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元曲故事和莎士比亚,让孩子成为古典戏剧VIP观众

现代人习惯给看过的戏打分,豆瓣、猫眼8.5分以上的被称为“神作”,值得观众们花时间去看,甚至一看再看。

那如果古代人也有打分平台,他们的神作榜单会是哪些呢?

三五锄给小学生的【家庭文化教练伴读计划】,带你去往中外古今,与神作同游。

中国古代的经典戏剧

中国历史上的戏剧主要指的是“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巫戏”,汉代有“百戏”,唐玄宗设立了教坊和梨园,到北宋出现了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南戏”。

到了元朝,出现了鼎鼎大名的“元杂剧”。有时我们也用“元曲”一词专指“元杂剧”。

在元代,更多的市民走进了剧场。那时,在演出前一天或当天早上,剧场外就会贴出“招子”,标名演出内容、艺人姓名,跟我们现在的演出海报差不多。而一些艺高人胆大的艺人,会把自己能记住、能演的杂剧列一个戏单,由观众点戏。

在元代,哪些剧目,是最受欢迎的呢?

这些神作,我们也想让孩子们有所了解,穿越历史成为一名贯通古今的“超级观众”。因此在三五锄给小学生的【家庭文化教练伴读计划】中,读元曲,读莎士比亚,是一份有趣的阅读思辨之礼。

读元曲故事和莎士比亚,让孩子成为古典戏剧VIP观众

元曲四大家

元末明初有一位曾经在皇帝身边工作过的文人,毕恭毕敬地把“关、郑、白、马”列为元代的“四大神物”。即: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当然,很多人包括学者都认为,元曲的卓越作家,还要加上一个写《西厢记》的王实甫。

“四大家”里,我们重点讲一下关汉卿。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后世把“曲圣”的名号送给了他。

为什么他这么重要呢?

因为他不但高产,据考证写了超过60个剧目(但很可惜现存只有十几种),代表作品包括《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等;而且题材非常之广,别的作家往往只擅长某个题材,他不一样,他几乎为后人树立了杂剧创作的全部模式。现实生活、历史故事他都写,能写恋情,也能写英雄。

关汉卿在人物塑造上非常高超。我们在看戏的时候,如果角色说了不符合Ta身份、个性的话,观众就容易出戏。而在戏曲中,人物总是有大段大段的唱词,关汉卿在创作时就很入戏,充分考虑到不同角色的背景,写出流氓的无赖、贪官的奸诈、好人的质朴、弱小的无力。

好的戏剧冲突是高分神剧的关键。关汉卿就是一个很会写传奇的剧情的人,比如他写《窦娥冤》。

窦娥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她的父亲为了进京赶考需要盘缠,把她抵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凑巧,窦娥的丈夫两年就去世了。邻居的张驴儿想通过毒死蔡婆婆,强娶窦娥,结果阴差阳错把自己的父亲毒死了。张驴儿竟然就嫁祸给窦娥。窦娥在严刑逼供下,屈打成招。临终前,冤屈的窦娥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誓愿。结果这三项一一成真。最后,窦娥的父亲考取官职,为窦娥伸冤。

三件非常罕见、反常的事情,就是一个惊得观众永生难忘的传奇情节,直到现在,还有一句俗语叫“我比窦娥还冤”,就是从这个曲目来的。

这部剧盛演不衰,后来剧本还传出国外。

除了人物塑造、戏剧冲突,关汉卿的语言还很有特色,他自称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不但展现了他文人功底,还体现了他“接地气”化用民间的俗语、俚语的活泼、生动。同时,也代表了元曲作者们的宣泄,在面对生活时的激情、不屈不挠。

正义通古今:古代的公案神剧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掌握全国政权”,当权者将那些重要的官职授予自己的子孙,科举考试一度中断。就连关汉卿这样一个才情满满的人,也因为民族分化政策,被分到了平民这一级,无法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

面对元朝黑暗的法制,人民很想看到正义力量最后取得胜利。

我们现在称为“刑侦剧”或者“警匪剧”的,在元杂剧里叫“公案剧”,也有很多高分神作。

谁是票房保证呢?包公。目前现存的元曲剧目中,就有十七部与包公有关。他代表了正义和不畏权贵,也以清廉、公正的行事作风,获得了包青天的名号。

三五锄的【家庭文化教练】伴读课,即将带小学生们阅读的《元曲故事》中,一共选了七篇故事,其中三篇都与包公有关。

机智的方法,正义的结尾,会穿过时空,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中一篇就是关汉卿的《鲁斋郎》。

鲁斋郎是一个横行霸道、好色的“官二代”,他最恶劣的行径是见到漂亮的女人就要抢回家,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开始的时候,包公就想把鲁斋郎斩首,结果被刘太后救下了。后来,包公想了个办法,他在申请杀人的圣旨上写下了“鱼齐即”的名字,等圣旨下来,再把鲁斋郎的名字补齐。

《灰阑记》的故事也很有趣,前面的铺垫我们不多讲,就说一下高潮部分。

有两个女人,一个叫王氏和海棠,都自称是一个孩子的亲生母亲,那包公怎么判断呢?他在地上用草灰画了一个圈,让王氏和海棠分别抓住孩子的胳膊,说谁把孩子拉出圆圈,谁就能得到孩子。海棠生怕扯坏了孩子,不敢用力,两次都被王氏拉走了。包公说:亲生母亲不会对自己的孩子那么狠心,所以海棠才是真正的母亲。

这些剧目都收录在《元曲故事》中。

中西经典戏剧VIP观众

为了让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们能够领略到戏剧中的故事张力,【三五锄家庭文化教练伴读计划】,已经准备好中西方经典的戏剧文本,以及带领孩子们深入浅出地阅读、联结情感、调动思考的阅读策略,期待孩子们成为贯通古今的VIP观众。

中国戏曲,我们为孩子们选择的入门文本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教育家、侦探小说家陆澹安先生的《元曲故事》。功力深厚的陆澹安先生,将古文翻译成了白话文,也对情节逻辑不够通顺、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部分进行了微调,更方便孩子们亲近古典戏曲。

本书选取了元杂剧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比如上文提到的《鲁斋郎》《灰阑记》。在家庭伴读中,我们主要带领孩子们读与思的篇目是《杀狗劝夫》《渔樵记》。

西方戏剧,我们选择的是(英)查尔斯·兰姆,(英)玛丽·兰姆改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家庭文化教练会带孩子读书里非常重要的篇章,并且在读这本书前,会有针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概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跟孩子讲述他的作品为什么可以流传千古。

这些巧妙的故事、真挚的情感,曾经让历代的观众们、读者们感到抚慰;当故事穿越百千年,同样会让科技时代的孩子们眼前一亮。

读元曲故事和莎士比亚,让孩子成为古典戏剧VIP观众

经过百千户家庭见证的【家庭文化教练伴读计划】,近期再次应呼声加推,10月中旬开课,所余名额紧张,报名请抓紧。

家庭文化教练

伴读计划

24课时:限时优惠1680元

(优惠时间截止10月7日23:59)

扫码购买让孩子阅读升级!

读元曲故事和莎士比亚,让孩子成为古典戏剧VIP观众

◆课程形式

直播课 15人/班

◆伴读时间

具体咨询课程顾问

不同年级的上课时间不同

咨询客服,赶紧卡位!

读元曲故事和莎士比亚,让孩子成为古典戏剧VIP观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莎士比亚   元曲   戏剧   观众   伴读   故事   元朝   剧目   包公   戏曲   海棠   教练   古典   孩子   家庭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