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含泪讲述: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近日,Anne姐看了一期《奇葩说》,辩题是:伴侣在大城市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我要不要放下一切跟TA去?正反两方的激烈辩驳过程已忘得差不多,唯独被蔡康永含泪表达的一句总结陈词萦绕至今: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蔡康永在总结发言时说到:

“ 我被别人拿书过来叫我签名的时候,你知道最多人叫我写的三个字是什么字吗?他们叫我写做自己,我写了太多次做自己之后,我终于为这件事写了一本书。就是我一直在想,你们到底要怎么做自己

我觉得好多人在叫我写做自己的时候,他们觉得别人是地狱。那个别人不管是家人,是情侣,是同学还是同事,他们很容易对我们构成压力跟困扰。所以写下做自己三个字的时候,好像就觉得我自由了,我摆脱了别人。

可没有别人,你做不了自己的。人生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尽量的跟你所遇到的别人,取得互相成全的机会。”

蔡康永含泪讲述: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Anne姐真的很触动,它唤起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那些坚持做自己的过往:

学生时期,不玩游戏,不玩社团,不谈恋爱,宁可把自己活成个异类,也不愿与大多数同流;

工作上,领导难伺候,同事难相处,一身才华难以发挥,于是洒脱地写下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生活上,与伴侣斗嘴,三观不合,无力改变,只好分手快乐;

人际上,与好友闹矛盾,坚持自己没错,不愿低头,不见就不见;

过年了,不想回家面对家长里短的盘问,不愿被长辈拿来各种比较,就不回家,就一个人在空城游荡

······

这些场景多么的熟悉啊,这些当年的自己,也是那么的鲜活,他们都在傲娇地主张着“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时隔多年,再回想起当年的自己,你是笑了还是哭了?亲爱的,摆脱了那些令我们感到疼痛的人和事,你真的做好自己了吗?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1.

朋友小A是个独立自主,工作能力很强的人,却一直困惑于无法跟人建立亲密关系,她说曾看到朋友聚会中,一个女孩很亲昵地坐在闺蜜的腿上跟大伙聊天,闺蜜不但不反感还一脸愉悦,她感到很吃惊,因为她无法想象同性之间还可以这么亲密,她很羡慕那些感情比姐妹还好的闺蜜。反观自己,她说无论是同性朋友还是异性朋友,她不主动联系,也很少有人主动找她。

在大学时,室友之间帮忙买个饭打个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小A这,四年了愣是一次都没有,就算别人主动提出要帮她,她也会果断拒绝;

工作上,她从不叫苦叫累,即使任务艰巨都会咬牙硬扛,她很少找领导诉苦,也不会主动要求升职加薪;

生活上,她一人扛下了家庭的开支、孩子的学习教育,因为不想被老公吐槽,看婆婆脸色。

小A无疑是优秀的,也是独立的,她不想麻烦别人,也不想看人脸色。这么多年下来,她也没有什么深交的朋友,身边的同事朋友都觉得她这人不错,就是不太好接近。

职业发展还算顺利的小A,有一次遇到了不错的工作机会,面试一拍即合,即将跳槽成功的关口,收到了一个毁灭性的回复:你的背调不太好啊。一向自信的小A觉得不可思议,她以为自己工作拼命,待人友善,对团队包容鼓励,对组织协同配合,背调一定没问题。谁曾想,猎头顾问竟说出了一堆令小A匪夷所思的理由,前同事反馈说她冷漠、没有责任心、不会管理等等,小A异常讶异。

其实,她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她也一直渴望有好朋友、关系较好的同事,能在迷茫时提醒自己,能在失落时拉自己一把,没想到这次了解自己却是以这样的方式。

“大家不了解你,你又不喜欢主动来事儿,一心扎到自己的工作里,别人即使有什么建议,也不敢跟你提呀,没有盟友的拥护,你又如何能为自己开辟一方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说了,你们交情一般,别人也确实没有必要为你说好话呀,这次经历能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小A的领导告诉她。

小A伤心不已,半夜失眠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做人是不是真的很失败?因为性格的刚强,因为不想被贴标签,因为一直活在自我防御的圈子里,这些看起来坚强独立的人设,是不是反而让小A变得不讨喜了?

