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让我不再紧盯孩子身上的缺点


这句话,让我不再紧盯孩子身上的缺点

文|吕静贤

这句话,让我从满心焦虑的母亲一下变得信心满满

01

前段时间,我总是为大宝动不动就大吼大叫烦恼不已。稍稍不顺他意,他就大声吼起来。楼上楼下都可以听得到。我总是忍不住说他:“你能不能别总是大吵大闹啊?”可是不论我怎么说,大宝就是一点改变的迹象也没有。为此我也总是很苦恼。

但另一方面,大宝又总是给我惊喜:有一次,他和弟弟自己在家,我赶着上班。当我下班匆匆赶回家时,却听弟弟说哥哥帮他擦屁股了。我以为小宝乱说,问大宝,大宝说:“是的,弟弟刚刚拉屎了,我帮他擦的屁股,帮他倒的屎。”我看看便盆,便盆干干净净。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大宝几次。虽然看着大宝肯定的样子,但还是不敢相信。因为便盆干干净净,一点痕迹也没有。后面也半信半疑,直到后来看到大宝又做过几次这样的事,才完全相信。那时大宝才七岁半多一点。

所以我也经常很矛盾,有时为大宝好的表现很欣慰、很开心,有时又为大宝身上的各种毛病头痛不已。而更多的时候,则总是为他的不好表现而苦恼。

直到那一天,我看到一句话,心才彻底放松下来。

那句话就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这句话让我一下豁然开朗。

02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确实如此。就如我们成人,也是没有十全十美。

所以,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去苛求孩子做到呢?

而且,世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这是世间万物基本的规律。

可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这句话提醒了我,也让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为一个不可能、虚幻的目标而烦恼。

这不可能、虚幻的目标,不仅让自己常常处在烦恼、焦虑之中,也影响到了孩子。

像我总是盯着孩子身上的毛病,总是给他所谓的提醒,其实在另一方面也加固了他的毛病。

因为我的这些提醒,只是对他指责,而并没有给他什么实质、有用的建议,说了也等于没说。而另一方面,这些频频而没用的指责,又不断地给他暗示:我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一味地关注孩子的缺点,并没有什么用,甚至还会加深孩子这方面的缺点。

这句话,让我不再紧盯孩子身上的缺点

让孩子变好的最有效方法

03

我想,让孩子变好的最有用、有效做法,那就是多去关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像大宝,自从我意外地发现他很能干活那一次开始,这半年来基本上每天都有惊喜:

看到弟弟在尿盆拉了尿,不管当时正在做什么,也马上过去帮弟弟倒尿、洗尿盆;

天天负责收全家人的衣服,并叠好放进衣柜(当然这个我也给他报酬,目的是培养、锻炼他的做家务意识和能力)。原来我总担心他收不好衣服,也怕挂衣服的铁架子砸到他。但是自从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之后,发现他做得非常好,每天收下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每个人的衣柜里。特别是我在上班时天气突变刮风、下雨,他在家就会马上把衣服收下来。帮我解决了许多问题。而且收衣服这件事,说大也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就是每天都要做,遇到衣服多的时候,收、叠都要花不少时间。对于一下班就围着孩子、家务转的我们,收、叠衣服这块有人搞惦,真的轻松不少。

而且,我也发现他似乎越来越喜欢做家务了。

平时吃完早餐,看到我忙会自己主动洗碗筷。有几次,因为我上班赶时间,洗所有碗筷的任务都交给了他。

还有一次因为我中午搞得比较晚,吃完饭就没洗碗,想下午下班回来再洗。结果下午老公回来得早,看到我没洗碗说了我,这时旁边的大宝插嘴道:“妈妈,你干嘛不跟我说?要我帮你洗呢?”大宝的这句话让我感到很欣慰。

04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有这样一段话:

事实上,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很少因自身的天赋和好奇心而产生,更多来自小时候得到的认同。孩子受到老师的鼓励,所以喜欢上老师教的科目;孩子得到教练的激励,因此喜欢上教练指导的运动项目。这份激情有时可以维持他的一生。

