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成长系列之三:学会时间管理

孩子养成正确归因习惯,不再自我设限;遇到复杂的事情或困难的任务自己能通过分解任务达成目标,这些对孩子非常重要。但现在的孩子跟我们这些六零后或七零后的家长童年相比,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将来面临的挑战也更大,高效做事变得尤为重要,而高效做事的前提之一是有序的时间管理,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有序规划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并高效完成任务,这对她后续的学习,应对未来挑战都很重要。

在我女儿4岁以后,就给她配了手表,我们让她自己下去玩时,事先约定好回家的时间,她基本上都会在约定时间回来。记得有一次她气喘吁吁跑回家,一进门就跟我道歉因为她超时5分钟。培养守时习惯的同时,我们还引导孩子制定长短计划,以月为单位列出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再分解成每周和每天。孩子完成任务后,我和孩子妈妈不再给她安排额外的任务,她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实际上,我女儿时间管理习惯的养成更多要归功于她的小学和小学教她的老师们。她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校让孩子准备一个《家长联系本》,要求孩子在本上记下当天的作业和第二天要带的东西,老师指导孩子在每项作业完成后打勾,自查无误后在后面再画一个确认对勾。这个方法特别有效,完成和未完成的一目了然。我们也用这个方法,指导孩子安排小长假和寒暑假任务,孩子画一张表,计划每天要干什么(如读几页书,做几道或几页假期作业,练琴等等),完成了就在相应的地方做好记号。如果孩子假期作业有需要家长协助的部分,我们会让孩子把这部分作业放在假期前段,第一时间和孩子一起完成,给孩子做好榜样。

据我了解,很多家长在孩子时间管理上存在一些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太小,根本不会定计划,有的家长不理解学校的要求,没有让孩子按学校要求做,而是家长包办代替。从我女儿和我们了解的孩子情况来看,其实小孩子无论年龄多小,只要适当引导,并按学校老师要求做,孩子能很早养成很多好习惯,如时间管理习惯。虽然孩子最初制定的计划看上去很幼稚,但只要她肯去做,家长要及时肯定和鼓励。

另外在孩子制定计划时,不必太在意细节,要充分尊重孩子。只要大方向孩子和家长一致,几个关键点(里程碑)大家彼此认同即可,不要太在意形式,有的孩子比较细,会把具体细节都体现在纸面上,同时看着纸上一个一个任务完成的标记很有成就感、很开心;有的孩子比较粗,只是保证几个大的节点按时完成就满意了,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纸面工作上。不管计划在纸上还是心里,只要有就可以,没有绝对的优与劣。

遇到阶段任务太多,要引导孩子排优先级,学会取舍。例如我女儿在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后就放下学校所有功课,全身心准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而高一阶段她同时兼顾学校功课和竞赛,而且优先完成学校功课。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不同阶段优先级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家长要掌握好原则:即孩子身心健康第一。如果孩子能安排好自己课业,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得太满,要留给孩子更多自主分配、自由安排的时间。另外孩子自律程度不同,家长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自律的孩子家长要适当给孩子减减压,把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往前提;对于不太自律的孩子需要将学习任务前置,督促检查的次数可以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孩子   时间   纸面   作业   高效   优先级   功课   假期   家长   女儿   事情   习惯   阶段   计划   学校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