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休学的孩子(15)~外在动力不是洪水猛兽

近段时间,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只要我们不上班,他就到客厅里晃悠,和我们说说话,逗逗猫,听听书。我们也不去干涉他,各忙各的,互不打扰,家里宽松的气氛正在滋养着孩子。

除了发现儿子不怎么玩游戏之外,我还发现儿子接连几天微信步数排行榜都在两万多步,父子俩背着我嘀嘀咕咕的,想都不用想老公又用金钱奖励的方式激励了孩子。之所以背着我,是因为我一直不同意用这种方式。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的惩罚和奖赏都会贬低孩子,衍生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休学的孩子大多数价值感很低,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孩子告诉我:“不要全信那些教育理念,你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要学傻了,那会走火入魔的”。

孩子说的或许有道理,让孩子自觉去做事情那是内在动力在驱使,用金钱奖励让孩子运动起来很明显是外部动力,在我意识中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特别迷信内在动力,完全否定外在动力,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会导致一个特别矛盾的状态。


陪伴休学的孩子(15)~外在动力不是洪水猛兽

外在动力是通往内在动力的桥梁

我们对外在动力不屑一顾,却总也等不来内在动力,然后我们就特别着急和焦虑,其实纯粹的内在动力是稀缺品,需要家长的精耕细作才能培养出来。

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明天政府发布一道法令,员工自愿上班,孩子自愿上学,没有任何外在的约束力,全凭大家自愿。大家想想会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主动去上班上学呢?内在动力当然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外在动力也是动力,也能推动人们去做事情。“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说的就是外在动力。我们不要把外在动力当成洪水猛兽。

咱们去做一件事情,如果缺少内在动力,也缺少做事儿的能力,也没有做这件事儿的足够热情,在这么多不利的条件下,外在动力很显然起到助推的作用。

科学家得了诺贝尔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肯定,这是典型的外在动力,科学家自己也高兴,就连我们普通民众也跟着欢欣鼓舞,我们能说外在动力不好吗?外在动力也是动力,可怕的不是外在动力,而是没有动力。

所以在孩子没有内在动力的时候,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外在动力,但不能事事儿都用外在动力,一定要少用。就如同我的孩子,他如果能坚持运动下去,也就打破他长时间不出门的模式,慢慢地,孩子的身体会好起来,他的感受和认知一定慢慢可以变化。这种好的感觉会覆盖了原来的消极感觉,孵化出内在动力,孩子也由此进入上升螺旋。

所以外在动力不是洪水猛兽,它是通往内在动力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洪水猛兽   外在   诺贝尔奖   必有勇夫   动力   孩子   桥梁   事儿   误区   科学家   金钱   儿子   事情   感觉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