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被困在“童车”里的姐姐:被溺爱喂大的孩子让母亲用生命买单

#情感#

01

姐姐出生的那年,二哥刚好得了脑膜炎。六几年的时候,医疗条件非常差,得了脑膜炎九死一生,生的那一个大部分都会留下严重后遗症。家里人和左邻右舍都让放弃对二哥的治疗,母亲不忍心,咬牙坚持,不分昼夜守着二哥,用冰块一遍遍的为二哥降温。


为了照顾二哥,几个月大的姐姐一直被放在童车里,有时候怕她从童车里出来摔倒,甚至被绑在童车里。母亲去医院的时候便把她托付给邻居。


终生被困在“童车”里的姐姐:被溺爱喂大的孩子让母亲用生命买单

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应该学爬了,但姐姐被困在童车里;一岁的孩子应该被大人牵着手学走路了,但姐姐依然被困在童车里;等某一天,母亲回到家把姐姐从童车里抱出来的时候,姐姐竟然自己歪歪扭扭走了起来,母亲那一刻泣不成声,感觉亏欠姐姐太多了。


二哥的病奇迹般地好了,也没留下任何后遗症。感觉亏欠姐姐太多的母亲,开始对姐姐无限疼爱纵容。


02

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只要一争东西或者吵架,母亲就说:她小时候太苦了,你们让着她点。


记得我七八岁时候的初秋,和姐姐一起到河边洗衣服,我和小伙伴们一边洗一边撩着水打闹,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姐姐身上,姐姐不由分说,端起一盆水把我从头浇到脚,淋了个透心凉。


我哭着回了家,母亲赶紧给我换衣服,一边说:你姐姐小时候没人看,心里有阴影,情绪不稳,让着她算了吧。


对姐姐,母亲只是叹口气,轻声说:水凉,这样泼一身会感冒,以后别这样对妹妹了。


终生被困在“童车”里的姐姐:被溺爱喂大的孩子让母亲用生命买单

那时候上学都是自带凳子,而每次都是姐姐把家里最好的凳子带上。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也发了狂,抢先抢着那个好凳子,抱着不丢,姐姐上来踢我一脚,抢走了凳子,并威胁我:如果敢哭,到学校再揍你!


姐姐大我近6岁,我哪里敢再哭再抢,只能哽咽着、内心悲愤着上学去了。


姐姐第一次失恋的时候,心情不好,情绪特别不稳定,动不动跟父母大吵大叫,如同疯子一样,把自己的衣服用剪刀剪成碎片。母亲每次都流着泪,抱着她,怕她伤着自己。事后母亲每次忍着悲伤,再给她添置新衣服。


不上学之后,姐姐动不动因为一点事就离家出走,每次钱花完了回家,再赌气把自己关进屋里不吃饭,母亲会一遍遍的叫 她,有时候叫一两个小时终于叫开门,赶紧端着饭,把姐姐从床上搂起来,把饭喂到她嘴边。那时候,姐姐都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了。


终生被困在“童车”里的姐姐:被溺爱喂大的孩子让母亲用生命买单


在母亲的纵容和我们的忍让中,姐姐心里形成了坚不可破的观念:她受过苦,全家人就应该忍让她,让着她。家人的付出她也感觉理所应当,只知索取,从没想过回报。


03

家里人能忍她让她,别人可不会。


姐姐与家人之外的人交往时,只要别人对她表示一点点关心,她就沉沦进去,奉献出全部热情,两肋插刀,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送人家。所以无论她跟谁交往,都会有一段无限甜蜜的时光。


而姐姐也要求别人同等对待她,向别人无限索爱。


别人不可能事事顺着她的心意,一直满足她、认可她。一旦别人不顺着她的意思说话,或者她的要求被人拒绝,她就会不停质问对方对自己的情感,甚至会无理取闹。


别人怎可能无限制原谅她的胡闹?结果友情和爱情都变成了无限恨,友人和爱人翻脸成仇人。


终生被困在“童车”里的姐姐:被溺爱喂大的孩子让母亲用生命买单

姐姐上初三的时候,和一位叫小娜的女孩关系特别好。学校的日子比较单纯,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学习,可以勾肩搭背、说说笑笑的机会非常少,两个人倒也没发生太大矛盾,偶尔有一些小摩擦,小娜一笑了之,便过去了。


工作之后,两个人还经常联系,常常一起逛街吃饭,小娜还去过我家几次,是一位性情温和,比较安静的女孩,观之可亲。


可是一年之后,她俩就渐渐不再来往了。姐姐处事极端,动不动就抱怨某某对她不好,更抱怨家人,小娜时常开解她,有时候会指出姐姐做的不对的地方,这便等于触了姐姐的逆鳞,终于有一天她跟小娜吵了一架,就再不来往了。


后来姐姐又交过几个朋友,也如和小娜的交往一样,最后变成陌路。


更不用说姐姐的三次婚姻了。每次刚结婚都甜甜蜜蜜,新鲜期一过,男方不再把她捧到心尖上处处宠处处让的时候,她就开始各种“作”,各种闹,甚至大打出手,到最后“作”到让男方厌烦,双方变成仇人,婚姻走到尽头。


04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爱是一把双刃剑,对孩子的爱用得好了,会让孩子心里结出自信的果实;用得过头,会滋养孩子内心无止境的贪欲。被溺爱喂大的孩子,可能会让父母用悲剧,甚至生命买单。


我的母亲和姐姐就是最好的例证。母亲40多岁就患上高血压,每次姐姐吵闹时,母亲血压就飙升,达到200以上,却隐忍着不适,含泪安慰着姐姐。


母亲59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因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


其实我感觉姐姐童年经历确实给她留下了阴影,失去了安全感,让自己的心一直困在“童车”里出不来。


姐姐的“作”说到底,是缺乏安全感,希望别人时时刻刻关注她,爱着她,捧着她,说不得,骂不得,不能忍受一丁点委屈,生活中的一点小风小浪,都能把她的玻璃心,打击得破碎一地。


她应该是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如果当时能够及时治疗,再以正常孩子对待她,她可能就会走出记忆深处的阴影。但六七十年代,除了精神病这个词,谁知道抑郁症啊。


母亲只是下意识感觉姐姐有心理阴影,只是想着不要刺激姐姐激发这个阴影,便处处纵容。


终生被困在“童车”里的姐姐:被溺爱喂大的孩子让母亲用生命买单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母亲因为“爱”最终却害了姐姐,让她一生不幸,而母亲也早早离世。


愿天下父母特别是孩子有身体或者心理疾病的父母,能从姐姐这半生经历里有所感悟。


不管孩子健康与否,都不要溺爱,不要把孩子养成不会爱只会索取的巨婴。


作家李月亮曾说:被溺爱的孩子,他的幸福很可能仅限于童年。


你身边有没有像我姐姐这样被溺爱长大,成年后却不能幸福过日子的人?

对于身体或者心理缺失健康的孩子,你感觉该如何对待?


#情感#

#我要上微头条#

#我要上 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童车   溺爱   姐姐   母亲   孩子   都会   脑膜炎   凳子   买单   终生   阴影   小时候   情绪   家人   家里   父母   感觉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