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还是做自己?这三个“不过度”你做到了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公司累了一天,回家各种家务等着你,大的小的还不省心;周末了想好好陪伴孩子,又想为自己留出时间放空休息;你以为自己可以尽心尽力安排好一切,工作、家庭,孩子、自己...但真的有点力不从心?


其实,这并不是无解的,金宝贝育儿天团专家Peggy老师分享



做妈妈还是做自己?这三个“不过度”你做到了吗?


三个“不过度” 先做自己 再做妈妈


1

先做好自己 然后才能做好妈妈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多种角色,有时是职员,有时是领导;有时是妈妈,有时是女儿……千万不要忘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我。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Eric Bern的交往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理论就提到,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具有“儿童我,父母我,成人我”,而在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关系中,不同的“我”都需要被照顾、被满足。


TA理论,属于集体治疗体系,因其对处于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中的个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而得名。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儿童自我(指情感和欲望达到6岁以上程度的)、父辈自我(指父辈的价值和作用)、成年自我(指能在对先前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看待世界)。只有当个体对自己的自我心理状态分析了解、认识现实、祛除幼稚冲动、学习成熟适应之后,才能建立自我永续的健康人生。


做妈妈还是做自己?这三个“不过度”你做到了吗?


只有当我们自己能量满满的时候,才能照顾我们爱的人。

2

“不过度” 建立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需要陪伴的机会,需要处理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多了许多。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当他们自我发展的需求被满足,他们才会逐渐成长为独立的自信的个体。


关注,但不过度

保护,但不过度

安排,但不过度


给点弹性吧,相信你和宝宝都会喜欢。

3

照顾自己时也是爸爸/妈妈 孩子看在眼里


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陪着孩子、和他们互动,“我们”才被赋予“爸爸/妈妈”的角色含义。


做妈妈还是做自己?这三个“不过度”你做到了吗?


但其实,我们自己独处的时候: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我们在和其他家人互动的时候:吃饭、聊天、打扫屋子;哪怕是在我们并不与孩子互动的时候,我们的所思所言所行,孩子也看在眼里。
而那,也是我们影响孩子成长的潜移默化的重要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妈妈   都会   父辈   眼里   个体   角色   爸爸   状态   自我   理论   发生   儿童   孩子   时间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