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本期嘉宾:姚栖谛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这是归心第58位专访嘉宾

姚栖谛

知名瑜伽师、茶道师

南传止观禅修者

古中医、古琴研习者


人物丨姚栖谛,虽少时多磨难,她却有一张很平静的脸(上)

以下为姚栖谛自述(下)


采写丨张涵予

图片丨受访人提供



03

茶与觉知


在寺庙里认识了一个姐姐,她是南昌一所大学的心理咨询老师。那时中国流行台湾的「无我茶会」,她说我觉得你应该学。我说我不知道这是啥呀,她说我给你演示一下。当时在房间,我坐在床上,她跪下来敬茶。啊!我想她那么傲娇的一个人竟然跪着给我递茶,那这茶会挺好。我就发愿有一天能学习泡茶。


后来就真的认识了一位教泡茶的师兄,他一直在家里练习内观,然后做茶、泡茶,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男师兄。我就每周末休息一天,去跟他学泡茶。


那时候我在合肥的瑜伽界小有点名气,当年就这个形象(编注:板寸头),又在寺庙待过,才30出头,还是比一般人稍微成熟、有智慧一点,所以大家都喜欢跟我聊天。后来我就开始在馆里办茶会,教人家觉知和呼吸。而且我的美感一直很好,那时候就开始拍照。后来受邀去参加「海峡两岸茶艺大赛」安徽赛区,就拿了第一名。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当时那位师兄给我准备了整套器具,很耐心地教我如何泡茶。学泡茶的过程中,我感觉它和瑜伽是一样的,我就把身体放松、觉知呼吸,吸气呼气...这些内在的东西自己带进去了。


每个当下就是做手中的事,关注所有的行动、呼吸状态。这是让我在这个圈子里面脱颖而出的原因,因为我随时可以调换频道,就前一刻还在yeah!,下一秒马上可以进入状态。


所以摄影师都喜欢拍我,会喊我去当他的模特。不管在哪里,我可以瞬间就回到自己,放空自己,感受这个空间,听风声,感受风动,跟着风声去舞动。就很好拍片子。


我讲觉知,但很少去讲名词解释的东西,我觉得你做了就知道了,不用讲那么多。比如说在泡茶的过程就泡茶,就能知道你心在不在当下,有没有带着呼吸。这不就是觉知吗?现在的人很难一心只干一件事情,散乱惯了,所以初阶的话我就是带大家体会到心放在一处。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04

与“重男轻女”的父亲和解


以前我跟父亲的关系一直不亲近。有一次我给自己做个案,想看看是哪里出的问题,我觉得这会影响我和异性相处。


我父亲一直重男轻女,我哥从小长得圆呼呼的,白白的,浓眉大眼,他在我们村外号叫“小漂亮”。而我从小就单眼皮,小八字眉,头发黄黄的。小时候我爸到哪去都把我哥背在身上,从没背过我。


有一年我要出去打工,我爸送我去。那个地方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当时就十几岁,到那里人家留他吃饭,我爸是那种不麻烦人的人,他说我不吃了,就把我丢在那边,头也不回就走了。我就一直看着他走。


后来我给自己做疗愈的时候,我看到这是我心里的一个创伤,就看到了自己当时巨大的恐惧和依恋。我后来明白,尽管创伤没办法完全疗愈,但你看见它,你就允许了。我很喜欢「允许」这个词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其实父亲那个时候他有他的无奈,他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他肯定也有不舍,毕竟是他的女儿。换一个角度来看,那是他当下唯一能做到的,对吧?他还送你去了,不是说完全不管你。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受伤的层面,也要看到那个环境下父母的局限。


我父亲在我们家就属于透明的,我妈特别能干,父亲比较弱,所以我后来经常会跟他聊这些,我说可能对你来讲你都意识不到,但是对孩子来讲是难受的。我也会经常引他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的命真的挺苦的。你真的了解一个人的过往了,你就能理解他,就能宽恕。


