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成绩差?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片头】

大家好,我是文苑阁ni。第一次见面,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课程引入】

你是不是正在烦恼:孩子的学习成绩差,我该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我很着急。为什么别人家孩子不需要家长催促,就自觉地把作业做完做好了呢?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再三催促,还是磨磨蹭蹭不肯学习呢?

· 我家女儿平时做作业,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找笔,一会拿书,学习成绩也是班级垫底的,不爱学习该怎么办啊?

· 我家孩子其实很聪明的,就是因为太懒,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不愿意学,所以成绩才会上不去。

· 我家儿子在班上一直是中下游,数学成绩从来没及格过,英语更别说,单词记不住几个,语文还能靠凑字数得点分!每天辅导他写作业是我最煎熬的时候,拖拖拉拉做几个小时,一点都不专心,我都是强忍着,实在忍不住了,我就吼他。

你是否遇到过上面的这些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变成“我要学”。

【课程主体】

一、孩子不爱学习,你必须了解的3个问题

1.对孩子要求过高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孩子刚一放学回家,你就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写完了作业,你又要求预习明天的课程。开始几天,孩子还很“听话”,但是随着催促次数的增加,对孩子的要求又高,孩子开始不耐烦,并产生了逆反心理,以至于做任何关于学习的事情,都会抗拒,没有动力。

由于做作业和要求过高,不是孩子自发地想要做的,所以时间久了、刺激过度,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是产生了“超限效应”,这样,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2.太执着于成绩

孩子成长过程中,很自然地会产生好奇心。例如,对自然、对科学的未知,总能激起孩子的新鲜感和感知、体验的愿望,包括在学校学习的各种科目,都是孩子与生俱来想要去探索的。

但是你总是执着于成绩,为了提高分数,你经常会采用奖励或惩罚等行为来引导孩子的 学习。

比如,孩子进步了十名,你奖励他10元钱。以后只要进步他就要求奖励,一旦不奖励了,他就不想努力了。孩子的兴趣点不经意地由“好奇心”转移到了“父母的奖励”上。惩罚的道理同样,孩子为了避免惩罚而去学习,慢慢地对自然、对科学的、对未知的世界的探索失去了兴趣,把兴趣点转移到“父母的认可”上了。这样,孩子本来的天然的“好奇心”逐渐消失,一步一步地你在扼杀着孩子的好奇心。

3.经常打击孩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做法呢?你想通过“夸奖其他孩子”的办法,来激励自己孩子学习的上进心。本来你是想拿自家孩子和“优秀的孩子”进行比较,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孩子制定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可是你的良苦用心,却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和沮丧,让孩子错误地认为优秀和上进离自己很遥远。

很多家长奉行“挫折式”教育,认为只有不断的打击,孩子才能成才。其实这样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即使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也无法改变这是在伤害孩子的事实。

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内驱力”, 来自于孩子的内心,简单地来说,就是孩子能够自发地去做某件事。因为孩子内心对这件事非常喜欢,就有了行动的激励和积极暗示,就推动着他努力追求设定的目标。

《父母的语言》中说,决定孩子成绩好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心,而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途径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那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变成“我要学”呢?

要想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请来做到以下四点,它可以帮助你轻松的改善孩子的学习态度。

1.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父母要把选择权还给孩子,清楚地告诉孩子人生是他自己的,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拥有了“掌控自己人生”的意识,孩子就会产生“内驱力”。

比如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催促孩子快点写,催促的次数多了,孩子会逆反或麻木,反而更加得磨蹭和拖拉。如果孩子回家后,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与玩耍时间,哪怕安排的不妥当,也给他自主安排的机会,这样他才能够有做事的主动性,做起作业来自然就快了。

当然,睡觉前孩子无论做完与否,都要带着孩子复盘,也就是要带着孩子反思和总结。

2.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比如,让孩子做了五道题,孩子做对了三个。如果我们强调的是,有两道题没做对,那就是在增加孩子的挫败感。相反,如果强调的是,孩子你真厉害,你都做对了三个,那就是在强调孩子的成就感。强调了成就感,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就可能让孩子产生再学习的愿望。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没有愉快的体验,总是被批判,总是被否定,那他还愿意学习吗?


你可能会问,那剩下的两道题就不管了吗?当然不是,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第三点。

3.共情孩子的失败

复盘时,孩子做的不好或不到位的地方,不要数落和指责他,但也不要忽略或不管。

首先,要共情孩子的失败。因为孩子自己没有做好,内心深处也是不开心的,无论表面上他表现的是什么样子。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尽力了,你又要动笔,又要动脑子,好辛苦啊!但是,你管住了自己,你专心地去写,你长大了,有责任心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孩子虽然失败却没有受到指责和惩罚时,他会有勇气和信心重新站立起来。你发现了吗?这样做,你就是在肯定孩子的自主性,也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要引导孩子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做。你要慢慢地引导孩子把目标拆分为几个小目标,一个阶段完成一个知识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完成。

4.培养孩子的胜任感

孩子做错了的题,你绝不能代劳,也不能放任和溺爱孩子。因为代劳、放任和溺爱会折断孩子用力飞翔的翅膀。针对两个错题,你也不能说:“这么简单,你都不会,笨死了。”这是在强化孩子不行、做不到的负面感受。


我们可以试着说:“这些题是有些难度,我们一块来研究一下吧。”这是跟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打败难题。在你的帮助下,一旦孩子做了出来,我们就一定要把握时机,及时地鼓励和肯定孩子,培养出孩子的胜任感。

什么是胜任感呢?也就是我觉得我会成功,我愿意为此不断地尝试。攻克了难题之后,成就感会激发起孩子的胜任感。孩子做得对的地方,我们要用描述式的鼓励,不要单纯地夸奖你很棒,你很厉害,而要说过程说变化。例如,你可以说:“你第二次所作比第一次简便、条理,计算上很准确……”这虽然是小事,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而不为!肯定和夸奖孩子,就给了孩子成功的希望,给孩子敢于尝试的胆量和信心,也就会激发出胜任感。

【本期小结】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课程。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父母要求做到三不要和四要。

为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父母要力求做到三不要。不要要求太高,不要执着于成绩,不要经常打击孩子。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在这三个方面引起重视,力求避免。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方法有四点,要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要共情孩子的失败,要培养孩子的胜任感。想要孩子拥有“内驱力”,离不开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指正,相信通过父母爱父爱的滋养,孩子一定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一场爬山或升级之旅,需要自身不断地学习和修炼。多根据课程中提供的方法,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把欣赏和鼓励转向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上,尽最大努力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相信你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我是文苑阁ni,期待下一期再次遇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孩子   逆反心理   作业   溺爱   文苑   自信心   好奇心   成就感   执着   也就是   主动   父母   成绩   努力   目标   课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