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乘风破浪的姐姐》大概会是今年最火的综艺了,这些又飒又美、又有资历又有地位更有阅历的姐姐们,除了娱乐,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堂超级生动的管理课!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乘风破浪的姐姐》大概会是今年最火的综艺了。

上周一开播就登上了各大公众号的头条,在新浪热搜被关停的周末依然成了大热点。

真的,一群要么飒要么美、有资历有地位有阅历的姐姐们,彼此的每一次互动、每一句对话都超!有!戏!

30个姐姐组成了6个团队,在3个小时内需要完成一首歌的练习与呈现,并接受评委的打分。

6个团队的表现各不相同,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艾瑞巴蒂》组。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当然,受瞩目并不是因为她们的表现特别好,而是表现的特别乱。

最后的呈现环节,就连节目里一直非常“卑微”、一直在帮姐姐们说话的黄晓明都看不下去了,直言 “非常差”。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看完这期,我突然发现了姐姐们的新功能。

原来除了娱乐之外,这节目还是一堂超级生动的管理课!


01 团队绩效结果不理想时,管理者应承担主要责任

《艾瑞巴蒂》为什么最终呈现得乱?

因为练习的过程就特别无序。

姐姐们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又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承担leader的角色来进行分工、协调、督促、拍板。

很明显,这是一个“管理者缺位”的团队。

那管理者为什么缺位了?

其实在团队刚组建时,大家推荐了丁当做“音乐组长”,因为她是vocal担当,业务最强。而丁当起初也的确试图承担起组长的角色,她组织大家先来分词,确定每个人唱哪句。

可第一句还没分完,就被黄圣依、刘芸、张雨琦几个姐姐打断了流程,三个人各抒己见,还嗓门超大,气势超足。

丁当弱弱地试图把流程拽回来,可试了两次却并不奏效,于是她选择不再说话,任由形式从“混乱”向“更加混乱”发展。

丁当说她就是这样的性格,当每个人都在各抒己见的时候,她怕得罪人就不说话,宁愿逃避。

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团队里彻底没了“管理者”。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谁应该为这个混乱场面负责?

单纯从围观一个综艺节目的角度来看,我大约能预感到,节目播出后会有不少人去评论黄圣依、刘芸“没有团队精神”“过于强调自己的意见”,是这些大嗓门造成了团队的混乱。

的确,团队里这些个人存在感太强的“刺头下属”真心不怎么招人待见,而丁当看起来人畜无害,反而也会获得一些路人缘。

但是!

如果我们跳出综艺看真实世界中的团队管理,应该为这种混乱状况承担主要责任的,是管理者丁当。

团队1号位缺位,不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最大的失职。

想象一下,如果公司里真的有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搞不定团队氛围,完成不了业绩要求,却归责于“几个下属太刺头”,这,应该是不能接受的吧?

所以,划重点。

团队绩效结果不好时,1号位应承担主要责任。

那么,如果你恰好是那个向丁当一样的管理者,因为业务能力强被推到了管理者的位置上,却面对这几个刺头下属,该怎么办?


02 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目标、角色、流程、人际关系,一个不能少

一个高效团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呢?

第一是有共同的愿景目标。

愿景是长期的,告诉大家我们是要往哪儿去。目标可以是中期或短期的,告诉大家我们要拿到什么样的绩效结果。

用这个标准看一下《艾瑞巴蒂》组,愿景咱们就不说了,短期之内也不可能有。但她们的目标也是完全不清晰且没共识的。

是只分词,还是要排队形?

是要先追求能够唱齐?还是要保障每个人的音准与咬字?

