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五感描写法到底怎么用

大家好,今天是秋水非常写作技巧的第16天,感谢您的阅读。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很火的五感描写法到底怎么用。

五感就是五种感官通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一为什么要用五感描写法

我们去感觉外在人和物,是不是调动了全部的感官。如果一个人是聋子或者没有味觉,他感受将干瘪很多。我们既然是调动了全部感官去观察、体会外物,如果在行文中注重这五种感觉,文章将更加生动形象。

很多名句都是两种及以上的感观描写。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听觉和视觉)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触觉、视觉和听觉)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触觉、视觉和听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视觉、触觉、嗅觉)

玫瑰花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视觉、触觉。选自张爱玲《花落的声音》)

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更多地关注到了视觉,对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关注不够。像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只听雨就构成了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

很火的五感描写法到底怎么用

二、五感法可以用在那些地方

很多人认为五感法只能用来写景,其实不是。五感法除了可以写景,还可以写物,也可以写人。

例如写人,除了视觉外,还可以写这个人说话的声音,走路的声音,身上的味道等等。

如果是写物,除了视觉外,可以写触觉。如果没有声音,可以写风吹过,是什么声音;雨打在上面是什么声音。

三 、如何使用五感法

是不是在描写的时候,要把所有的感观都用上?肯定不是。

如果是写香蕉,要不要说黄黄的香蕉,像新月,一股清香的味道。这些都不用。因为大家都已经了熟于心的这些,就不用写了。

要选用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那些感官。

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一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视觉)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视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和听觉)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视觉)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视觉)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视觉)

很火的五感描写法到底怎么用

这段是以视觉描写为主,夹杂了听觉和嗅觉。

如何写呢?

第一、要结合你当时的情绪去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欢乐与悲哀的状态下,即使是相同的景物,描写出来也应该与自己的情绪相一致。感觉哪种感官更能表现自己的情绪就选哪种。例如我要写雨,如果我此时的心情是恬然自安的,那我肯定会去选听觉或者味觉。因为如果是急匆匆的心情,是不可能静下心来去听雨,去闻雨的味道的。

第二、要写出新意

五感法不是老老实实的把事物的五种感官特点,像照相机那样写出来,而是要发人所未发。同是写荷花,朱自清是怎么写的呢?首先他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所以运用修辞是写出新意的一个好方法。

同样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是不是写荷叶出水很高,叶子紧紧挨着,叶子底下是流水。这些也很有新意。为什么?很多人写视觉,大都是颜色、形状、大小,其实视觉还有、层次、布局啊。朱自清是不是写了荷花、荷叶、水的层次、布局,是不是就显得新颖。

第三、写在哪里

五感法的位置是很灵活的。但是既然要用五感法,这个地方一定是需要详写的地方。如果是次要的内容,尽量不要用五感法去铺排。

很火的五感描写法到底怎么用

总结:五感法并不是在写作的时候才用,平时写观察日记,就要用上。观察能力与写作功底构成写作的两大支柱。而五感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也可以丰富我们作文的表现力。运用五感法的时候,要写出新意,可以运用比喻,也可以表现自己独到的观察。

作者:秋水,爱读书、爱写文的80后语文教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们的文章能为您带来点点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修辞   荷塘   触觉   味觉   荷叶   嗅觉   听觉   感官   新意   叶子   情绪   味道   视觉   声音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