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与“贵子”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很多人担忧所谓的阶级固化问题,感喟什么“如今,寒门难出贵子”。我们不由得审视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寒门”,人生起点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如何唤醒孩子的目标感,激活孩子的进取心和塑造孩子的好品德,进而长成“贵子”呢?

“寒门”与“贵子”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或许,“寒门”与“贵子”之间看似横亘着“一堵墙”,但只要拥有这样“三把钥匙”,也会打通“寒门”与“贵子”的屏障,进而修德进业、登堂入室,成为人生的赢家——

第一把“钥匙”: 寒门与“贵子”之间,或许只差一双知书达礼、积极上进的父母。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以奋迅而成鲁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菜根谭》道出了这样一个现实: 青春年少常常轻狂,难免有浮躁之气,尤其是“寒门”,迫于家庭生计的压力,家长总难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相对较多,往往这样的孩子疏于管理,而以叛逆者居多,毅力和专注力不够,因心浮气躁而纪律性差;再者,家长的“衰惰之气”是可怕的,不能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辛苦恣睢”地麻木地活着,要看到家族的希望和未来的幸福,切实担负起家长的监护责任,家长成长课程中最核心的一环就是家长的“监护专业性”,创建良好的家风,让孩子贫寒的环境中,心灵富足,真正学会做人,以品格力预约未来的幸福。

“寒门”与“贵子”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把“钥匙”: 寒门与“贵子”之间,或许只差一位睿智尽责、严慈相济的老师。教师的职责在于: 始终给予这些家境不好、甚至生存状况十分不如意的孩子以向前的希望、向上的力量和向善的执着。“教育的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差的变好,好的更好,直至最好”,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通过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师生“彼此崇拜的个体”。美国有位名叫Jsime Ecalante 的老师,顶着不公平的制度,成功地把400多个“学渣”送进美国顶级名校,人称“拿着菜刀进教室”的老师,自然我们不能采取如此激进的方式,但即便是“霹雳手段”,也是“菩萨心肠”,我们要拥有成就每一个孩子成为最美自己的高远情怀,做到“不放弃、不抛弃、不嫌弃”每一个学生。

“寒门”与“贵子”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把“钥匙” : 寒门与“贵子”之间,或许只差一份高远的情怀与格局。学生是否有“贵气”,在于是否拥有精神意志力。情怀,是一个人一生是否有人格温度、有灵魂高度的前提,这是一个人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走远。格局,就是人生动力,即便当下再不如意,只要拥有目标力,便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的内驱力。

相信他人,这是一种情怀;相信未来,这是一种信念。让我们相信“相信”,给教育一份定力与期许,给孩子一份激情与美好。大家怎么认为呢?

作者:谭金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寒门   贵子   菜根谭   持重   师生   情怀   钥匙   家长   来源   老师   未来   孩子   人生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