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是自己直觉太准?有时是心理暗示在作怪

经常有人说,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我就知道自己今天一定考不好,我早就有预感了

真的是预感吗?其实里面大有玄机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是自己直觉太准?有时是心理暗示在作怪

有一所学校,在入学时会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智力测验,然后按照测验结果把学生分成优秀班与普通班。不料,在一次例行的测验后,把测验结果弄反了。他们发现,一年前入学的那批学生,优秀班的孩子其实是普通班的孩子,而普通班的孩子却应该进入优秀班。可这一年的学习过去了,成绩却和往常一样,优秀班的孩子明显高于普通班的孩子,而且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现象。本来普通班的孩子,被看成了优秀生加以重视,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优秀,重视再加上心理上的暗示,让孩子们变成了“白天鹅”。

而普通班的孩子,即使是先天的基础不错,但当不断的自己暗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的智力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他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的向自己的暗示“靠拢”。

有句话叫“我觉得我行”。人对自己的认知,有时依赖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有时会参照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我觉得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们大多数时候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有人说,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有些人遇到了困难,自己对自己暗示到:我就是做不好,因为我太笨了。当他始终认为自己笨时,他就会表现得越来越差来验证“自己笨”,因为这样证明了自己是对的。你看我说我笨吧,我就是做不好。做好了,不就证明自己是错的了吗?

有些人相信自己我努力一定可以考进班级前五名。于是在不断的努力,失败了,他对自己说:我这么努力,一定行。这次不行,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当他继续再努力,再去证明自己可以时,经过大量的努力,他大多数时候都会证明“自己是对的”,我就是可以的。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是自己直觉太准?有时是心理暗示在作怪

那是不是单纯的心理暗示就一定可以起到作用呢?这还需要外界的配合和重视。

当孩子在尝试去骑自行车时,一遍遍学不会,有些家长怕孩子摔伤,就会告诉孩子,你放弃,别学了,妈妈就不会骑自行车,你遗传我,也学不会的。孩子遇到挫折,本身就受到了打击,而家长又给了孩子一个台阶,那这个时候,孩子顺势下坡,我骑不好自行车,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妈妈遗传的问题,责任不在我。于是,不会骑,也就不会纠结了。

同样,当孩子学不会,而父母引导说:宝贝,你别着急,妈妈告诉你,咱们家人平衡能力都好,你多练练就可以学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摔了好多跟头,也就学会了。

孩子相信,我们平衡能力都好,现在不会,那是因为练习的不够,或者方法不对,于是继续练习。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是自己直觉太准?有时是心理暗示在作怪

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大多数父母会的东西,技能,孩子都可以学会。而父母不懂的,孩子学起来会比较难。

不只是在学习上,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就像大多数家庭中,胖,瘦是有规律的。在胖人的家庭里,即使孩子小时候瘦,但长大了,也会慢慢的胖起来。有遗传体质的原因,还有后天的原因:我们家人都胖,所以我胖一点也是正常的。而在瘦人家庭里,当看到别人都瘦时,自己胖一点,都觉得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吃的太多了或者运动太少了。

当人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外界的结果不一致时,就会想办法去证明自己是对的。我觉得自己很不错,当外界觉得我不好时,那是外界出了问题,我可来证明自己很不错。你看到很多孩子在考试时偶尔失利,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下次表现,因为他们相信这只是偶然。

同样,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好”时,那即使是这次不错的,他也会觉得自己只是“运气好”,而如果外界这个时候再反馈给他一个“你这次怎么超水平发挥了”,他会更加认定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对的,我就是考不好的水平,考好了就是意外。

教育孩子也好,日常生活也罢,孩子自己的暗示很重要,而外界的反馈同样也很重要。没有人愿意去否定自己,承认自己连自己都看不准。

所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在孩子心里种上希望的种子。在不断暗示的基础上,让种子发芽,长大,孩子越来越相信自己可以,他一定会变得可以。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是自己直觉太准?有时是心理暗示在作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测验   普通人   直觉   智力   暗示   外界   种子   家人   重视   不好   父母   评价   努力   妈妈   优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