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成长系列之六:做好家校共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龄前孩子习惯和品格培养是家长的职责所在,孩子上学后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课业学习也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和孩子妈妈自从她上小学起一直跟孩子强调老师不容易,除了父母,老师是唯一不求回报对她好的人,所以必须尊重老师。在孩子面前,不断强调教她老师的专业和敬业以及对她的进步起的巨大作用,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尊重和信任老师。其实按照我孩子成长的经验,我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只有家长积极配合好学校,实现家校合作,达成家校共育,孩子才能取得学业进步,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自小学起就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她跟老师的关系非常好,回顾她的12年求学过程,只有三次她对老师的做法有点看法,不是很认同。一次是小学二年级时她回来特别气愤地说跟我老师不公平:同样都是说话,但老师不批评班长,只批评她和另外一个同学。我和孩子妈妈问了她事情的经过,分析了老师没有批评班长最可能的原因:“你个高很显眼,又坐在正中间,老师自然会先注意到你和你的同桌在说话,而班长个子矮,而且坐的位置老师不容易看到,老师没有看到班长说话,自然就不会批评她,老师对待违法纪律的同学一定会一视同仁,怎么会不公平呢?”她听了我们的分析觉得有道理就放下了,而且我们还举了几个老师非常关心她的例子。另外一次她刚上高中时,因为有竞赛课程,她自主支配的时间大幅度缩水,她特别不适应,对竞赛作业量有微词。跟上次一样我们一起客观分析竞赛教练这样留作业的合理性,她很快适应而且对于学会了应对这些又难量又大的竞赛作业,我至今仍记得我们再次交流这件事时她的回答:“嗨,没什么,反正竞赛题做4个小时做不完,做一个小时也做不完,反正都做不完……”最后一次是高二期末后我接她放学,她说被教练处罚了,原因是她和几个同伴去听了两科期末试卷讲评课,教练事先要求他们要全身心投入竞赛备赛,其他学科课不要去听了。我其实当时听了心里一惊,也挺心疼,我担心地问她对这件事的态度,谁知她却轻描淡写地说,其实我们都了解我们教练了,没什么事,他也是为了我们好,挨训听着就行了。

家长如果在孩子对老师有想法时,客观分析原因,而且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分析,说服孩子老师这么做的原因,孩子就不会对老师有太大偏见。作为成年人,我们非常清楚人无完人,老师也是普通人,再公平的老师也有自己的喜好,老师也有脾气,尤其是老师工作压力家庭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更应该去体谅理解老师。而孩子尤其年龄小时,她很难像家长那样理解老师的不易,就需要家长引导,有时候甚至要违心地去维护老师,一旦孩子对老师有意见会极大影响孩子的成绩和她在学校的幸福度。我们理性地想一下,孩子上学后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如果家长不信任老师,对老师妄加评论,那孩子绝对不会尊重老师,喜欢这个老师,在课堂上和课下作业她的投入和认真程度会大打折扣。作为家长,我们很难选择老师,但我们可以影响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在孩子面前我们要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威信,同时也不要造成孩子和老师的对立。比如孩子对老师的一些要求有质疑时,家长不要说“我也觉得老师的要求不合理,别听老师的。”也不要说:“老师说什么你就必须做什么,不合理也要做。”

家长可以婉转一些,说:“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老师为什么这样要求,但他应该有他的道理,对我们来讲的确有点苛刻,但从全班的角度看也许不得不这样,换了我们可能也会这样要求。”

家长会后,对于孩子表现不太好的学科,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说:“老师说了,如果你能在这方面投入多一些,成绩提升会更快。老师觉得你的潜力很大,对你特别有信心。”这样一来拉近孩子和老师的距离,孩子也会越来越喜欢老师。如果孩子喜欢信任老师,遇到孩子青春期叛逆,亲子沟通出现障碍时,我们可以求助于老师跟孩子沟通,疏解孩子的困惑,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在老师面前家长不要一味着为孩子开脱或质疑老师的做法,老师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家长不配合的话,老师的负责和付出没有回报,老师有可能会选择放弃,这对孩子成长进步特别不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孩子   作业   青春期   不合理   班长   教练   批评   面前   家长   说话   原因   老师   小时   学校   喜欢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