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有问题闭口不言,因为怕给老师找麻烦,这种隐忍你赞成吗?

发现孩子有问题闭口不言,因为怕给老师找麻烦,这种隐忍你赞成吗?

刚刚结束的新教育年会主题是家校合作,之前也有许多各界代表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实每一位家长心里都明白,家校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和学校老师沟通。

经调查,有这几类情况。

  • 贿赂型

  • 斥责型

  • 抱怨型

  • 尊重型

由于害怕老师不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便利用各种方式贿赂老师。这类家长主要生活在城市,本身家庭经济条件就好。请吃饭、送购物卡、节假日送礼物、交电话费等等,甚至还有给老师交首付的。

各有所好吧,作为家长我不会这么做。这么做的家长,首先是对自己的孩子没信心。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老师的好感,同时也把自己的恐惧传递给了孩子。还有另一种可能,这种家长这样做不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而是极不尊重。推测下,收了贿赂的老师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如何?一落千丈。尤其是给老师交首付的家长,在老师跟前该是怎样的颐指气使?这样的家校关系怎能培育出人格健康的孩子?(当然,这样的老师也不敢恭维,或者可以说不值得尊重。索贿的害群之马也不是没有。)

发现孩子有问题闭口不言,因为怕给老师找麻烦,这种隐忍你赞成吗?

斥责型的家长,往往把问题全都归罪于老师,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责任。最常见的就是学习成绩问题。自己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老师不会教。他们只用自己孩子的一次成绩就可以断定老师能力的高下,甚至只问孩子一两次:你上课听得懂老师讲课吗?孩子如果说听不懂,他们就可以闹到学校要求换老师。他们不知道调查一下,自己孩子的听课习惯,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基础怎样,就这样怒气满天直奔教室。

这样的家长完全没把老师放在眼里,有经验的老师一般不会和他们正面冲突,会心平气和的听他们发泄完,然后做出合理解释。好点的家长听完后会点头称是,这也算是一次有效沟通。如果是因为孩子听讲不专心,那是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就需要家校联合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是蛮不讲理的家长,即使自己没理嘴上也不会服输,更不会听从老师的建议了。如果正好是年轻的老师,这一闹对老师的情绪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家长当然更没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心里,他们往往当着孩子的面骂老师,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发现孩子有问题闭口不言,因为怕给老师找麻烦,这种隐忍你赞成吗?

为了区别于斥责,我们的讨论范围特定为背后抱怨型。虽说斥责型家长很令人不快,如果沟通好了也可以有效。但抱怨型的家长,就纯属消极了。背后抱怨不但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任何问题,而且无形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当然也会破坏老师的名誉。对谁都不好,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因为他们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并不是想从真正解决问题。或许他们没想到这样一抱怨,孩子遇到问题也只会抱怨。

发现孩子有问题闭口不言,因为怕给老师找麻烦,这种隐忍你赞成吗?

在此,想主要谈一类——隐忍型。孩子遇到问题,家长认为没必要给老师添麻烦,就闭口不言。例如,同伴之间互相打闹造成轻伤。一次不讲、两次不讲,等事态严重了才告诉老师。这种家长没有正确认识老师的职业,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是老师的工作内容,有什么问题老师是欢迎家长及时告知的。像这样问题严重了才讲,老师处理起来会更麻烦一些。时间长,对双方的孩子都不好。不是说老师的工作只是帮助被欺负者,欺负人的孩子其实问题也很严重。家长的隐忍是对问题的纵容,当然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结果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例如:校园内外出现的勒索现象,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隐蔽(一般都是预备之前或放学之后),他们刻意避开老师和同学。当然选择的勒索对象一般都是隐忍型的孩子,这种情况老师很难发现,这就需要家长配合了,因为自己家的财物毕竟还是自己清楚的。发现了而不及时告知老师或者对方家长,拖延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助长对方,从而使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样对双方孩子都不好。甚至,隐忍过度更容易造成被欺凌。

有人要说了:为什么老是不能及时发现,非让家长讲呢?为什么孩子自己不直接告诉老师呢?这些问题很好,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可以发现的;一般情况下,孩子也是可以自己讲出来的。这不是遇到特殊家庭了吗?真的有这样的情况,一家人都是这种性格,所以孩子也不会主动讲。

这样的家长虽然善良,但不是真正理解老师的工作,如果一味隐忍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

发现孩子有问题闭口不言,因为怕给老师找麻烦,这种隐忍你赞成吗?

最后是尊重型,也可是说是朋友型。实话实说,这种家长真的是理想型的。理想,是说符合老师的心理,老师希望的就是这种家长,当然也最喜欢了。

这种家长,有问题会心平气和的和你交流。因为他们是真正为解决问题而来,不是为了发泄怨气。他们会认真地听从老师的建议,在家里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所以这样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是进步最快的,也是最健康的。这种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的是正面的联结,也可以说是真正的信任关系。当然,这种家长也会诚恳地给老师提建议或意见,老师也很乐意接受。因为密切关注教育教学,所以建议或意见大都合理。因此,这种关系下滋养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健康的。

信任到什么程度?孩子奶奶娘家过庙会,妈妈爸爸都要上班,爷爷奶奶要去赶庙。没办法,妈妈给老师打电话希望老师中午可以把孩子带回去。老师可以毫不犹豫的答应,家长心里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只要一句谢谢足矣。不要怀疑,它真的是我经历的真实情况。

还有的妈妈会带着自己的特长到班里给孩子们上课,例如:剪纸、摄影、养殖等等,想想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会是怎样的感受吧!想想其他孩子会是怎样的羡慕吧!甚至其他家长该是怎样跃跃欲试!

总之,老师需要家长真正的尊重和理解。不要说理想太遥远,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我相信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现实。因为我已经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老师   发现   孩子   首付   心平气和   不好   家长   理想   妈妈   情况   关系   建议   心理   家庭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