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滴滴真凶”的教育方法

近日,又一个如花的生命凋谢在滴滴顺风车上,似锦的前程戛然而止,令人扼腕叹息。对相关单位与人员一系列的问责与追责在所难免,杀人者也要为自己愚蠢与丑恶的行为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一个问题更迫在眉睫——人性之恶,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地释放?换言之,如何有效遏制诸如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治疗“滴滴真凶”的教育方法

严打之类,固然奏效一时。长效机制亟待建立,关键是人们心灵深处的秩序感和对生命的敬畏心,这一切,需要“教育药方”。

首先,更多的留守儿童需要陪伴、呵护与关爱。包括这次行凶的滴滴司机在内,最近几起恶性事件的施暴方,竟然不约而同竟然都曾是留守儿童!缺少关注、关爱和关怀,人性之恶就会潜滋暗长。留守儿童接受的要么是祖辈溺爱式的所谓“呵护”,要么就是放任自流式“疯长”——生命失去了真爱阳光的照耀,谈何健康成长?由于长期缺少有效沟通,留守儿童情商和逆商等问题突出。一旦社会情感力和情绪失控力长期淡化,就会为局面失控和恶性事件的突然爆发埋下了人生伏笔。

治疗“滴滴真凶”的教育方法

有鉴于此,笔者呼吁三点: 社会要强制立法,对随便把监护权“丢给”祖父母的家长,要进行法律制裁;教育为人父母者要增强监管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能因为一时挣钱之需,而不能切实履行对子女的责无旁贷的监护义务;社会对进城务工子女要加强“教育配套”,切实免除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对于农民工子女,社会是否义不容辞地积极接纳,“城里居民”要正视农民工对城市的巨大贡献,而不是个别人片面地认为农民工的孩子挤占城市的教育资源。

再者,要关注生命教育,让人学会即便是在艰难困苦的黑暗中,在备受挫折的“夜色”里,也要闪射出自己的生命之光。人性的光辉,不会因为所谓的个人处境艰辛而泯灭。开设生命课程,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推己及人,善待人别的生命,这一方面尽可能降低日益增长的自杀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促使世道人心走向安定与和谐,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治疗“滴滴真凶”的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个体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之基。首先,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要进行缜密设计,再者,要严格落实各学校至少配置一名专职心理教师的硬性规定,并且,要完善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机制,辅以跟踪指导和科学的评价及测评。心理健康也要有检测量表,要像体检一样,定期摸排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排除心理潜在问题,适时介入和有效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潜滋暗长   世道人心   如花   推己及人   真凶   农民工   心理健康   切实   子女   人性   和谐   事件   生命   儿童   心理   方法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