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如果说给孩子读西方人物传记,他们也许会觉得很远,但是如果读袁隆平、屠呦呦、林巧稚呢?

袁隆平、屠呦呦的故事,在曾经给大家推荐过的“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第一辑都有涉及,当时就有很多家长反馈说孩子都快把第一辑故事背下来了!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第二辑呢?现在第二辑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来啦!!!!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第一辑+第二辑)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第一辑

第二辑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适 龄 5岁+

(文末有阅读小贴士、

购买入口

我国新冠疫苗的背后,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付出,历经了数不清次数的实验。

青蒿素的诞生也是同样的曲折,从确定青蒿,到提取出青蒿中的抗疟有效成分,历时将近5年。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当时的科研条件很简陋,屠呦呦和同事们就从市场上买来大水缸,从药店里买来干青蒿,开始提取药物,为了尽早验证这些物质在人身上的抗疟效果,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充当小白鼠,进行临床试验。

我们只知道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却不知道青蒿素的诞生是这样的曲折。

小时候,我们总在想,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现在,我们变成父母了,又在想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他们变成什么样的人。

我们与其帮孩子选好他们之后的路,不如让他们多去了解别人的人生,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孩子认识科学家的方式大都是从教科书上或者是大人的口中,所以他们印象里的科学家,大都是很严肃的。

其实不是的,你看,袁隆平最近总是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央视点评他:“爱好自由、特长散漫”,生活中的他格外有趣。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这似乎与我们印象中的科学家形象不符,然而,这才是最真实的他们,科学家们除了学术上的成就,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

他们小时候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也是那个调皮捣蛋的顽童。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则是屠呦呦名字的由来,他的父亲希望女儿能够快乐自在地成长。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梁思礼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都发生在父亲的书房里。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袁隆平小时候则是很调皮,充满好奇,他喜欢追根究底,总提出些让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他们与我们一样普通,但又很不平凡。

01 禾下乘凉梦

如果你问孩子袁隆平是谁,他可能会很干脆的回答你,说是杂交水稻之父。

但杂交水稻背后更多的故事,孩子们可能就无从知晓了,因为太过遥远。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故事,拉近孩子与这位科学家的距离,了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不顾风吹日晒,常常只带点馒头和水,蹲在稻田里一天接一天的寻找长势好的水稻,半个月过去,依旧一无所获,可他依旧没有放弃。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终于发现了一棵理想中的水稻,满怀期待的种下,一年以后的收获季节,结果却依旧不如人意。有多少人会坦然的接受自己用心努力之后的一无所获。

袁隆平似乎拥有一颗比别人更为坚韧的内心,他又一头扎进了资料和麦田里,开始研究人工杂交水稻,他和妻子助手,在茫茫稻田里观察了14万株水稻,才找到了一株符合要求的水稻。然而,样本太少了,不够做实验,他只能继续找,经历了三个年头,终于找到了6株,虽然辛苦找到了6株样本,结果依旧一无所获……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杂交水稻的成功前前后后经历了将近10年,这期间有太多次的一无所获,试验田的秧苗曾被人恶意拔光,反对杂交水稻的声音不曾间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似乎,命运总是喜欢和这个锲而不舍的袁隆平开玩笑。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90岁高龄的他,为了那个美丽的“禾下乘凉梦”,仍在稻田里奔波。这样的付出与坚持,成就了他的不凡。

02 中国的“居里夫人”

科研的路上除了数不尽的失败,还有很多来自外界的声音。

何泽慧的科研路上似乎充满了质疑,她用坚韧和质朴一一打破了这些阻碍。

1932年,何泽慧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的教授们认为女生读物理很难有成就感,劝她们转系,她们据理力争留了下来,最后成为了物理系顺利毕业的10人之一。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打倒日本侵略者,她毅然的去德国学习弹道学,一进学校就遭遇了弹道学不接受外国学生,也不接受女学生的待遇,她又一次的坚持,成功说服了系主任打破惯例。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当她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重核裂变的三分裂与四分裂这一重磅现象时,迎来的却是英国同行的质疑,她以专业的操作和准确的数据,回击了这些质疑。

当研究成果给她和丈夫带来了名气和地位,留在国外对他们是有好处的,但他们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十分贫穷的祖国。没有合适的实验仪器,何泽惠和丈夫钱三强,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杂货店间,寻找可以利用的元件,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简单却有用的仪器。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在没有书可读、没有仪器可用的高原上, 她从漫天的星空中发现了一颗彗星,便立即动手做了观测彗星的简单设备,跟踪观察、认真记录,她把这片高原当成了自己的实验室。

何泽慧的生活一直很朴素,她身上穿的是十几年的蓝色工作服,袖口早已磨烂,脚上常年穿一双破旧的解放鞋,她的书包早已背了十几年。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不了解她的人,看到她生前住过的房子和屋里的旧家具,一定会认为她是个普通的老人家,何泽慧院士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大家闺秀,在科学道路上孜孜以求,在生活中艰苦朴素,是真正的精神贵族,被外界尊称为“中国居里夫人”。

