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了,可是他不听?其实,你错在了这里

玲玲妈妈,最近很头疼。自己的孩子在外面玩,总是抢小朋友的玩具。说了孩子很多次,就是没效果。她很头疼。问起:孩子抢别人的东西,你不管吗?她说:我管啊。我每次都说她,告诉她这样做是不对的。她也点头。可下次还这样。

孩子犯错了-我批评了-孩子道歉了-下次还这样。

这样的一个循环,让人很崩溃。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这里,我们要分清一个重点,当孩子犯错时,我们批评她是目的?还是让孩子改掉这个问题是目的?当然是改掉。

那批评这个方法不管用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换方法呢?

一遍遍的说,我觉得我要做的事情做完了,可事情没一点作用,那这个动作就是无效的。要改掉的是孩子的问题,但首先要调整的是妈妈。

我们教育孩子,不是我们完成了我们要做的事,孩子就会照着我们希望的结果去做。我们发出的指令在孩子身上产生效果,这才是重点。

我说了,可是他不听?其实,你错在了这里

就像我们常常说的,你再努力,但事情没有改变,那你的努力就是无效的。无效的努力难道不思考一下要从哪里改吗?

当说教无效时,是不是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来做呢?每次都是孩子抢别人的东西,在家长和孩子模拟过家家时,去抢孩子的玩具,在孩子生气后,需要安慰时来引导孩子说出感受,再来告诉她这样是不对的。你觉得如果妈妈想要你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做呢?孩子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才会自己去用。

就像很多夫妻吵架,每次吵完,还是保持原样。后面还是继续吵。妻子说自己尝试过很多遍和丈夫沟通改变,但都没有效果。

而问起另一半,他说:她就是说说。每次都是这样。说痛快了,就没事了。

在另一半的认识里,妻子只是为了“说”,说完了是目的,而改不改并不重要。如果改真的很重要,那为什么每次她说完,我没改,而她又无动于衷呢?


我说了,可是他不听?其实,你错在了这里

什么是沟通?

说-听-反馈-改变,是个交互的过程。而不是说-听-结束了 。

有些人只是为了“过嘴瘾”,说过就过去了。而有些人,则是为了能够改变。

当一种方式无效时,再多的重复都是无用功。

发现无效时,懂得尝试其他方法,找到那个可以引起改变的,才是最重要的。

这世上的事情,并不是我做了,他就会改;我做了-他接收到了-有效果了-改变了,这才是目标。

这世上的事情,总有一个是主导的,主导的,要管的不只是自己,还有自己主导后的效果。不然,都只是徒劳。


我说了,可是他不听?其实,你错在了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目的   过家家   原样   主导   下次   批评   事情   玩具   效果   重点   努力   东西   妈妈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