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马鞍山,大小榆树100余棵,与其它树木构成一道绿色风景线

我的家乡是历史上的干旱缺水地区,位于甘肃省环县山城乡八里铺村,树木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但榆树是一种比较耐旱的树木。

马鞍山小山包南面的小山峁(称前梁梁)、南面的簸箕形的掌埫耕地(称窝子淌、城咀)有200余亩,生长很多棵榆树,经过几代人的抚育,尤其是经过爷爷25年的修剪管理,至1960年有近百棵,其中主干直径约70厘米的大榆树有10余棵。

在1960年的大饥荒中,榆树皮和榆钱子(榆树花)就成了最好的充饥食物,可蒸榆钱子卜拉(拌点粗面蒸熟)充饥,对社员们度过饥荒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在后来的生产队的口粮短缺时期,凡遇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榆钱子成熟时间,不少社员都前去摘榆钱子,这些榆树也为社员们解决了一定的生活困难。

在1970年前,生产队将大榆树全部砍伐,仅剩周围一百多棵小榆树。1984年任洼子生产队树木分配时,马鞍山有榆树75株,折价1517元,株均20.2元,每棵1—100元不等;其中10元以上的有34棵。

2010年,家乡来了收购硬杂木的商贩,其他各家将分配的大一点的榆树几乎全部砍伐出售。父亲听说后坚持要回老家,把能够卖钱的榆树全部出售,我建议不卖了!父亲说“咱们离开老家二十多年了,以后你和你儿子,肯定不回去种地,要它没有用处”!我只好说,“那就把在山顶上生长的树留下10来棵吧”!父亲回老家后仅留了4棵,其它20多棵榆树,卖了不到1000元。

环县马鞍山,大小榆树100余棵,与其它树木构成一道绿色风景线

其中前梁梁的2棵榆树,我小时候放牧时,经常在树下乘凉,当时主干直径大约30厘米,因在荒山中生长,近五50多年生长非常缓慢,至少在100年以上,现在直径分别不到40厘米。

环县马鞍山,大小榆树100余棵,与其它树木构成一道绿色风景线

现在在2处祖坟中,分别有2棵榆树,因周围是耕地,生长速度快,主干直径大约40、50厘米;还有主干直径在30--40厘米的大榆树10余棵;主干直径在30厘米以下的小榆树80余棵,共有大小榆树100余棵。

环县马鞍山,大小榆树100余棵,与其它树木构成一道绿色风景线


环县马鞍山,大小榆树100余棵,与其它树木构成一道绿色风景线

站在山顶一眼望去,大一点的树木主要是榆树。这些榆树与其它杨树、杏树、松树、柏树,构成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环县马鞍山,大小榆树100余棵,与其它树木构成一道绿色风景线

l家乡马鞍山是黄土高原干旱山区具有树木最多的村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榆树   马鞍山   黄土高原   树木   环县   榆钱   生产队   社员   饥荒   干旱   风景线   耕地   主干   直径   山顶   生长   父亲   大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