精神的富有远远大于物质的富有,外界的质疑和阻碍不会打扰她的坚定。坚韧、质朴使她变得不一样,内心装着星空的人,走到哪里都会熠熠生辉。

03 想要征服宇宙的男孩

你在一个清朗的夜晚,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

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

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这个想要征服宇宙的男孩叫钱学森,他的每一步选择都渴望着能够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日本侵略者挑起的“一·二八事变”,现实的惨烈让钱学森十分痛心,让这个原本学习铁道机械工程的年轻人,决心“航空救国”,一头扎进了航空科学领域。

在清华大学赴美留学考试中,他是同批赴美留学生中唯一攻读航空工程的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时,美国学生嘲笑中国人落后、愚昧时,钱学森用一张满分试卷反击了外国人的嘴脸。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年仅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这期间取得的成就为钱学森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和丰厚的物质回报。

但当他听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回国是他首当其冲的想法,哪怕等待他的是美国政府的跟踪、监视和拘禁。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面对薄弱的科研基础,钱学森没有退缩,他自编教材给学员上课,他带领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投身于茫茫戈壁滩,研制出了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钱学森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国家的热爱,百年前那个怀着飞天梦的男孩,最终用了一生的努力实现了年少的爱国梦。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每一本有关科学家的故事都是时光穿梭机,带我们回到他们曾经经历的人生。

说起英雄,说起科学家,这些距离孩子的生活似乎都太远了,他们无法感同身受的了解到他们当时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我们之所以还要给孩子看这样的书,是想要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让他们去了解这些有血有肉的科学家内心的世界。

让他们明白科学家并不是没有遭遇过困难、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只是比普通人更努力、更坚韧。

在别人的经历里提前活一次,从字里行间汲取能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悟生活与学习的意义,帮助孩子去找寻更好的自己。

也许看完袁隆平的故事,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棵热爱自然的种子,也许看完钱学森的经历,会激发出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心,无论怎样的阅读感受,都只是为了给孩子多一种选择的可能性。

勇读者·丸子 推荐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图 书 信 息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共2辑(16)册

适读人群:5-12岁

开本:16开

图 书 详 情

这套“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目前一共有两辑

第一辑选取了8位不同领域的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钱学森、何泽慧、吴征镒、刘东生、梁思礼、袁隆平、屠呦呦;丛书第二辑8册,分别选取了林巧稚、顾方舟、王大珩、徐光宪、彭士禄、钱三强、顾诵芬、施雅风等8位不同领域的著名科学家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第一辑△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第二辑△

国内首套权威、成体系的原创中国科学家绘本

这套绘本由严谨的学术团队+新锐的绘画团队+严谨的审稿团队历时两年,匠心打造而成。

因丛书涉及到“孩子”与“科学”,编辑部依托于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由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史学者、绘本研究者等组成顾问委员会和编委会、审稿专家团队,为丛书质量把关。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竺可桢的秘书李玉海先生在审读稿上

写下了密密麻麻的意见

为保证书籍内容的科学与严谨,编辑部特邀请与科学家最为亲密、熟悉的家属及秘书们,严格地为内容的真实性把控审视。

细腻精致的图画场景

此套书除了具备人物传记的属性,丛书也是弥足珍贵的艺术品,每本书各具特色、风格不一,将科学家的故事用细腻精致的图画场景呈现出来,孩子看一眼便会爱上!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每一本书都是孩子极佳的临摹画册,从科学家儿时的趣事娓娓道来,绘本中包含许多孩子日常喜欢的元素:植物、动物、航天飞机、火箭等,画风唯美,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值得去考究。配色大胆,翻开每一页仿若置身于科学家所处的年代。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这件艺术品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能女孩子读了吴征镒爷爷的故事后,也想与大自然来次更亲腻接触,摆弄摆弄家里的小花小草,细心的观察每一株植物也幻想着某一天可以做一名植物学家。男孩子读过了刘东生爷爷的故事后,被他的探索未知的勇气所触动着……

拓宽知识的广度

“共和国脊梁”绘本丛书汇聚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气象学、物理学、医学等,他们的研究发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每本书的末尾还附有属于孩子的“词汇园地”: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来阐释不同学科的小知识: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日食?肺结核?……在正文后还附有科学家小传和年谱,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每一位科学家,了解其一生经历及科学贡献。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每本书的封底附有两个二维码,绘本音频故事的二维码,扫码即可倾听有声故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链接,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以科学家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采集工程”多年努力的成果之一,收藏着大量中国科学家的相关资料。希望这些丰富的资料能拓宽孩子的科学视野,带孩子感受中国科学家的风采,感悟科学精神。

想获取更多

育儿干货、书评解读?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有更多好书

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来都来了

留个赞或“在看”吖国庆书单 丨 从小听到大的科学家,原来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居里夫人   麻省理工学院   弹道学   科学家   青蒿   书单   共和国   脊梁   水稻   坚韧   国庆   丛书   科研   团队   孩子   科学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