现在我对我爸就没有那种感觉了。我有我要学习的功课,我对亲密关系有恐惧,那不是父亲的问题,那是我自己的业力所致。


所以我觉得我转身的速度比较快。一开始肯定也觉得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因为我很能干,像我妈,在男女关系上以前我必须是占主导的,约会必须我说了算。因为我家里就是我妈说了算。当我转身以后,我就觉得单身也挺好的,偶尔也有想找个肩膀靠一下的时候,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过去了。


人家说姚老师你这么优秀,长得这么漂亮,没有孩子会不会有遗憾?我说我又没有皇冠,要有个王子公主去继承,我也不是绝世倾城,就我这基因有啥好传承的?到我这可以了。


你说我智慧,我也没有多深的智慧要传给他。而且最关键一点,我没有想要一个孩子来让我更圆满或者怎么样,有没有孩子我都挺圆满的,就算不圆满那也没问题。干嘛用一个孩子来圆满我呢?就没有特别多的匮乏感。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05

与母亲:最好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


当时和我妈说要去寺庙学习三年,我妈就在那里大声哭诉说自己命苦,说谁谁家的女儿怎样怎样。我都记得那个画面,她坐在一个四方的桌子前,拍完大腿拍桌子。边哭边诉,很悲壮。


我就坐在对面看着我妈,我说,那我也没办法,这就是你的命,你就生了这样的女儿。我说我要选择自己想走的路,而你要面对你的恐惧,你觉得女儿大了不嫁人没面子。


我不会被我妈的情绪带走,因为我很清晰,我知道她是在她的情绪里,那些跟我没关系,我最终还是得面对自己。这个其实得益于我离家早,所以一直很自主。


我爸冲出来跟我说你就不能听你妈一次吗?我就说为什么我得听她的,而她不能听我的?她就是为她的面子。要是真爱我,就会想我的感受,那你根本不是真爱我啊。我爸说那你妈说要断绝关系,我说断绝就断绝,我就走了。


但我有个好处,我还是定期给家里打电话。以前都是我妈接电话,后来断绝关系了就再也不接我电话,都我爸接。过了半年,有天我打过去,电话是我妈接的。我妈说我跟你道歉,总觉得是自己不对。我真的很佩服我妈,年纪大了但还是愿意反思。


从那以后,我妈挺听我的,因为我都会跟她分享我学到的,跟她分析我哥的婚姻关系。因为我看到了问题,我觉得必须从我这里停止,不能再跟着复印。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当她有智慧了之后,就懂得处理问题的方法了。她以前老说我哥你什么都不行,还得我来。男孩子得不到支持的能量,他的生命状态会比较低。我妈现在就常常会鼓励我哥,他的生命状态也变好了。一个家尤其是女人明理的话,这个家真的会变好。


我妈现在会说挺羡慕我的,她一个字不认识,但她说“如果再选择,我也愿意像你这样”。她说夫妻关系也好,孩子关系也好,都没有自己有智慧好,还是得自己明白才好。


我觉得让父母明理是最大的孝顺。这一路真的是切身走过。你要让父母接纳你说的,你得活出一个样子。我以前去哪里上课都把她带着,有次去五台山受邀参加一个高端活动,我也带她去,她看到了女儿现在很受大家尊重,她也很开心。


我最近不是说我要再闭关三年嘛,我妈说你好好修,回来我护持你。虽然她现在有时还会说我爸不好我哥不好,但是我都能接受啊。我们自己也会反复啊,何况一个老人呢。


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智慧不足,我们才觉得父母怎样不好。哪个年代没有他的伤和痛?其实都能接受。如果我们有能力转化,就不会被带跑了。