父母、老师和教练认可孩子的价值,这是大人对孩子最积极的影响力。大人很容易就忘了自己童年时对认同的渴望,其实现在的孩子同样需要。

我想,这半年来大宝干活积极性的建立和不断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也是我们父母的认同所致。大宝每次主动干活,我和他爸都会认真夸他,由衷地赞扬他。尤其是我,内心充满自豪。我想,这些大宝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推动自己继续做得更好。

而且这也启发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优点比关注他的缺点有益,也有效得多。

这句话,让我不再紧盯孩子身上的缺点

前者,鼓励他也引导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去积极地完善,从而做得更好;

后者,不停地批评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也给他喑示:我就是那么差,那么多缺点。从而容易破罐子破摔,放弃成长和改变。

《思考致富》里也说:

批评应该被视为一种犯罪(实际上,它是性质最恶劣的一种犯罪),因为每个父母都通过毫无必要的批评,在孩子的头脑中树立了自卑情结。

善于个性化管理的老板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靠的不是批评,而是提出富有见地的建议。父母对孩子若采用这种方法,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批评会在人的心灵注入恐惧或怨恨,但却不能建立爱或关怀。

所以对待孩子身上现有的毛病和问题,最好的方式不是指责,而是给他提出有用的、有帮助的建议。并相信他能做好来。这样孩子也自然愿意并有信心去改正。

----这其实就是不关注孩子的缺点,而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优点上,相信孩子。

而且,当我开始关注孩子优点,而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他缺点上之后,我的心态和心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惊喜,甚至有时也很感动。虽然大宝的缺点还在,有时也会让我很烦,但我已不再把目光紧盯着它了。焦虑也因此少了很多。因为我知孩子尽管有那么多缺点,但他优点也不少啊。

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看孩子的眼光开始

05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芝加哥学校系统内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研究。教育学研究人员抽取一组教师协助研究,这些教师被告知他们因为教学能力出类拔萃而被选取,他们还被告知只有天才儿童才能在他们的课堂里听讲。而且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这是个试验。

正如研究人员期望的一样,教师们汇报说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好,他们还说与孩子们待在一起非常愉快,并表示希望能一直教这些孩子。

这个调查其实有一个环节是不为人知的,那就是老师们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非凡的教学能力,他们只是被随机选取的。当然,孩子们也是随机选取的,而不是因为他们有某种天赋。因为期望值很高,表现也就不俗。也就是说,孩子和老师都被认为是既聪明又优秀的,所以他们就会表现得非常优秀。

作者得出结论: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对孩子的看法能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生活。换句话说,如果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天赋,就能帮助他们变得更聪明;如果你认为孩子会富有,就能帮他们变得更富有。假如你能让孩子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他们就更有可能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他们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出色地发挥出来。

这句话,让我不再紧盯孩子身上的缺点

作者对父母提议道:

这正是你首先要对孩子进行的教育,也是我说“给孩子力量——在给他金钱之前”的原因。帮助他们发展强有力的自我认知,就是在帮助他们成为富孩子和聪明孩子。假如他们没有这份自我认知能力,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教育和金钱都帮不了他们。拥有了自我认知能力,变得更聪明和更富有将会非常容易。

06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这句话提醒了我:每个孩子都一样,哪怕再优秀的孩子,都是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不同的是我们为人父母者,看孩子的角度,和由此产生的对他的评价。

这看法和评价,也成了孩子来到世上,最初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这自己对自己最初的认知和评价,很大程度上会陪伴孩子一生。

所以父母对待孩子,应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优点。

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但当我们看到,并经常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做的好的地方时,我们的心态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孩子都会感觉得到,并鼓励他去做得更好。这时改变和良性循环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孩子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常年被批评的孩子毛病越来越多,表现越来越差,几乎无可救药;

经常被表扬、肯定的孩子,越来越自信,表现也越来越好。最后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自信和优秀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多去发现、看见孩子的优点,多去鼓励和赞扬他吧。

因为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关键在于身为父母的我们,怎么看他,和看到他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便盆   缺点   尿盆   身上   孩子   认知   毛病   优点   弟弟   批评   父母   衣服   评价   能力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