蔡康永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个圆,外面是别人,里面是自己,你能说我只要圆的里面,而不要圆的外面吗?如果圆的外面参差不齐,残破不堪,圆的里面又会好吗?

蔡康永含泪讲述: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2.

2020年的第一天,Anne姐参加了一场培训界的活动,活动上被一位侃侃而谈的女性吸引,她谈到她在勇敢踏出舒适圈,走进自由职业的这一年里,是如何做自己的。

她说,坚持做那些让我们感到快乐,真正热爱的事情是做自己,勇敢跳出舒适圈走入自由职业,也是做自己,而用积极、持续的行动去为当初“盲目的自信”负起责任更是做自己。

在世界500强公司工作了13年的她,终于在2018年鼓起勇气跳出了舒适圈,开始从事自己热爱的培训师职业,你以为她从此就开始旅行、带娃、讲课,自由做自己的人生了吗?然而并没有。

从离开公司的2018年7月,到2018年的12月,5个月的时间,她讲了52天的线下课,录了两门线上课,做了80多个咨询客户,为了抱团取暖,她组织了7场线下培训师的活动,还写了5万多字的公众号文章。

而在2019年,她讲了110天线下课程,开发了2个特训营,做了100多个个案咨询,写了20多万字的文章······8个月就已迈入年入百万的培训师行列。

这些光鲜的做自己背后,依靠的是平时大量积累的人脉圈和个人良好信誉雕琢而成的价值链,正是有了这么多别人的帮助,她才能不断发掘出更好的自己,正是不断与外界取得连接和互利,她才能不断获得更多的勇气去做自己。

有人说过,要自由的人,其实要担最大的责任,选别人少走的路的人,要背负最沉重的枷锁,因为从来就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

蔡康永含泪讲述: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3.

演员孙俪,出生于上海普通家庭,童年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中度过。12岁那年,父亲留下2000块钱和一纸离婚证,抛下孙俪和妈妈,扬长而去。

孙妈妈为了养家糊口,白天在商场做售货员,晚上去当清洁工,看着母亲每日的操劳与奔波,孙俪从小便知生活不易,人需自立。

蔡康永含泪讲述: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在没有遇到邓超之前,孙俪一直是一个不婚主义者,父母之间破碎的关系,让她一度丧失了爱的能力,这也导致她在娱乐圈几乎没什么朋友,她的演艺事业也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遇到邓超,孙俪的心结慢慢被打开。孙俪曾说: “ 我从来不惧晚婚,却有预感不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 终于在他们相恋的第十年,2010年2月8日,他们因为爱情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当孙俪的人生越来越圆满时,她的父亲和继母双双下岗,带着他们的女儿,经营着一家杂货铺维持生计。孙俪说,曾经很多次我偷偷去看我父亲,想看到他们一家生活落魄的样子,觉得这样才是对父亲当初的抛弃最好的报复。

后来,继母重病,妹妹没有钱读大学,父亲来找孙俪借钱,孙俪不愿意借。家里人都在劝她,说毕竟是你的父亲,邓超也说,不要在未来后悔自己没有原谅他。但是让孙俪真正原谅父亲的,还是母亲的一句话,母亲说:“ 你的父亲把你给了我,我就可以原谅他所有的错。” 征求了母亲的同意后,孙俪选择了和解,她帮父亲和继母走出了困境,也让自己的妹妹去上了学。至此,她一直和父亲一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蔡康永含泪讲述: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与过去和解后,孙俪的事业也迎来了春天,《甄嬛传》《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一部部经典好剧的推出,把她推上了事业的巅峰。

孙俪说,过去的那些痕迹我们无法抹去,当你想要真正的活出自我时,就应该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哪怕这过程使你痛苦万分,只有做到这一点,你的明天才会真正的到来。

蔡康永说,真正的做自己,是既能和他人相辅相成,也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归属。


做自己是一条漫长的征途,是人生持续自我创造的过程,如果你喜欢这个话题,就点个赞吧。Anne姐后续可以继续跟大家分享,我们到底要如何做自己。


蔡康永含泪讲述:没有别人,我们做不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继母   自由职业   舒适   同事   主动   父亲   母亲   过程   事业   领导   关系   自由   人生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