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将学生“分类统计”后续:教科局通报,多人被处分

“权势垄断部门子女”、 “领导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谁也没想到这样离奇的标签竟然会出现在某小学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上,更没想到这样一份离谱的调查表竟然会发布在班级群中让学生们自行填写。

班主任将学生“分类统计”后续:教科局通报,多人被处分

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初衷是为了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从而更好地与家长齐心协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然而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变了味。

“贴标签”成了如今很多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常态,以至于部分家境较差,或者父母曾经犯过错的学生处境非常尴尬,明显感觉自己低人一等,那么这种状态真的正常吗?这种做法真的对吗?

我们常说:有教无类。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当因为学生家境较差就区别对待,不应当因为学生家里是达官显贵就特别关照,不应当因为学生父母犯过事,就孤立压迫。

所以,不禁反问,做一个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有必要把学生分得这么细吗?有必要用一些刺眼的标签贴在学生身上吗?

班主任将学生“分类统计”后续:教科局通报,多人被处分

不得不说,山西原平市某小学的做法实在是欠妥,以至于此事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纷纷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

“这样细分统计难道是为了便于给少部分达官显贵子女特别关照?”

“这样统计难道是故意刺激学生自尊心?”

“不知道学校和老师怎么想的,怎么会设计这种调查表了,感觉在侮辱人。”

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一条条指责的评论表达出大家对于这种类型的家庭情况调查表的不满,同时也倒逼今后相关教师、学校在设计调查表时多用点心,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后续:教科局通报,多人被处分

随着此事引发的关注越来越高,当地教育科技局也关注到了此事,随后立即要求学校纠正错误做法,同时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其中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对分管副校长给予警告处分,取消年级组长和该班主任当年评优评模资格,同时今年也不能参加晋升。

班主任将学生“分类统计”后续:教科局通报,多人被处分

对于这样的结果,相信谁都不愿意看见。但也只有通过从严从重处理才能让相关人员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及时纠正。

家庭情况调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走偏了,了解过多原本可以不用了解的信息,不然会让家长以及学生感到难堪。

其实有时候,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被调查人员,当看到这样一份表格时,我们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是否愿意自己被别人贴上标签?是否能够接受对方揭我们的“伤疤”?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样,所以在设计表格时就得多些考虑,站在被调查者的角度去分析,那么表格会更加合理,也会更加人性化。

班主任将学生“分类统计”后续:教科局通报,多人被处分

而且,标签分得越细,大家就越容易乱想、猜忌。比如担心老师会给那些家境较好的学生特别关注,会给那些家境相对较差的孩子穿小鞋等等。

虽然实际情况或许并非是这样,但是这确实容易让大家往那些方面去想,而这就给教师们之后的工作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大家如何看待将学生“分类统计”这种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原平市   达官   学生   显贵   调查表   家境   较差   班主任   此事   表格   子女   情况   标签   教师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