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对写作感到无望时,它来了……

4月份,我报了一个写作课程,坚持了两个月的学习后,开始了写作、投稿的历程。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仅仅过稿一次,而且没有稿费,这让我有些气馁了。


本打算的是以后每个月能通过投稿挣到几百元的生活费,在年底达到每月一千元的目标,现在看起来,有些无法实现了。


于是,我写作的激情开始渐退,不再每天追着听课,写东西,求关注。


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放慢了紧追的步伐,也想放下写作的梦想了。


这时,我收到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

尝试打开看,卢曼先生的卡片盒让他有了那么大了的成就,这让我有了好奇,于是迫不及待地看完整本书。


虽然断断续续地用了我一整天的时间,但是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我觉得付出的这些时间,值了。


首先,卡片笔记,这种简单的积累素材的方法,让我对写作,又有了信心。


自从学习写作以来,老师们一直在强调积累写作素材,而我在尝试写作的期间,也总是因缺乏案例故事和名人名言而导致文章不够有深度。


发现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但却迟迟没有行动,仅仅是在看到感到有用的文字时,截图保存在手机里,可是因为没有后期整理归纳,于是在写作时,仍然无法找到适合的素材。


而本书中卢曼先生的卡片盒,让我眼前一亮,这样简单整理的归纳法,如果坚持使用,就会让我拥有丰富的素材库。


并且,在卡片背面的注明,也许能让我用同一个素材去证明几个方面的理论。


那么,这样长期积累下来,我将会拥有无穷的资源,又怎么会为缺乏素材发愁呢?


其次,书中说到的闪念笔记,让我有了灵光乍现的感觉。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聊天时,或者在看一些文章以及听一些课程时,我都会突然冒出很多想法和一些想探索的问题。


但是,因为没有及时地记下来,而导致过后就忘了,甚至有时,虽然随手记下来了,但是没有整理到一个固定的地方,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想想,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念头,不就是所谓的闪念吗?如果能把它们都整理成笔记,又何愁没有要写的主题呢?


如果把这些主题和卡片盒里相关的素材放到一起,不就是一篇文章的草稿吗?


想到这里,我震惊了。


最后一个让我触动的地方是,我们看到的、学到的所有东西,不是为了记住,更没必要去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而应该去理解,去运用。


所有的“学”,都是为了“习”。


就像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但我们现在的现状是,学,就是知识的填充,仅仅为了知道和拥有,甚至很多时候为了炫耀。


而没有在理解后,运用到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没有让那些丰富的知识,在自己的脑子中发酵,裂变,引发新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思维。


故而,仅仅只是填塞知识,所以无聊,无趣,进而导致痛苦了。


也许这就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来历了。


其实,唯有接触、吸收,再触发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新的思考,形成不同的理念,才是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也才会发现学习的乐趣。


而孔老夫子的“不亦乐乎”中的快乐,也就在于这些创造和发现新理念的趣味了。


一本《卡片笔记写作法》,不仅仅是讲述了写作的技巧,更是传达了一种人生理念——磨刀不误砍柴工。


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无用的、或者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却往往是一些事情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伴随人一生的学习,本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情,却让大多数人存在望而生畏的感觉。


一本介绍写作的书,仔细阅读,认真思考,你会发现,它在教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我对写作感到无望时,它来了……

或许,这本书就是你人生的转折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卡片盒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孔子   归纳法   闪念   作法   卡片   素材   想法   理念   东西   简单   时间   笔记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