爷爷离世,当时家里穷得叮当响,拿不出一分钱,最终还是一位好心的医生资助了20元才得以帮爷爷操办了丧事。

俗话说:穷则思变。肖清和的母亲决定做生意,既收过破烂,也做过蔬菜生意,想要通过这样一条路来改变家境,从而能够支持他上学。

然而这种改变并没有换来大家的尊重,相反,是更多没有底线的欺辱。

肖清和性格软弱的父亲并没有替他的母亲出头,如果说一次两次还能忍受,次数多了,就渐渐地对这个男人,对这个家失去了信心。

于是他的母亲最终选择了离婚。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做出离婚这个决定对肖清和的母亲而言也是十分痛苦的,当时他母亲坐在门旁,一边哭,一边抚摸着他,叮嘱他以后要多照顾弟弟。那一年他11岁,弟弟才6岁。

12岁时,当同龄人都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候,肖清和却只得跟着邻居的亲戚外出打工。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最终挣的钱也只能勉强应付生活。

不知怎么的,肖清和考上全乡第二名却不能上学的消息传到了当时已经和父亲离婚的母亲耳中,这个消息让母亲很痛心,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让他继续上学。

后来在母亲以及改嫁后的叔叔的支持下, 肖清和终于能够继续在学校完成学业,重新上小学5年级,然后参加小升初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次肖清和取得了第一名。在母亲的努力支持下,他得以顺利上初中,而且凭借着他的努力与勤奋,他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肖清和知道,母亲支持他上学并不容易。因为母亲改嫁的村子也比较封建,对他母亲比较排斥。而且当他母亲决定支持他上学之后,邻居的闲言碎语就更多了。庆幸的是,他的继父还是比较理解和支持他上学。

然而他的母亲改嫁后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经常受气外,偶尔还会被家里人欺负。然而即便是处境再难,他的母亲也并没有放弃,依然选择隐忍。

肖清和母亲曾多次对他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因为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

母亲的处境给了肖清和奋斗的动力,也让他更加发自内心地努力学习,于是初中阶段,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这也让他的父母引以为傲。

然而随着初中三年的结束,肖清和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学费怎么办?

凭借着他的优异成绩,能够轻松考上当地的重点中学。但是他的家境却没有能力支付高中学费。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初中学校校长找到了他,表示如果他高中成绩能够一直优秀,那么高中学费就能免除。

于是肖清和放弃了前往重点中学就读,而是继续留在初中母校继续上高中。最终他也没有让校长失望,每个学期考试成绩,他都是全校第一。

高中阶段的生活对肖清和而言相对要缓和一些,校长的帮助,老师的支持与关怀,让他度过了不少难关。尤其是高二的时候,当地镇上一位领导决定资助他上学,有了资助之后,肖清和终于可以不用为学费操心。

1999年,肖清和参加高考,当时是估分填报志愿。高考结束后,肖清和估计自己比重点线高出七八十分,当时校长建议他填报北京大学,幸运的是,那一年北大在安徽录取了23名文科生,而他恰好是第23位。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当他考上北大的消息传到村子里之后,大家的态度发生了大反转,平日里经常欺负他们家的邻居也开始转变态度,变得热情好客,甚至登门庆贺。想想也是讽刺。

大学的学费并不便宜,如果以肖清和的家境,要凑够学费想都别想。好在高中时资助他上学的镇领导表示会继续资助他上大学,所以他如愿踏入了北大的校园。

后来县里一家好心人知道了肖清和的情况,决定无私资助他,而这也让他不再为学费发愁,能够将心思都放在学业上。

踏入北大校园之后,肖清和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好习惯,多次获得学校各类奖学金,保研后,又继续在北大攻读博士,甚至还前往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最终得以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并成功入职上海大学。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她不能死,她要忍,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纵观肖清和的求学生涯,他所面临的困境比一般人多了不少,但是面对困境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寻找机会,等待机会,同时把握机会。

邻居的欺辱、家境的贫寒、父母的离异都没有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反,他越挫越勇,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逆袭。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与其总是怨天尤人,不如思考如何才能破局。有些东西我们不能改变,比如出生,那么不能改变的我们就坦然接受。而有些东西我们能够改变,比如未来,那么我们就努力拼搏,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将选择的权利握在自己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母亲   北京大学   全乡   自暴自弃   家境   学费   北大   校长   邻居   家里   博士   初中   成绩   努力   高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