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照见五蕴皆空,心经运用于生活


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照见五蕴皆空,心经运用于生活

顺应生命旅程,回到宁静的心


前阵子弟弟来北京出差。上次见面是春节,大半年没见了,就约他一起吃顿饭。但他时间安排的很紧,当天下午三点的航班,本来已经约好了,他又电话来,说北京太大,两人离得远,赶来赶去就为吃顿饭也不太必要,就不见了。


放下电话的时候,一些难过的情绪浮出来,感觉老弟不重视自己,也觉得这个姐姐做的有点失败。当时正在附近的公园散步,就边走边感觉心里那些淡淡的伤感和失落。或许是散步有助于化解情绪,很快,心里面清明起来,意识到是自己又在以习惯性的哀怨的视角在解读这件事


弟弟是因为下午的航班时间紧,加上他或许还有点别的安排,就做出不见面吃饭的决定。他觉得一家人不需要这么形式化,而我则理解成是他不够重视自己。事实上,这只是“我”的解读而已。而且,就算他不太想见面,也没什么,也只是当时当刻的一个状况,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尊重就好。当我以如实、很平常的视角去看的时候,心里的哀怨和失落不见了。既不会埋怨弟弟,也不会埋怨自己,心里便轻松起来了。

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照见五蕴皆空,心经运用于生活


那一刻我发现,以往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受伤了,很难过,只是因为带着不曾觉察到的滤镜在看待外界。这个滤镜就是一种假设,一种底色,也像一部凹凸镜,为本来很寻常的事情涂抹上一些情绪色彩,扭曲镜像,再得出自认为正确的结论。就这样自己折腾自己。


这层滤镜或许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性格色彩、思维习惯、知识背景。比如有的人倾向于怀疑,总觉得外面都是骗子,所以每遇到一些不熟悉的人和事,他就觉得其中有骗局,会以怀疑的前提去理解和对待;有的人很容易多愁善感、伤春悲秋,所以看到一些现象的时候心里就容易哀伤、愁苦、自怜;有的人自尊心强,难免总被别人无心的话刺激到、戳到,而生出自卑感和激烈的反弹。诸如此类。


这些倾向长久下来就成了一层厚厚的滤镜,成为很坚实的自我立场。当我们对这些立场毫无知觉的时候,就会重复体验相同的情绪,得出相似的结论,然后继续强化这个立场,让这层滤镜更厚。


如何看到这层滤镜?其实也很简单。当我们特别坚持或认定一个结论的时候,可以问一下,我刚刚的结论和判断是真的吗?当然,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需要这样,但如若一个看法引发了自己的情绪,这个练习就非常恰逢其时。


看见滤镜,也就意味着化解滤镜,从而能够「简单地看,简单地听,不在上面添加更多的解读、引申和评判」。这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却用了很多年才体会到它的意思,才落实在生活里。


原来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把人和事想的比较复杂,引申出许多混沌不明的情绪和感受,而且非常重视和当真这些感受,于是,身体和心智都越来越沉重,心里头累积出越来越多受伤的感觉。倘若有天我们清楚地看到:所有的感伤、怨愤,都是心智创造出来的,并非事实,只是念上加念的产物,是头脑的想象和加工,那一刻,就是太阳照到角落寒冰的时候,它们很快就会被融化掉。


说到简单和受伤感,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苍穹之昴》,里面余少群饰演的角色“春儿”给我留下好深的印象。这部剧看似在讲晚清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之间的爱恨争斗,但剧作之眼其实是这个叫春儿的小太监。他被一位瞎眼婆婆称为“昴宿星”下凡,也是最终在宫廷各方势力角逐中,真正起到平衡和救赎作用的关键。

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照见五蕴皆空,心经运用于生活

余少群饰演“春儿”(《苍穹之昴》剧照)