06

智慧与修行


可能是我的性格,我跟男人跟女人相处的都还行,我觉得我本性挺善良的,所以一路也就挺顺的。可能大家一看我就心思比较单纯,都愿意跟我交往。


以前有个台湾师父讲我,他说“你是打包出去打包回来的吗?” 我没听明白。他说你咋就这么笨,你在社会上这么多年,除了专业都没学点啥?他就说这也是我们的业,就得帮你。我说那不也挺好,傻人有傻福,我干嘛那么聪明呢,我聪明的话身边人不帮我了,不得我一个人干。


所以我一直讲,当你善心对别人的时候,就算这个人没有直接回馈给你相应的东西,但一定会有人来回应。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我上学上的不多,但这么多年一直看书,只要两三天不看书,就觉得缺了点啥。


记得第一次看《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学员看到了,她是大学老师,知道我的学历。她说“姚老师我问你一句,你别生气啊。这书你能看懂吗?” 我说这咋看不懂,这这么简单。她说我看这个看不懂。我当时好惊讶,我说“这书这么简单你看不懂?”


可能我在寺庙里有过作者说的这些体验,我不太用脑子去想,都是直接体验。那时候打坐的时候,很多书上说的不同境界都有过。我想是累世带的东西比较多,那种灵性的东西它会自然出现。


以前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比较暴躁,又没什么安全感,所以觉得好多东西必须在把控之中,超过把握我就受不了。现在还会有一些,但是现在允许的空间会变大,也很少发脾气。


以前我的性格是非黑即白,现在变得有弹性、有空间了,能装一些东西。


就像有些人跟我说她爱上了有家室的人,或者出轨了。按照我的道德准则肯定不允许的,但是她真的很爱,我也尊重。我不会说你怎么这样你不能这样......尖锐的话我不会说,因为都是成年人,每个人都是负责自己的因果。你能负得起这个果你就去做。如果你负担不起,你要三思。我只会告诉你这些。


我虽然皈依了佛教,但是对其它宗教或者修行的法门都很尊重,也愿意学习所有的生命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也都有自己的阶段。有信仰总比什么都不信仰要强,有信仰就还是知道要做善事,不做恶事。这就是好事。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我希望自己能更有智慧些,把人世间能看得更清晰更透彻些。我在缅甸和印度见过这样的人,你没办法用言语去讲,他是一种状态,你走进那个场地,你自然就能感受到那种状态。


我觉得一个师者,第一肯定是智慧,他能给到人一个方向,就像灯塔一样。其次你看他对这个世间的执着。如果一直跟你讲「放下」,但在世俗上又是抓名又是抓利,这个我肯定不接纳,我这人是有洁癖的。


以前每天都要做功课,诵经、打坐,一两个小时自我练习,在吃第一餐之前都做完了。现在打坐少了,动态的东西多,我喜欢跳舞,也会练瑜伽。我觉得做功课很重要,它能培养你稳定的力量。这个力量失去了,你就只是在消耗,没有补充。


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不确定感,如果我一直在讲同样的内容,那你第一次来上我的课感觉很好,那第二次呢?第三次呢?怎么样让一个学生持续在自己这里获得收益,这个就取决于我的成长。所以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成长型的老师,一个能帮助别人成长的人。


无论是瑜伽,还是泡茶,还是中医、古琴、传统文化,它们都是一个道路,最终目的都是让生命成长起来。


我最近在读明就仁波切写的《归零遇见真实》,很喜欢他说的这句话,“我们所有人都在这个梦的世界里,寻找着快乐,寻找我们自己觉醒的方式。”有的人他的门是在那边,有的人是在这边,但是我们肯定都是想让生命升华。


无论你去哪里,都没有完美的地方和人。你要是带着很高的期望去,你就难受了。所以不要目的性太强,有一点收获就是赚了。我吃过很多苦,所以看到一点甜头就觉得特别好。更懂得感恩吧。


人物丨姚栖谛:最大的孝顺是帮助父母明理(下)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明理   父母   茶会   寺庙   瑜伽   圆满   呼吸   父亲   女儿   状态   智慧   东西   老师   生命   人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