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几日前,上海暑校中级班一位学员为我们发来了一篇文章,关于对当下生活困境的反思,关于对教育戏剧的感悟,也关于对未来的期许,颇触动人心。如今,上海暑校落幕,北京暑校刚刚启程。特整理分享给大家,共勉。

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

文/崔浩然

2019年上海中级班学员

327教育戏剧研究与发展中心教师


现在是2019年7月30日,再过几个小时、当钟表归零的时候,“新的”一天会再次到来。

我刚刚结束了为期十天的见学暑校中级班的培训。躺在床上,用手机在朋友圈里观看着别人的“生活”。旅行、美食、游戏,和昨天的没什么两样——世界安逸而静好。

人们在已被勾勒好的完美世界里安逸地沉睡着。在二十岁把自己埋葬,舒适的躺在棺椁中;宽大而安逸的脸上带着愚蠢的微笑;相信世界像馅饼一样平,由三头鲸搭载着。

我无比庆幸面对这个世界时,我还能说出“我敢”,因为我今年二十二岁,我还活着。我意识到,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它(戏剧)是一颗种子,播撒在最遥远的土地上:那里是文明、道德与良知。”

——卡洛斯·赛尔德兰

我们在教堂和寺庙升起国旗,在高墙中歌唱自由与权利。我们的文明在倒退、我们在泯灭道德和良知。在喧嚣的时代,个体的声音总是那样苍白。

我需要一种温和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用眼睛看世界、而不是手机。

我需要一颗种子。

在戏剧的保护中,我们望见了自己的生活,我们体验我们自己、嘲笑我们自己、质疑我们自己、反思我们自己。

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但戏剧并没有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我们走出剧场,整理着剧中和票据的照片,自己和宣传板的合影。花费一个小时制作了精致的九图,配以豆瓣上文艺的评论:甚至不加个引号——“嗯,完美的朋友圈。”

我们忽视了眼前发生的一切,我们忘记了戏剧带来那一瞬的反思和感动,因为我们更在乎让别人知道——我来过。

我们乐此不疲。

因为我们看似已经和那些整天微博抖音的人不一样了;我们看书,看剧,高声谈论意识形态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我们变成了领袖和导师,我们变成了“优秀的人”。

2018年7月9日,我找到了这颗种子。

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作为志愿者,我看见在媛媛永不疲倦的热情下,学员在境遇中反思自己的生活,让时间静止,让自己暂时活在故事中,只通过引导,而不给定答案的戏剧(教育)方式,一度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惊和兴奋,我开始意识到,它更有意义。

后来,我和不同年龄段的人工作,我们共同拥有故事。我们在虚构的故事中亲自经历并共同探索关于这个世界真实的一切。

也许在面对不公和压迫时,他们还是不会选择抗争;也许在面对娱媚和狂欢时,他们还是会随波逐流;也许在面对阿谀和虚伪时,他们还是会遗忘真实。

但他们心中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在麻木的重复冲击下,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感觉“有些不一样”,而一切也不那样“理所当然”。

对于我讲,这些已经足够了。

因为我从未自命不凡的觉得我可以拯救任何人。

只是因为我今年二十二岁,我还活着。只是因为我敢。

我从未奢求过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但它绝不能变得更糟。

2019年7月30日

写在上海暑校中级班之后


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错过一年一度的暑校?

别急!还有直面鸿沟戏剧大会等着你!

8月17-18日

北京·77文化创意产业园


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抓马暑校特邀篇 | 既然活着,就得做点儿什么—我选择了教育戏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卡洛斯   戏剧   棺椁   这个世界   良知   北京   上海   安逸   天会   学员   种子   道德   真实   完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