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

孩子的心理产生自卑感,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是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

比如,家长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会认为,生活充满了苦难,因为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

波兰的公益广告《The Orphanage》讲述了孤儿院里的一对姐弟选择养父母的过程,孩子可以透过玻璃房,看到四对夫妻的相处日常。

第一个房间里,夫妻二人看到孩子,心有灵犀地相视一笑,然后宠溺地看着孩子,面对这对夫妻,孩子嘴角上扬,心情很好。

第二个房间里,俩夫妻正坐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妻子看到孩子热情地递了一杯橙汁,孩子的脸上有藏不住的笑意。

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

第三个房间里,夫妻二人都特别和善,丈夫看到孩子,绅士地蹲了下来,和孩子的视线齐平,孩子的眼神里充满了信任。

而第四个房间,丈夫酗酒,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妻子指着一片狼藉,扯着嗓子和丈夫争吵,孩子的笑容渐渐凝固,瞪大双眼,惊恐而无助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最终,孩子们没有选择,被迫跟着最后一对夫妻走了,回家的路上,夫妻二人持续着争执,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情绪,孩子们的眼神没有一丝光亮,有的只是无尽的绝望和悲凉。

可见,父母的脾气和性情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习惯于大吼大叫的父母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最终导致他们安全感缺失,变得敏感而脆弱。

知乎有位匿名的网友分享说,我的父亲脾气就很不好,常常莫名其妙地冲我吼,我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害怕不知道什么又会被骂,长此以往,导致我十分敏感,我会特别在意别人的情绪,一旦当他人的态度有变化,我就开始不断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另外,我还十分易怒,我发现我好像慢慢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如同父亲那样。

弗洛伊德说,人的精神疾病与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时期造成的。

父母的吼叫对孩子来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如同一把利剑,直戳孩子的心灵深处。

利剑所刺的伤口也许会随着时间愈合,但伤疤会随时提醒他,被刺的时候有多痛。

幼小的孩子如同娇嫩的花朵,只有用爱滋养,才能开得娇艳灿烂。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不分青红皂白的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弗洛伊德   波兰   孩子   不分青红皂白   利剑   缺陷   伤痛   暴力   脾气   敏感   情绪   妻子   丈夫   父亲   父母   夫妻   语言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