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孩子一来,宝宝就“主动退让”,这代表Ta“弱势”吗?


别的孩子一来,宝宝就“主动退让”,这代表Ta“弱势”吗?


Q:我家宝宝2岁2个月,面对别的小朋友一来,就赶紧主动让出来……


比如玩滑滑梯,她正在爬楼梯上去。有别的小朋友跑过来也准备上,她有点害怕似的立马就下来了,让别人上去。


有时候我会扶着她说你先上去玩,小朋友排队等你上去了再上,但是她还是要下来。下来了后,我会问她是否还想玩,她说想,就让她上去继续,但是小朋友又跑过来的时候她依然马上下来让别人上。请问老师这应该怎么办?


别的孩子一来,宝宝就“主动退让”,这代表Ta“弱势”吗?


别的孩子一来,宝宝就“主动退让”,这代表Ta“弱势”吗?


Eleven:如果我们把孩子的这个行为解读为“没必要的谦让”,我们会隐隐担心:



而对于2岁2个月的孩子来说,如果是Ta自主选择的行为,那一定是“在Ta看来非常必要的”。


比如:


1、敏锐觉察到有一个动作幅度更大、速度更快的“小危险”靠近,与其半路被挤被推搡,还不如我先下来清清爽爽。在孩子看来,这可以是自我保护的必要。


2、对于爬上滑滑梯这个过程,“只能有一个人在爬”,不能2个人或更多人同时在爬,或者我爬的时候后面不能有人,如果有人,“他先我后”我才舒服从容。


在孩子看来,这就是我“内心的秩序”,这可能是此年龄段特有的“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可能还存在别的必要性。


别的孩子一来,宝宝就“主动退让”,这代表Ta“弱势”吗?


大人要做的是:

相信孩子当下本能的自主选择,

一定对他自己来说是有必要的。

花时间观察和揣摩孩子的这种选择,

是“阶段性“的?

还是“性格个性方面的表现”?

“阶段性“的意思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升,自然会好的。


比如:体能方面的大动作水平、控制自己身体机能、熟练掌握在高处稳定自己又与同伴擦肩而过的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


情绪社交方面的情绪调节能力、社交意愿和冲突处理能力、从陌生到熟悉的友谊建立的经验等,都会逐渐丰富。


那么,我们就放下心来,平复内心“成人的焦虑”。


“性格个性方面的表现”,是指,不仅在爬滑滑梯这一件事情上,孩子选择退让,在其他事情上,对其他成人和儿童,几乎都有类似的“主动退让”且内心委屈的表现,或者孩子的“自主性”比较欠缺,容易受环境、他人的影响。


那么,

这就需要父母

加强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什么是“自主性”?


从字面来看,自主就是“自己做主”。虽然人不能“随心所欲”,但体会到“我可以控制自己,还可以对环境有一份影响力”是特别重要的心理能力。这就是“自主感”。


1.5-3岁,儿童人格发展需要是:发展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种自主感的表达是人格发展的养料,会让一个孩子真正有机会成为他自己,并体会到自己在环境中的力量和重要性。


所以,妈妈需要自己判断,孩子的“主动退让”时传达的是“我想让就让”,“我自己决定”,没有任何委屈、伤心的话,那么这个选择恰恰是孩子“自主性”的体现,接纳和认可就够了。


如果孩子的“主动退让”,是被迫的、不情愿的、委屈和不高兴的,那么就需要帮助孩子加强自主性了。


别的孩子一来,宝宝就“主动退让”,这代表Ta“弱势”吗?


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原则和方法:


1、适当地成全


在非原则性的事情上,尽可能询问孩子的想法,允许和配合孩子实现小愿望。比如:穿哪件衣服,贴纸怎么贴,玩哪个玩具等。


但不是一味的顺从,原则性的事情上,需要适当限制,比如:说脏话或者打人等。


还有一些规则是个性化的,每个家庭的规则与底线不同。


比如,有些妈妈吃完饭必须第一时间洗碗,让孩子等待,妈妈洗完碗,再陪孩子玩;有些妈妈可以放下正在洗的碗,去陪孩子玩。


不同的家庭可以有不同选择,但重要的是,孩子学到了什么?




所以,成全可以成就孩子的自主感,但成全一定是适当的,不是绝对的。


2、安全地放手


除了“适当地成全”,父母还需要“安全地放手”,比如:



提到放手,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放手,比如:


别的孩子一来,宝宝就“主动退让”,这代表Ta“弱势”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主动   孩子   都会   原则性   滑梯   弱势   社交   小朋友   委屈   内心   自主   事情   能力   妈妈   儿童   宝宝   代表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