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看动画片、听音频、读绘本、

唱儿歌……咱为孩子做的大量听力输入,

当然是希望英语能成为孩子,

真正掌握的语言工具。


但即使一开始就催着孩子各种跟读、千方百计的利用日常引导对话,孩子可能也迟迟不愿开口说英语,这让很多家长大伤脑筋。


沉默期


“沉默期”(Silent Period)概念是由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提出的:孩子在习得母语时,需要经历一个为期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沉默期”是语言学习的必经过程,因为婴儿需要弄清语言是什么及其作用。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那么英语习得者也会面临类似的情况吗?答案是肯定的,当孩子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接触一种新的语言,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沉默,较少用新的语言表达自己。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之前有一种理论,提倡“静待花开”,认为只要坚持大量高效的输入,孩子总有一天会输出的。但是,输入并不一定可以促成输出。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因为,开口说一种语言,最大的内在驱动力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对于大孩子和成人,自控力比较强,可以用意志要求自己开口说某种外语,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孩子,如果没有交流和应用的需求,他们是不会那么积极地说出的。


孩子不愿开口说,绝对是英语启蒙路上可恶的拦路虎!如果家长过度“干涉”,或者任由发展,那么孩子的语言沉默期都可能会无限延长,不利于日后的英语学习。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英语学习的沉默期呢?


“脚手架”法


帮助孩子组成句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自身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爸爸妈妈就有必要帮助孩子消除这种距离。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帮助孩子组成句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自身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爸爸妈妈就有必要帮助孩子消除这种距离。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例如,在和宝宝读绘本的时候,使用描述性的话语来代替具体的名词,或是使用身体动作来描述相应的动作。还可以根据孩子现有的英语水平,适当引入新的单词。


创造情景


触发孩子开口的动机,母亲式语型非常重要。当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会自然把语速放慢,语调也更为夸张,很容易被孩子理解。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同时大人会带有情绪进行回应与反馈,让孩子在互动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会让孩子输出更快,效果更好,因此,亲子间的互动,家庭英语氛围的营造,是任何音频资源也替代不了的。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如果父母的英语处于还不错的情况,可以试着跟孩子玩英语游戏,比如和孩子一起模拟学校中的考试里A和B一问一答的形式,由A问一个问题,B回答,然后B再反问A,如此反复形成一段对话。

天天跟宝宝说英语,孩子就是不肯开口说,愁死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英语   孩子   前苏联   心理学家   句子   沉默   音频   爸爸   家长   距离   动作   过程   能力   妈妈   语言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