大家没讨论过,也都不知道,就直接进入了分词环节。

所以才会出现中间一会一个想法的状况。

例如,张萌去看了别的组练习后回来突然说“人家连队形都排了,咱们也排队形吧”,连词都还没顺明白的成员们听完了只能各自一脸懵。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第二是有清晰的角色与职责。

首先是得适当分配角色,让有胜任能力的成员担任相应角色,同时,每个角色需要充分理解自己的职责。这个,《艾瑞巴蒂》组也没有。

丁当显然不是个合格的组长,但被赶鸭子上架了。而其他组员并没有被分配角色与职责,于是就都放飞天性,随心所欲。

第三是有清晰的运营与决策流程。

一方面鼓励沟通和提出个人建议与反馈,但同时需要有计划、决策和执行流程,这样才能避免内耗和无用功。

这个,《艾瑞巴蒂》组依然没有。她们只鼓励每个人提建议,但没有一个建议之后的收敛机制,只能不断发散再发散,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觉得其他组都有正面案例。

《大碗宽面》组,梦辰和金晨两个小姐姐都想选同一段歌词,马上就有人提议说battle投票,于是3分钟就愉快地决定了这段词的归属,输了的人也愿赌服输。

而另外一组,蓝盈莹和另一个姐姐同样想选一段词,她们非常愉快地用剪刀包袱锤的方式做了决策。

这就是“决策流程”带来的效率提升。

第四是有良好的人际信任。

也就是成员之间既互相信任,又尊重差异,愿意相互支持与认可。

这个,《艾瑞巴蒂》组彻底没有。

为什么丁当试图拽回流程失败之后就选择再也不说话了呢?因为她的内心是缺乏对其他小姐姐的信任与情感链接的,她怕得罪人,她怕得不到团队成员的信任和支持。

当她在团队中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很难做到直面冲突。

回归到刚刚的问题,如果你恰好是那个像丁当一样的管理者,面对这个没有默契、没有信任、却有几个刺头下属的团队,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还是从上述四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制定共同目标

这次竞演,我们是追求唱得准,唱得齐,还是连同舞台造型也要美?目标越是具体明确,就越好达成。

第二,任务拆解

要达到这个目标的话,需要做哪些事情,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等。

例如:我们需要在3个小时之内完成合成,保障流畅与整齐。所以,第一步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分词。

第三,确定职责与角色

例如,丁当可以自己承担“教学”的职责,安排另一个更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姐姐(例如张萌)来主导讨论流程。

晓明哥果然更有经验,强调了丁当的组长职责后,又安排了吴昕做她的助理,给丁当打下手。也是这个道理。

第四,确定决策流程

遇到分歧的时候,是投票、battle、还是组长拍板?从一开始就明确下来。

第五,相互信任

这个可能短期之内比较难。但要知道,一起打过胜仗的团队是会产生向心力和相互的情感链接的。

如果能通过前三个举措帮助大家拿下好的成绩,那么,相互信任与情感链接也会在过程中渐渐形成。

小结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管理者,对现在的团队氛围或战斗力还不太满意,不妨从这几个角度来考量一下应该如何改进:


03 没有“坏”的管理风格,只有“不合适”的管理风格

节目进行到尾声,丁当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这时,黄晓明跟丁当面授机宜:这个团队不好管。你可以用我之前那种方式,“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晓明哥也是相当善于自黑了。

在《中餐厅》那档综艺里,这句话火了,黄晓明也成了群嘲对象。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不过,此时此刻,我是要站黄晓明的。

他说的对。

“指令式”的领导风格的确在很多时候会没那么奏效,会抹杀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会引发下属的反感与抵触。

但是,在有些时候,指令式是有用的。

面对这样的一个初创团队、面对一群各有想法的下属,而眼巴前就有一个马上要完成的任务。

此时此刻,为了让团队快速走上正轨,在短时间内拿到业务结果,“霸道总裁”范儿的指令式也是一个有效选项!

没有“坏”的管理风格,只有“不合适”的管理风格。

作为管理者,你当然可以“民主“,可以“亲和”,但必要的时候,你也需要强势与指令。

有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不同的领导风格就像是管理者的武器,不需要用时就悄悄收好,需要用时判断掏出哪个最合适,无论是长枪还是短刀,你都得会耍。武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04 总结

当然,我们都知道,综艺是通过剪辑来突出冲突,加强故事性的。也正因为此,一个管理案例才会显得这么鲜活而生动。

谢谢姐姐们和剪辑师们共同为我们上了这样一堂管理课。

管理者们的征途,同样也是星辰大海,祝你能在这条道路上和姐姐们一样“乘风破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乘风破浪   姐姐   刺头   分词   队形   组长   管理者   下属   生动   职责   混乱   角色   流程   团队   风格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