春儿是至善的化身。少年时为了给贫寒病危的养母买药,听说进宫当太监可以拿到20两银子,他赶紧报了名。宫刑之后差点因感染病死,承诺要给他的20两银子被太监克扣最后顶多给了2两。瞎眼婆婆救了他,闯过鬼门关之后也耽误了进宫时间,不过最后阴差阳错还是进了宫。进宫后被各路老太监欺负,他却从不抱怨,一直勤勤恳恳、细致周全地做事,最终被调去慈禧身边伺候。


虽然成了老佛爷身边的“红人”,春儿从来没有欺负过别人,也没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以前欺负过他的人。后来他的义兄成了维新党带头人,他又冒着生命危险一方面营救义兄,一方面又尽量做到不辜负慈禧的信任,最后他为了救义兄而选择牺牲自己。因为他的至纯至善,尽管他违抗了慈禧的旨意,慈禧最终放了他,让他出宫,给了他自由。


春儿本是剧里面最弱的人,他的义兄有才干有学识,光绪帝有地位,慈禧有权力,但最后止息干戈、救赎了所有人的却是这个最弱的人。一路以来他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身心的摧残和磨难,但是他好像从来没受过伤一样,遇到再大的困境,他都是平静地受着。他的心里总是装着别人,记得别人的好,不计较别人曾经做过的对不起他的事。那份纯善,是这部剧留给我最深印象之所在。


《苍穹之昴》改编自日本作家浅田次郎的同名小说。很有意思,日本人写中国历史故事,最终凸显的竟然是最尘埃最柔弱的一位小太监。这部剧豆瓣评分9.1分,和这几年国内盛行的斗来斗去、主角黑化最终复仇成功的宫廷剧截然不同。好像观众更愿意相信争斗才是真相,善良只是美好而虚幻的想象。也就可以了解,整个集体意识都处在一种创伤的状态,人们因为恐惧受伤,都不太敢相信善良。


或许你会说这就是一部电视剧,电视剧总是要塑造出能满足人心理投射的理想形象。但我觉得这世间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不会说自己多慈悲,也不晓得什么是修行,但他们内心的善良、柔软足以化解迎面而来的戾气和敌意。这是真正的「非暴力」。前几天公号发布的叶子的故事,叶子和老罗也是具有这样品质的人。

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照见五蕴皆空,心经运用于生活

摄影:叶子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回归到这样的状态:心中没有受伤感,明朗又阳光地活着。从哪里开始呢?我想,是从心态简单、单纯开始。不夸大、加工和编织剧情,单单纯纯、轻轻松松地看(观察)和体验,不自作聪明。不断看见偏狭的视角所制造出来的滤镜,不在一件事情上添砖加瓦、添油加醋,放掉偏见和好坏对错的观念,让一件事就是一件事。而注意力越回转到内在,我们越能拥有这样的简单和自由。


杨定一博士说,一个人醒觉过来,他没有善恶的观念,他都能包容,都能接受;他不会刻意去做善事,但他做的,只会是善事。他不会想要去伤害谁,因为对于他来说所有一切都是自己,没有别人。


这些话乍听上去有点远,也许我们会觉得它跟自己没关系,也许我们更关心如何成功,如何有成就,如何实现梦想、物质上过得更好。但仔细想,成功又是为了什么呢?人人都渴望幸福,可真正的幸福就是爱。毕竟,谁不希望活在爱之中呢?简单地活着,活出爱和光明,这才是最务实、最根本的境地。


送上今天的祝福:祝福你我都能够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不假想恶,不假想谁会伤害谁。祝福我们能够放松,能够信任,能够全然交托。

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照见五蕴皆空,心经运用于生活


~ end ~



简单地听,简单地看,简单地思考/照见五蕴皆空,心经运用于生活


作者 | 张涵予

「Now 归心之旅」公号创办人

独立采访人



版权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光绪   滤镜   义兄   简单   善事   假想   心经   苍穹   太监   视角   慈禧   结论   弟弟   善良   情绪   立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