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一定要抓大放小

我有一个关于树主干和枝丫的教育理论,教育孩子一定要抓大放小。

从孩子三四岁就可以开始进行家庭教育,主要是习惯养成和定规矩,从吃饭,上厕所,到说话叫人,许多人有很严重的完美主义,比如吃饭吧,既然你要孩子自己吃饭,就得做好他(她)会把饭弄到头上地上的心里准备。起初的吃饭只是唤醒他(她)自主的意识,就不能要求不浪费粮食了。咱们要看谁家有没有孩子,一进屋就能知道,我没见过有孩子的家里墙上是干干净净的。这是他(她)们在创造,在表达、在交流。你能要求他(她)把涂鸦画得有模有样吗?不能嘛。三四岁的孩子对自己手的控制是做不到自如运用的,所以你教他(她)写1 2 3都很困难。他们对自己五官的认识,都是要靠大人教的,不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眼睛鼻子耳朵是谁的。

教孩子一定要抓大放小


五六岁就可以习惯养成了,比如吃饭,已经可以跪在或者坐在凳子上吃饭了,他们还会把饭掉在桌子上,是个时候就要教他把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然后尽量把碗里的饭吃完。还要让他养成什么菜都要吃点的习惯。有的小孩吃饭不专心就在那里玩,等到大家吃好了他(她)又开始闹了,这个时候要把话说在前面,如果吃好饭还想吃点别的是可以的,如果饭没吃好还想吃别的就不行,这个“吃好”的量需要家长自己控制,基本上在家常带孩子的爸爸妈妈是知道多少为宜的。不过我们要知道,自主吃饭是主干,吃饭的时候要喝饮料,姿势乱动或者不吃他(她)不喜欢的菜,这些是不必强求的,也就是树干的枝丫,它影响不了打方向的。

教孩子一定要抓大放小


然后关于叫人和客人打招呼,是从很小开始就教育的,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如你看到谁都打招呼,你放心吧,你的孩子会学去的,那么叫人打招呼这个习惯就是树干,然后叫人的时候是不是面带微笑就是枝丫。有这种意识,再加上家长的鼓励和被打招呼的人的反馈,他(她)这个习惯就养成了,我有个朋友的孩子从来不给人打招呼的,然后每次相见他都会站出来解释,我这个孩子就是不和人问好说再见,我在想,你用这个精力把他这个习惯教出来,总比每次站出来解释来得实惠,等到他走向社会,你还得帮他到人前去解释吗?我在周围邻居的口碑是很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嘴甜爱叫人。不知道叫什么也会微笑点头,这方面我家孩子就学到了。

教孩子一定要抓大放小


当然在一个人养成更好的习惯下,叫人又显得微不足道了,比如:一个人平时很有礼貌,大家都说他教养好,但是他做事不靠谱,还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和道德上的污点。那么这个时候做事靠谱,不拿别人的东西,正直朴实就是树干,而礼貌叫人就成了枝丫。

我觉得,许许多多的习惯养成和规矩习得都可以遵从这个树干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抓大放小   小偷小摸   嘴甜   饭粒   枝丫   树干   主干   规矩   礼貌   自主   意识   家长   习惯   理论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