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很多孩子原本小学成绩不错,长到初高中学理科,却觉得非常艰难,都是因为:太过抽象。

相较之下,地理历史的“形态”更具体,就更容易入门。因为你知道海南不会下雪,你能看见千百年前秦始皇命令筑造的长城是什么样子。

但是化学物理中的气体、重力,我们根本看不见触不到,只能通过老师的解释、课本的图案来脑补。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对许多孩子来说,理解基础原理已经不易,要构建起知识系统则更艰难。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写过: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理论易懂,但他提到的“某种形式”其实很难找到,那指的是:可以衔接起学习者心灵的教育方式。

所以,今天我们才向大家极力推荐《哇,科学有故事!》系列书,它们非常好地诠释了布鲁纳这句话!

《哇,科学有故事!》物理化学篇

(全10册)

点我立刻入手!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适 龄 4-10岁

文:[韩] 李俊昊

绘:[韩] 许贤京

译:千太阳

随书附赠99个科学小视频

(文末有阅读小贴士、

购买入口

原来,我们以为很难的物理、化学基本原理是可以这样教给孩子们的!

拿其中化学篇的一节《发现氧气的故事》来说,我们看见“黑猫”问这位金色卷发男子:“普利斯特里叔叔,听说你发现了呼吸时必不可少的气体?”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继续翻开,啊!这科学家居然有健忘症?——书里每一个科学故事,都从科学家身上的特点、某件事出发。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有些人会说,我的孩子看不进科学的书怎么办?很简单,像上面的“有健忘症的科学家”这一点,完全可以成为吸引孩子阅读的“钩子”~

所以我们一直在社群里鼓励家长们,拿到书后,先自己读一读,再用自己被书激发的热情,直接带动孩子的兴趣。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来,继续跟着普利斯特里,健忘的他做了什么事情呢?他开始了答疑之旅——一切只因为,他想知道“被火烤的石头能释放气体”的传闻是不是真的!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科学家们探索世界的过程,正是这套书的重点!

孩子们会看到,世界上的“超级大脑”们,是怎么一步步发现那些隐形于世界的抽象原理。

他们对世界的某些现象有所困惑、抓住困惑后提出假设、不断设置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孩子每一次跟着科学家们进行探索,都会完成一次逻辑思维训练的闭环: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得出经验。

故事和原理阐述结束,还有丰富的“思维导图”,基础的知识点被串联起来,家长可以依靠它来跟孩子进行复习,孩子因为它,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收纳法~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最后还有跨学科知识,与其说是跨学科,不如说是这些抽象的知识,体现在世界中的“形态”!

讲述氧气的这一节末尾,告诉大家地球的氧气工厂是亚马孙:

“亚马孙地区的无数树木在不停地释放氧气,地球氧气量的20%~25%都是来自这里,因此,亚马孙也被称为‘地球之肺’”。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在二氧化碳的故事末尾,孩子们会知道喝可乐爱打嗝的秘密原来和二氧化碳有关~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形形色色的世界,原来由这么多隐隐于世的规则构成。科学之美,就在于此。

当孩子看物理化学科普书的时候,我们的所求是什么呢?

要他们赢在起跑线上?要他们提前打下物理化学的基础?甚至有超级鸡娃的家长,希望孩子一飞冲天,达到初中水平。

但,都不是我们推荐这些书的最根本动力,我们把好玩的、科学的科普书推荐给孩子们,最重要的使命是——童心学会向世界抛出“科学逻辑”的锚

10册书,200位诺贝尔科学家的科学实验现场,99个科学家小故事,串联小初高涉及的所有科学、物理化学知识考点。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这些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科学、逻辑的推理方法,更有安身立命必须拥抱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不忽略自己内心的质疑,是敢于为想法付诸行动,是即便失败却继续往前。

哪一次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需要动用逻辑思维呢?世界上的各种伟大创新,哪个不是从某一次困惑的质疑开始的呢?

因此,我们必须向大家认真推荐《哇,科学有故事!》。物理化学这么抽象,就借它,打好思维的地基。

勇读者·YALA 推荐

勇读者の阅读小贴士

这套书的主攻方向:人文素养中的【逻辑思维】,读写领域中的【人物小传】

哪些娃适合读:4-5岁探索形状、认知形状的娃。

亲子共读的建议:

1、家长先看一遍,把最有可能吸引孩子的“细节”,生动地讲给孩子听,以此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如果可以,阅读之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画出“思维导图”,看看孩子吸收了什么,什么使ta感兴趣。

3、书读完之后,还可以一起看书附赠的科学小视频,增加印象和趣味性。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想获取更多

育儿干货、书评解读?

把《哇,科学有故事!》带回家!

孩子跟着科学家发现一次真理,比背一百个公式受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特里   孩子   健忘症   物理化学   末尾   氧气   抽象   公式   气体   科学家   真理   困惑   逻辑   科学   故事   知识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