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咸菜和文化》

别看汪老是大家,写烟火气息浓郁的小品文依然乐此不疲。比如此篇《咸菜和文化》,把咸菜上升到文化,汪老不简单。

咸菜是穷人的菜,和盐有关系。所以,也是当家菜。

咸菜的花样就非常多,全国各地没有咸菜的地方太少,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

但趋势是越往北越咸,越往东越鲜。

北京的咸菜都是酱菜,用面酱腌制时令蔬菜,比如萝卜、蒜等根部发达的蔬菜。

四川榨菜也很有名,用的就是当地的榨菜,也是一种根部发达的当地蔬菜。

吉林当然是朝鲜辣白菜,海鲜、水果对大白菜进行处理,比较有意思。

东北还有芥菜疙瘩,一种辛辣的蔬菜,但腌制后完全改变了特性。

蒜茄子也是很奇怪的咸菜,茄子蒸制后不好吃,但经过蒜泥和盐的几天接触,就会变成一冬的美味。

上海的咸菜以绿色蔬菜和豆类为主,尤其是蚕豆,新鲜蚕豆五香泡制后,下酒最佳。

去的地方多,尝到的咸菜就多。

汪老是美食大家,咸菜自然尝得不少。

本文说了很多地方的咸菜,但基本没谈文化,也许文化都蕴含在咸、鲜之中吧。

咸菜来自酱、盐,这些在古代都不是那么好获得的。

但有一点,中国是五谷的故乡,对豆类的喜爱,让中国人制造了酱、酱油、豆腐等食品。

咸菜就是豆类的衍生品,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回到文章最后,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实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这一点,咸菜能做到。

读汪曾祺《咸菜和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咸菜   小品文   芥菜   朝鲜   蒜泥   文化   蚕豆   酱菜   这一点   榨菜   根部   豆类   茄子   蔬菜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