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朋友和我说了一件事。


有一次她带孩子在餐厅吃饭,隔壁桌的人在闹腾,各种喝酒猜拳的,还互相推推搡搡的,把她孩子推了一下,孩子没站稳,便摔了一跤,朋友赶紧扶起孩子,就和隔壁桌理论,不料隔壁桌有个男一下就怒了:“嚷什么嚷什么,不就不小心推了一下吗?又没有怎么样.....”


朋友怒气值瞬间飙升,和那人继续理论,可没想到那个人更蛮横,一直说朋友得理不饶人,两人越讲越激烈,那个男人就推了朋友一把,朋友没站稳,踉跄了一下,摔倒了地上。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这一幕被孩子看到了,立马就大声哭了起来,朋友爬起来,赶紧抱着孩子安慰了起来,朋友说,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既有屈辱又感到心疼......


后来朋友报警,让警察来解决了事情,但回去之后,这件事一直在她的心里放不下,她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正义会输,也不知道该如何缓解当时的窘迫和不甘。


余杭养狗主人殴打孩子妈妈


特别理解朋友的心情,当父母在孩子面前被别人欺辱,相当于让孩子看到了正义的一次崩塌。


这让我想起之前发生的一个新闻。徐某(孩子妈妈)饭后带俩孩子到小区楼下散步, 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有一只没有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向男孩扑了过来,疯狂地追着男孩不停的吠。


“妈妈救我,救我!”男孩一直在大喊。


这位妈妈本能地站到孩子面前替他挡住,在狗多次有攻击性动作的时候,作势用脚驱逐。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而这时狗的女主人就在不远处看着——没有任何举动,而狗的男主人(金某)不但不喝止宠物狗,反而怒气冲冲对这位妈妈喝道:“这狗是我儿子,你凭什么踢它?”


这位妈妈很自然回应说:“你家狗吓着我孩子了,你们怎么连牵引绳都不拴上,一点素质都没有!”


当时,金某就直接上前推搡了起来,掐住她的脖子,并用拳头不停殴打,两个孩子也被男子一脚给踢开。



打完后金某还叫嚣道:“一看你就是个外地人,还敢惹我们本地人,我看你是活腻了吧!”


这位妈妈害怕吓着孩子,想赶紧带他们逃离这里。


但是,等他们刚转过身走的时候,男子又再次冲过来直接将她按到了地上,当着两个孩子的面骑在徐女士身上十分用力地扇耳光。


视频中的两个孩子,女儿被吓到狂跳脚哭个不停,儿子被惊吓地束手无策,看起来像是懵了。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直到有围观群众上前将男子拉开后,这位妈妈才有机会赶紧让孩子上楼叫家人下来,并向群众借了手机报警。


事后,这位妈妈去医院检查,无名指骨折,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医生说,手指有畸形后遗症的可能,或许会丧失部分功能。


“我的两个孩子就在旁边看着,当着我3岁女儿的面,他骑在我的身上左右挥拳,边殴打边骂,用力的扇我的耳光,用拳头猛力地捶打我的头部和面部。”


这么小的两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被人殴打,心里该有多害怕,多恐惧,或许妈妈的伤痕会痊愈,但内心的屈辱,还有留在孩子心中的阴影该如何抹去?


两个孩子以这么直观的方式体验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对大千世界还未认识完整的他们该如何拾起这碎一地的世界观。


有了孩子后,每个父母都要学会“怂”


在这件事情中,这个妈妈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首先,孩子被狗狂追,作为妈妈,作势驱赶小狗,保护孩子,天经地义,即便真的踢了狗,也是正当防卫;


其次,与狗主人的理论,以理服人,也没有任何可以异议的地方,自己孩子受到伤害提醒一两句还不让了吗?


问题完全在于这个狗主人身上,不但不栓狗绳子,还辱骂殴打他人,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人神共愤。


如此泾渭分明的是非问题,反倒是没有任何错的徐女士受到了伤害,甚至牵连到了孩子。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还记得发生在北京的一件震惊摔婴惨案吗?


一位妈妈推着儿童推车路过公交站,一辆轿车开过来示意,他要在这停车,让她赶紧离开。


因为孩子出现了一点状况,这位妈妈没有同意,和对方言语了几句后,副驾位置的男子突然下车把开始殴打她。


最可怕的是,男子打了几下没解气,转向儿童推车,将推车上正在睡觉的2岁孩子举起来,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孩子摔在地上直接没有动静了,哭声都没有,送到医院不治身亡。



恶人作恶的手段突破了我们的想象力,谁会想到这个男子会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来,这个妈妈又做错了什么,孩子竟要遭到如此毒手,永远的失去了他。(摔婴案的后续,罪犯已被执行死刑。)


我们大部分人在遇到伤害时,或出于自保,或出于正义,都会和他人理论几句,或者做出反击,但在现实情况下,我们真的无法预料这些恶人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遇到“坏人”,尽量远离,尤其是带着孩子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秉着正当防卫做出相应的反击,但法律和正义不会像蜘蛛侠一样及时地飞到我们身边阻止伤害的发生。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的稳定真的只是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因为有人在保护我们。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身边很多个当了妈妈的朋友都说,有了孩子真的都变的越来越“怂”,生怕遇上什么坏人,伤害了孩子......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软肋,出门在外,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作为父母,尝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你能保证每一个没拴绳的狗主人都能讲道理吗?

你能保证身边的旁观者都能出手相救吗?

你能保证你遇到的陌生人都有道德底线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所以,远离危险和戾气,我们没有义务帮垃圾人改邪归正,更没有必要去替坏人的爹妈教育他的孩子,带上孩子,走的越远越远,然后再采取正当手段保护自己权益。


如何守护孩子心中的正义


也许有人会说,余杭事件只是个例,只是这个妈妈比较不幸,如果我们也这样教育孩子远离,逃跑,这不是在教孩子装孙子认怂吗?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太多的社会恶劣事件已经给了我们教训:正义很少会突然从天而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比起让孩子受到伤害,我会选择在当下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然后告诉孩子:这并不是认怂,也不是害怕,只是,我们不愿用恶劣的方式与之回击,我们不希望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可以用更文明的方式,比如通过法律渠道或者寻找媒体报道等等。


这个世界不是很美好,但我们还是要教孩子做一个善良,有爱的人,教会孩子如何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相处,是父母的责任。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候真得学会“认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孩子   正当防卫   坏人   正义   隔壁   地上   害怕   主人   身上   事情   父母   男子   理论   妈妈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